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一朵花儿都开放

2016-09-21 22:04傅汝雅
考试周刊 2016年69期
关键词:班风建设

傅汝雅

摘 要: 班风建设是班主任工作的要点和重点。众多操作模式中,运用心理学知识尝试有效班风建设,不失为一种创新方式。文中“共生效应”的运用恰恰顺应了班风建设这种需求。本文运用这种心理定律,结合班集体建设的实际操作,真正达到育人的最终目的,即通过教育载体把学生培养成有用的社会人。

关键词: 班风建设 “共生效应” 平台搭建 自我体现

英国大文豪萧伯纳曾说过:“倘若你手中有一只苹果,我手中也有一只苹果,我们彼此交换一下,那么你我手中仍然各有一只苹果;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彼此交换一下,那么各人将有两种思想了。”这是心理定律“共生效应”的一种体现。

生物界,两种不同生物一起生活、互为利用的现象较为普遍;植物界,单株植物往往长势不旺,而多株植物一起生长却能郁郁葱葱、挺拔茂盛。人们把这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现象称为“共生效应”。

日常教学中,如果合理运用“共生效应”,经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出现,每个学生都具有独立思维功能,既是一个个信息的获得者,又是一个个信息源不断输出信息,在相互刺激、相互交流中产生巨大的作用和效果。教育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在需要长期努力的事业中,集体奋斗者的成功率在80%以上,而孤军奋斗者的成功率只有5%。由此可见,花儿如要开放必须找到适合的土壤;学生想要发展必须依赖集体的力量。在这两年班风建设中,“依托集体,发展自己”时时刻刻体现在各级各类活动中,深深植入于每个同学的心里。

一、在班干部轮换制中找位置

该制度旨在建立多条交流纽带,提供多个交流平台。6月30日放学前我布置了本学期内日常作业的最后一项,也是唯一的一项:“明天把下学期想担任的职位用书面形式告知我。”经过3个学期该制度的推行,同学们都明白这是初中生涯最后一次为大家服务了。同学们都知道条件有两个:①自我推荐;②能力保障。同时还会面临违纪时被双倍扣分和随时撤职的风险,当然更有传说中的考生身份顾虑……

7月1日中午班长收齐48张纸条交到我手中。晚上一个人静静地读着,不由得被48颗滚烫的心感动着:有五个优秀同学齐刷刷地提出了担任班长的愿望;成绩最不理想的同学提出当音乐课代表;因为初三只有一个集体比赛了——那就是一年一度的校运会,体育委员一职变得炙手又可热;从未有担任班干部经历的同学提出要求担任含金量最低的生活委员一职;而另一名男生在否定了自己的学科表现,又否定了自己的工作能力的前提下要求我专为他另设岗位以便为大家服务(之后我委任他为信息记录员);更有一位在班中不是那么闪亮的同学写上了这句话“我要当一名好学生”;最热门的职务为小组长,因为只有这职位最能体现服务精神与奉献意识。而担任我班一学期班长的张健伟同学这样写道:“觉得小学时的班干部与初中班干部味道不一样。下学期如能继续担任班长我也不推辞,如能有机会尝试其他职位,我更期待。想想即将来临的初三,真有意思!”他在本次期末区统考中五门总分473,年级段第一。该项制度的实行,充分体现了人才共生效应规律的根本原因——即人才具有辐射作用,班级凝聚力由此产生。

二、秀出你的个性,在交流平台中体现自我价值

期末快结束时,我找了班中三位女生,当着她们的面,读了一份又一份的期末评语,三个女同学饶有兴趣地猜中一个又一个同学。其中除了彼此间的熟悉与了解之外,更因为我们在平时班风建设中强调秀出个性、秀出亮点,崇尚让花儿开放时都能拥有自己的语言这一理念所致。鉴于此,同学们在学校各项活动中都学会尽情展示自己,唯恐初中三年不留痕迹匆匆过。事实证明他们确实在过去两年中留下了一串串精彩纷呈的硕果:校运会上初一时的总分第六,初二时与兄弟班总分并列第二;篮球比赛虽获两届亚军,但大家观看最踊跃,情绪最激昂,当然与冠军擦肩而过时也最伤心;大合唱比赛连续两届夺冠,初二时更是全班齐上阵,高唱红歌,音乐老师排练时预言我班夺冠,次次猜中;校篮球队、校运动队我班同学能力不强,参与力却毫不示弱。

三、重视个体与集体有机结合,让每朵花儿都找到开放的理由

只有不断思考的人,才能碰撞出更精彩的思想,才能打造出一个又一个个性鲜明、合作性强的学生,进而营造出一个凝聚力强、班风正的优良班集体。班里,我这样宣告着:你可以拥有好朋友,但你得把全班同学都当成朋友——为了让他们更了解其他同学,我们座位两个月换一次;你可以发挥你的个性,但你得以集体利益为重——我们有五个纪律委员轮流管理,以示执法公平;你得全科提高,不能偏科——因为中考时老师不会按你的强弱出题;你得重视主课,但不能轻视副科——三好生、优干评比中,如你的副科成绩达不到大多数同学的要求,一票否决;集体活动高于一切——初一暑假时参加区“交通安全知识”竞赛得一等奖时主力队员仅三个,替补队员及一大帮本班观众虽说默默无闻,却热情高涨,全程喝彩…这一切的一切同学们都深知:无论是表演者还是观看者,只要你尽力参与,集体的荣耀就是个人的荣耀,集体的利益就是个人的利益。

你可以复制成功的例子,但不要复制另一个成功的人。共生的一个目的就是再造出一个具有创新精神的独特自己。“与自己比”——是我留在家校联系本上最频繁的一句话;“Small is beautiful.”是学生最熟知的口头禅。“今天我以十五中为荣,明日十五中以我为荣”。共生的另一个目标就是让每一位学生都明白一个立志要成才的人是永远不能离开社会这个群体的,就像一棵大树不能远离森林。这就是我们运用“共生效应”进行班风建设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班级管理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2]曹长德.当代班级管理引论[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3]田恒平.班主任理论与实务[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责任编辑:赵媛).

猜你喜欢
班风建设
实践反思 班风初探
重视德育工作 努力做一位合格的班主任
做好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几点体会
良好班级班风的建设
中职班主任班风建设的大掌控和微管理
良好班集体的班风建设方法略谈
浅谈班主任工作之班风建设
浅谈职业院校如何加强班风建设
发挥班会作用塑造健全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