分层教学策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探析

2016-09-21 14:15吴明来
考试周刊 2016年69期
关键词: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教学策略

吴明来

摘 要: 为很好把基础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推进,减轻学生课余负担,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策略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但是,由于学生个体的学习习惯及行为习惯等各方面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初中数学教育不可避免出现了两极分化,特别是到了八年级下学期表现得尤为明显。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和思维能力,把学生分层进行教学,更能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更好地强化数学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相长的目标。

关键词: 分层教学 教学策略 因材施教

针对初中数学教学,要使课堂的分层教学落到实处,做到切实可行,更具针对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必须深入分析学生造成两极分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一)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是造成分化的主要内在心理因素。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学习的积极性主要取决于学习兴趣。笔者对本校各年级初中学生的抽样调查表明,653名被调查学生中,对学习数学有兴趣的占45%,原来不感兴趣,后因更换老师等原因而产生兴趣的27人,占8%。调查中还发现,没有数学学习兴趣的学生数学学习成绩也比较差,学习成绩与学习兴趣有着密切联系。

(二)没有形成良好的数学认知能力,影响学习数学的连续性。

初中数学知识的推理性、系统性更强。首先表现在教材知识的衔接上,前面所学的知识往往是后边学习的基础;其次表现在掌握数学知识的技能技巧上,新的解题思路形成都必须借助已有的解题技巧。因此,如果学生对前面所学的内容没有及时消化,就造成了连续学习的脱节,跟不上集体学习的进程,影响了学习数学的连续性。

(三)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不适应数学学习要求。

素质教育已经提出三十多年,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数学教学要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必须以人为本,充分开发学生潜能。但初中学生尤其是八年级、九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都不尽相同,学生接受能力也不尽相同,分层教学能更好地因材施教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效果会更显著。

下面我谈谈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进行分层教学的一些实践和思考。

(一)通过一年或者半年的时间观察班上学生学习数学的情况,根据学生的数学知识和思维能力水平把学生分成三个层次,同时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

A层:数学基础非常好,思维能力也较好。该层学生数学基础很扎实,数学思维能力要更强,一般为班中的数学尖子。对他们将针对性地对提出较高要求和开小灶。要求他们除完成课本习题外,尽量多看些有关解题和数学竞赛的数学课外书,鼓励他们提数学问题,多做一些开拓思维的题目。

B层:数学基础一般,思维能力一般或较好。这类学生以提高数学基础知识水平和数学基本运算技能为主,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使他们一部分能向A层转化。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鼓励他们在课堂上多问、多提问题,多鼓励他们自学,要求他们在测验时争取优分并追上成绩好的同学,还可以制订一个提分计划鼓励他们。

C层:数学基础中下,思维能力一般,或思维能力较好但数学基础较差,学习习惯不够好。对这层学生要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使其中一部分向B层转化。多鼓励、多提问、多辅导,提高他们学习数学和解数学题的兴趣,要给他们细化预习和复习的方案,这样让他们不断提高成绩,激发学习兴趣。

(二)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分层教学的实践和教学效果。

我接任了两个数学基础相差不大的班级的数学教学工作,在一班我用传统教学法,在二班我试用分层教学法,以便探究分层教学法和提高教学水平。以下我主要谈谈在二班进行分层教学的一些做法:

1.在课堂教学中我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导学方法,使各层次学生都能理解掌握数学知识和发展能力。

课堂上多让A和B层学生探求问题,讨论问题,最后独立地或在老师的引导下找出答案,并多鼓励他们质疑已有答案(或解法,证法)和对数学题进行一题多解,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对C层次的学生则在讲解教学内容之后还加强个别辅导。

2.多列举学生感兴趣的实例或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法,提高学生(尤其是C层次学生)对数学概念、定理、性质的感性认识,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班C层次的学生基础较差,有一次,我发现他们总是把解方程当做试题计算来做,知道他们对解方程的同解原理不理解,我就这样引导他们认识解方程的同解原理:我要知道你们这一列同学中最后一位同学有多少只手指,现在我要倒数第二位同学跟最后一位同学比较手指数,如果相同,则要倒数第三位同学跟倒数第二位同学比较手指数,如果相同,再进行下去,直到我面前这位同学。因为你们这一列同学前后两个同学的手指数都相同,所以我只要看我面前这位同学的手指数就可以知道最后那位同学的手指数。

通过这样举例讲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C层次的学生理解了用同解原理解方程的原理,以后他们都会用同解原理按解方程的步骤解方程。

(3)对学生的引导由少到多,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启发。

在八年级因式分解的教学中,我采取了以下方法进行分层教学:

要求学生先回忆用简便方法计算22×55+78×55。(鼓励C层次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出来以后,我提出问题:99-99?(要求学生把它变成几个积的形式)

请C层次学生上黑板板书解的过程。

然后抽一个B层次的学生板书自己解的过程。该学生板书后,请A层次学生检查前两层学生解答的正确性,老师再引导的办法纠正学生所写的解的过程。

请A层次的学生在黑板上板书解的过程,老师观察C层次学生做的情况,并提问C层次的学生对A层次学生解的过程是否完整,其实目的让C层次的学生有发言权,同时鼓励他们把自己解的过程和A层次的比较,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起到提醒的作用。慢慢地,用类比的数学方法,请C层次的学生观察数的计算和字母的计算过程有什么相似之处,C层次的学生回答肯定不完整,再请B层次学生回答,也可能不完整,最后再请A层次的学生回答,基本把所有情况全部说出来,教师再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补充,这样,既把课堂交给了学生,教学又比较轻松。

教学效果对比:就教学进度来说,进行分层教学的二班要比用传统教学法的一班快。因为在一班有些数学课有较多学生掌握得不够好要经常补课和增加练习课,而在二班则不需要这样做。测试下来,分层教学的教学成绩要比传统教学的要好,并且分层教学提问的学生多,学生语言表达水平得到提升。

(三)分层教学策略反馈。

1.强化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分层教学的落脚点是建立在学生主体的基础上,只有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分层教学才能事半功倍,各层次学生都能通过听课、练习、作业测试等环节学习知识并在课堂上找到展示自己成果的机会。同时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率,进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在分层教学中,加强分层档案的动态管理,建立相应的升降层制度,自律目标的制订都是激励学生的手段,这些手段在分层教学中必不可少。

3.分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特别强调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师生之间要努力建设融洽的双边关系,营造学生信任老师、老师信任学生的氛围,包括在作业中、测试时的评价语以激励为主,这一切都可能成为他们学好数学的动力。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做好分层教学是实现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的有效途径。当然实行分层教学是一项整体教育改革,需在数学教学中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让分层教学更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为全面增强初中数学的教学效果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猜你喜欢
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农村学校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
中高职衔接的关键在于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