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如何在小学数学教程中有效运用设疑教学法

2016-09-21 14:29蒋春华
考试周刊 2016年69期
关键词:合作探究小学数学

蒋春华

摘 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在充分考虑学生认知水平的前提下,根据教学难点、重点等一些学生学习中所遇到的障碍,采用设置疑问的方法提出一些难度比较适中的问题,这样可以充分把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出来,有效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促使孩子们用刨根问底的心态在数学学习中不断进步。在教师设疑的情况下,让学生自主展开合作探究,实现能力、情感和认知的三维教学目标。

关键词: 小学数学 设疑教学 合作探究

心理学的研究和大量实践共同表明,一个具有意识的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好奇心和窥探心理及多疑心理,在人的青少年时期,这种心态更强烈。经过对教学实践过程的总结,笔者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若教师采用一些合适的方式及手段,利用好小学生心理方面的一些特点,善于在教学过程中设疑,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学生的学习心态,创设比较好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采用这些方法还可以让师生关系变得更融洽,提高师生合作的紧密性,让老师充分发挥积极的学习引导作用。如何在教学中恰当有效地设疑呢?本文介绍了一些方法和体验,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一、设疑注意趣味性和情景的创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所以在小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心理活动和性格特点,在恰当的时间抛出可以引起学生积极关注的故事或者问题,把握课堂节奏,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1]。

比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讲述体积时,在适当时间根据乌鸦喝水的寓言故事对学生进行设问:瓶子里的水没有增加,在乌鸦把石头一颗颗的丢进瓶中后,为啥瓶里的水面会上升,乌鸦就喝到水了呢?当这个问题提出以后,学生的思维被乌鸦喝水的场景填满,他们会努力地思考,踊跃地发言,有的学生说因为石头的长度,或者宽度,有的人说是因为石头的面积和厚度。学生讨论得差不多后,教师再进行点评和总结,引出学习内容,让孩子们相互印证。其实学生的思想是比较单纯的,只要提起兴趣,他们就会积极地进行思考和学习,心中没有其他杂念,教师比较容易把握[2]。这样的设疑方法可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创设相对具体的情境,便于学生思考。

二、矛盾之处设疑,引发思维的碰撞

在教学教研活动过程中,参加的都是教育工作者,他们使用不一样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不同但是所讲的内容相同,充分体现出教育没有固定的方法,重要的是要达到教学目的的原则[3]。一位教师巧妙应用设疑法,在“圆的认识”这一课程的讲述中,向学生提出问题:小哪吒的风火轮是什么形状的?学生回答:圆形。教师问:能不能把它改成其他形状,比如三角形、长方形,如果改了会怎么样?结果学生都说:不可以。老师再问:为什么风火轮、我们生活中所用到的汽车、自行车等车子的轮子都是圆形,却不是方形、三角形呢?然后学生开始积极思考和讨论。两分钟后,老师再进行总结。这样的设疑方法使得孩子们的惯性思维和问题出现碰撞,引发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此类的设疑方法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让孩子在遇到问题的时候积极地思考和联想,渐渐养成比较好的思维习惯,全面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4]。

三、抓住关键,在难点、重点处设疑

此种类型的设疑方法的特点表现在能够适当借助外力对学生的好奇心进行激发,把孩子们的注意力全部都集中到他们心中的困惑和纠结上,诱发孩子们内心潜在的创造力和好胜心,让学生急于揭开心中的谜题。在小学数学中的循环小数教学中,通过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两组简单的题:第一组是“2÷0.4”和“6÷0.3”;第二组题目为“5÷6”和“10÷3”。视频中的猴子算第一组,猩猩算第二组,两只动物进行比赛,结果猴子瞬间就算完,猩猩算了半天,怎么除都会有余数。然后有学生发言,说第二组是除不尽的,老师问:除不尽怎么办呢?然后学生内心就会有想知道答案的心态,同时也激起学生的好胜心和积极性。在设疑的时候要注意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使得孩子们可以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孩子们由于思想不成熟和控制力缺乏,在做事情的时候容易大意、毛躁,不管教师如何严格监督、严厉批评教育,孩子们还是很难改掉这方面的毛病。在孩子们的数学学习中,教师要特意找一些或者自己编制一些小学生容易出错的而且他们自身又很难发现的错误的问题,让他们以后在遇到同类的问题时,产生警觉性。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改掉那些不好的习惯和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自我反省和总结能力,不断进行自我完善。

四、结语

小学数学教育,对孩子们的成长有着重要意义。目前,小学数学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方法都有很大的变化,国家也实行新课标,关注小学生的素质教育。在教学中设疑是一种比较好的教学方法,值得推广和提倡。

参考文献:

[1]倪晓艳.运用设疑布阵教学 促发学生探究意识——浅谈设疑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程中的运用[J].新课程学习(上),2012,10:50.

[2]解书.小学数学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结构及特征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3.

[3]黄友初.基于数学史课程的职前教师教学知识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

[4]廖学春.新中国成立以来基础教育教学方法改革与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0.

猜你喜欢
合作探究小学数学
小议高中数学的有效教学策略
初探尝试教学法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
有效提高农村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探索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等待”让学生拥有更多的出彩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