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

2016-09-21 14:16张学智
考试周刊 2016年69期
关键词:学习方式作业设计师生关系

张学智

摘 要: 新课程理念要求建立自由、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要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为学生减负,精简作业,设计有针对性的作业,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等等。但在新课程改革中也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重点讨论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定位准师生关系,如何尝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如何有针对性地设计课堂作业,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新课程 初中数学 学习方式 师生关系 作业设计

新课程改革已经经历了十几个年头,广大一线老师在教改的汪洋大海中乘风破浪,勇往直前,无惧无畏,有成功的喜悦,有失败后的反思。总之,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为了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披肝沥胆,不辞劳苦,远离城市的喧嚣,沉下一颗心,捏着一把汗,努力将新课改的精神落实在课堂教学中。笔者也在新课改的洪流中乘风破浪,努力将新课程改革的精神落实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改变教育教学方式,适应新课程理念对教师的要求,努力转变自己、改变自己,渐渐确立正确新型的师生关系。在教学活动过程中,面向全体学生,平等对待所有学生,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最终结果是能够让学生获得应有的数学素养,获得与之相适应的进步。

一、努力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我们以前学过一篇文言文,是宋濂所写的《送东阳马生序》,其中有这样一句:“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意思是,学生在向老师求问的时候,有时会遭到老师的斥责,我只好和颜悦色地陪在老师身边,等待老师高兴的时候再向他请教。在讲究师道尊严的时代,这是一种怎样的师生关系,老师总是把头昂得高高的,决不甘心放下架子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

新课程理念下师生关系是自由平等民主的,是互相尊重的,一方面突出学生的在整个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教师是课堂教学积极的参与者、引导者、组织者。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应该发扬民主,积极营造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氛围,创造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让学生在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中受到激励和鼓舞。对教师来说,能够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数学环境,采取适当的方式,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把学生置于问题之中,突现主导作用的功能,是突破师生关系的关键。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应该把学生看成是活生生的人,师生间是平等的对话关系,我们应该抹去头上知识权威的光环,用一颗平等、真诚的爱心与学生交往,你就会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

为了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老师大可不必在课堂上始终板着脸,面无表情,情感态度冷淡。你的一言一行,在你刚走进课堂的一刹那间,就决定了你课堂教学师生之间关系的融洽程度,美国当代著名的思维科学学者,作家罗吉尔·冯·奥赫在2001年写的《创造学思想录》轰动全球,其中就有这样的论述:“人们对重大的事情态度严肃,但事事都板着脸孔则无此必要。猴子完全可以作出一副俨然像声誉卓著的学者一般的严肃表情,但是猴子之所以看上去严肃,是因为它觉得痒痒。”意思是人们的思维在放松状态更能够激发出潜在能力,更有利于发展自己的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为了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多采用赏识教育的手段,对学生多鼓励、少批评。因为我们所教的是学生,学生就应该有不会的问题,就应该有向老师请教问题的权利,只要是学生不会、不懂、弄不明白的问题,无论是大还是小的、是难的还是易的问题,只要是学生不会,那么,我们就应该耐心地为他讲解,直到他弄懂为止。教师切不可认为学生所问的问题小而简单就横加批评学生,用“你怎么这个简单的问题都不懂”“你真是个笨猪”“你脑子长哪去了”“你脑子进水了”等粗暴的语言,这会严重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对老师敬而远之,产生畏惧老师的心理,如果老师做到这个份上,那么实在是太可悲、可叹、可怜了。

二、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新课程教学理念要求老师努力打破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的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倡导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方式,老师要积极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品质,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发现真知,发现问题,从而产生求解的愿望,提高学习效率。其次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养成互助互学的习惯,因为在学习过程中,就会出现一些需要学生之间互相配合才能够解决的问题,比如在小组学习过程中,教师对所学习的内容分解为不同板块,让每个小组完成不同的任务,只有每组学生相互配合好,实现小组学习的目标,然后在各个小组都能够完成学习任务的基础上,分组学习所展示的成果才能够最大化。

三、作业设计不照搬,有针对,少而精

学生的作业反馈要有针对性,作业内容要能够精准反映课堂教学的内容,绝不可游离于本节课所教内容之外,有的老师为了方便,不肯花时间,不愿提炼或自己针对本节课内容来设计的练习,仅从网上直接下载练习给学生做,根本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考虑这节课所教学的重点内容,把别人的练习直接给学生做,有的内容却是自己在课上没有讲的,学生的练习效果就不好,老师不能从学生练习反馈的结果中发现学生在本节课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自己也发现不了课堂教学的问题,无法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无法提高教学水平。因此,老师针对备课要用心,要吃透教材,精准把握每节课的重点,采取恰到好处的教学方法,肯下“笨”功夫,肯花时间,精心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通过学生的练习:一方面能够反馈学生本节课所学习的情况,另一方面能够通过学生的反馈,了解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得失,以便改进教育教学方式,让数学教学水平不断提升。

但是“自主、自主、探究”的教学方式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学生在探究学习中积极性不高,被动学习,老师还没有真正转变观念,没有建立师生之间平等、民主的关系等,这都是新课改所面临的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参考文献:

[1]甄德山,王学兰.教学成效相关研究[M].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31-35.

[2]贯忠喜.解读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人文性.

猜你喜欢
学习方式作业设计师生关系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关于新课改下的高中政治教学的思考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关于优化小学语文作业的教学探讨
初中数学教学中作业设计策略探讨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
数据库课程微课设计及应用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