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有效教学策略

2016-09-21 11:56项烨
考试周刊 2016年69期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有效教学教学策略

项烨

摘 要: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提高,信息技术这门课程逐渐走入小学课堂。由于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学科,发展的时间不是很长,因此这门课程的教育体系不是很完善。知识体系和教学方法的欠缺导致教学效率不高。随着新课改的推动,改变教学模式已经迫在眉睫。信息技术老师要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小学信息技术 教学策略 有效教学

教师怎样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由被动变主动地接受信息技术知识呢?

一、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

1.基础性。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新兴课程,开设的时间很短。近些年来市面出现的教学版本五花八门,但是不管哪一个版本都是以基础知识为主,然后结合最基本的上机操作。操作的内容也是很简单的,如:简单的文字编辑、画图、浏览信息和下载资料,等等。例如在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三年级上册《初识画图》教学中,教材要求学生只需要简单画图形就可以,这些都是以后用得着的基础操作。

2.应用性。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算得上是一门基础的实践性课程。这门课程开设的目的是培养小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学习信息技术课程,学生就可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知识。例如在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三年级上册《复制与粘贴》的学习中,学生就学会复制与粘贴这两项基本技能,这样在生活中查找资料的时候运用这两项技能,提高查找效率。

3.整合性。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整合味比较浓,与很多学科之间融会贯通、相互联系。在其他学科内容的基础上,将信息技术知识作为一种认知工具更好地应用于其他学科学习中,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四年级上册《文字的修饰》的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电脑进行文字的修改与实际,完成教学任务以后,提高语文学科的写作能力。

4.趣味性。

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比小学其他课程多了一个独特的优势,那就是信息技术课程的趣味性。信息技术教学中,教授的知识比较丰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自身的潜力。例如在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三年级上册《七巧板游戏》教学中,以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

二、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师资队伍年轻。

由于信息技术是近些年兴起的学科,相比之下,信息技术师资队伍比较年轻,因为没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借鉴,对教学的把握不够到位,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师资队伍的年轻,会严重降低教学质量,这对于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发展是没有好处的。

2.备课不充分。

因为信息技术教学匮乏,所以每个信息技术老师的任务非常重,因为一个老师往往要带三个班级的课程,导致有的信息技术老师的课时量非常大。每个老师的备课时间都是有限的,在短时间内要准备几个班的课件就导致备课内容单一,再加上没有足够的教学案例参考,教案上只是列举基本的知识点,一点都不具备吸引力。在教学中,只能靠教师自己发挥。没有收集知识素材和创设情境会使得教案不完善,使得教学质量大打折扣。

3.教学模式单一。

信息技术教学由于教学资源匮乏,教学方式比较单调。信息技术老师采用的教学模式仍旧是以主机控制机房学生电脑,老师一边在讲台讲解,学生一边操作。这样学生只注意看自己电脑,忽视老师讲解的知识点。有的学生自制能力弱,这样枯燥的教学方式下,就玩起自己电脑上的游戏。技术老师想方法断网,学生总有办法玩,而且玩出新花样。这些学生对老师讲解的知识充耳不闻,想方设法地玩,还影响旁边好好学习的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法老旧会让学生对信息技术教学失去学习兴趣,从而影响有效教学。

4.课堂教学以传授知识和技能目标为主,忽略了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

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主要是以基础知识为主,老师在教学实践中也是给学生讲解一些上网操作的基本方法和软件的使用方法。例如在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三年级上册《初识画图》教学中,老师就主要教学生使用了电脑自带的画图工具。在平时教学中老师还向学生介绍word等软件的使用、怎样浏览网页等。学会这些软件的使用以后,老师并没有UI次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导致提交的作品也有很大一部分雷同。学生只会按照老师说的做,却没有从中获得启发,也不明白这些软件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如何使用,久而久之便对信息技术教学失去兴趣。

三、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有效教学的策略

1.情境导入,激趣乐学。

兴趣是学习的推动力,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一门课程的感兴趣程度直接影响这门课程的有效性。由此说明教师要从事实出发,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结合教材的特点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合理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自觉地参与教学,这样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就能积极思考问题,积极投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中,突出重点、化解难点。

例如,在教授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三年级上册《复制和粘贴》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先引出一个问题:有没有谁能回答一下,谁能2分钟打出2000字?学生听到这个问题,都被难住了:如果一分钟一个字,那么2分钟就只能120个字呢,1200太多了吧。没有人能回答这个问题,教室里变得鸦雀无声。这时就是老师开始教学的时候了,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在座的每个人其实你都可以做到,每个人都可以在2分钟打出1200个字,有没有同学想知道?”学生都觉得太神奇,大家都想知道如何做到,就会集中注意力听老师讲解,老师继而引出“复制和粘贴”的学习内容。学生在这样的情境引导下自然会产生学习新知识的欲望,为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2.游戏嵌入,寓教于乐。

每个小学生都喜欢游戏,在游戏中,小学生可以体验快乐。根据这一事实,教师可以用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知识和技能。教师把游戏添加到教学中帮助学生进行有效教学。例如,在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三年级上册第16课《添加文字》的教学中,打字是非常枯燥的。如果老师强制性教学只会适得其反。教师可以采用游戏引入教学内容。《金山打字通》是一款练习打字的软件,这个软件利用游戏让学生学会打字。学生通过有效联系或者老师组织比赛看谁的成绩好。经过一段时间练习后,学生的打字水平得到了提高。这样游戏中的热情可以带到学习中,还可以促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计算机知识。

3.开展活动课,使学生可以主动构建并得以实施。

在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教学内容丰富和新颖,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积极主动、自主地学习信息技术知识。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强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学习和了解,在实际中还能合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问题,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和思考能力,更有效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促进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在老师的引导下,有组织地开展一些网上冲浪等活动,让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改进学习方法,在此基础上收获一些最基本的操作建议和技能并加以运用,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有效优化学习成果。

信息时代,教师一定要及时更新教学观念,采用最佳的教学方法,为实现高效课堂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小学信息技术有效教学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浅谈创客教育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研究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