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银资本:中国制造应借鉴美“积木式创新”

2016-09-26 08:27高荣伟
金融周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积木科技企业

高荣伟

日前,在“美国创新与中国制造战略”暨新书《全球风口——积木式创新与中国新机遇》讨论会上,海银资本的创始管理合伙人王煜全认为,全球的创新科技发展,特别是在美国创新科技的发展过程中,更多的中小企业拥有了众多的创新高科技能力。在新一轮科技创新中,美国采取的是小公司领跑的创新模式。但是,这些中小企业却不再采用以前大企业发展的“大而全”模式,而是采用“积木式创新”的方式,寻找最合适的合作伙伴,共同把创新科技及产品推向市场。这种创新方式,为我国制造产业升级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如果我们不赶上这股潮流,就会与之拉开差距。“如果错失一个先进科技,可能不是错失一个企业,而是错失一个产业。”王煜全不无忧虑地指出。

何谓“积木式创新”理论?

“积木式创新”是指在创新过程中不同要素之间的组合,即模块化。简而言之,就是一个创业企业有一个创新长板,像搭积木一样,把其他公司的板整合起来。美国乔布斯就是运用“积木式创新”的典范,他以科技为武器,整合出Ipod、Iphone这样的改变时代的产品。

美国的创业公司,是众多即拆即用的积木。比如,一家几十人的公司,就能开发航天飞机,这样的公司就是以科研为导向,把各种“积木公司”的技术整合起来,转化为产品。而中国,专业分工很弱,一家公司往往什么都要自己做,部门越来越多,人越招越多,公司越来越臃肿。“中移动,10亿用户,10万员工:Facebook,10亿用户,3000员工。”王煜全举例指出。

“‘积木式创新能够令一家企业在5—10年内发展成为行业的佼佼者。企业做自己的长板和核心技术,将人力、行政、服务等边缘功能委托给其他企业。”王煜全说,集各方力量,能够将企业的优势最大化,进而让企业快速壮大。在当今世界,美国是新一轮的“积木式创新”的发源地,“在这轮创新扩散到全世界的过程中,如果能够抢到世界先进的风口,相信中国的未来一定是辉煌的,我们要在这个过程中不停地努力。”

“90后创业潮”、“互联网+”,“海归创业”,都是当今TMT领域很时髦的概念,但是人们常常忽略了制造业。一个国家制造业强大,出口多,整个经济体就强大;反之,制造业衰败,出口少,整个国家的经济就会出现问题。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加剧,企业投资萎缩,缺乏活力,这使得“供给跟不上需求”的矛盾逐渐成为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障碍。

供给侧结构改革从供给、生产端入手,是解决目前中国产能过剩,升级中国制造重要举措。供给侧改革如火如荼进行的今天,制造业领域该如何改革呢?“就是要和世界前沿科技对接。”王煜全指出,供给侧结构改革是将发展方向锁定新兴领域、创新领域,必将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中美中小企业的嫁接者

海银资本是一家专注于通信、移动互联网与服务、信息技术与服务、新媒体等领域的风险投资机构,重点对早期以及成长期企业进行孵化和投资。王煜全熟悉中美电信市场的需求与运作,是中美技术交流引进方面广为人知的专家和竞争情报方面的权威,他以独特的方式把中美两国科技界联系在了—起。

海银资本较早从事与美国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嫁接工作。在王煜全看来,“在美国做投资,有一个动因,也是想‘引诱国外科技到中国来。”王煜全投资中美初创科技公司已有大约10年,已组织多次中美创新企业交流活动,并投资了一批美国创新公司,引导它们与中国企业深度合作。

为了在国内进一步验证“积木式创新”方法,海银资本采用股权投资的方式,对美国刨新科技企业进行了投资,同时将所投资企业引入中国,以这样的方式把美国创新能力和中国制造能力进行“积木式”结合。在引进国外创新高科技企业与中国制造企业合作方面,海银资本取得了初步成果。王煜全和国际电讯业保持多年的广泛联系,包括Dalas电信走廊、电信管理论坛等。在职业生涯之初,王煜全曾和弗若斯特沙利文咨询公司合作,以顾问身份帮助在业内几乎默默无闻的中国移动,使其成长为如今的移动互联网市场巨无霸。

2015年5月,美国最有前景的十几家高科技企业来北京展开了为期一周的商务考察。媒体报道,“这次中国之旅可能代表着中美科技合作的未来。”组织这次活动的正是中国风投公司海银资本,投资对象大多是美国初创型科技公司,比如设在旧金山湾区的清洁能源存储公司光帆能源、波士顿近郊的光伏企业1366technologies、位于加州莫哈维沙漠的私营宇航公司XCOR Aerospace,以及在多地设有办事处的众筹企业Angel List。此次活动凸显了该公司的投资宗旨,那就是从美国引进一些较先进的高科技知识产权,并帮助创业者跟中国方面密切合作,以便进入生产和市场部署环节。

“将中国最好的制造企业和美国最优秀的高科技研发成果结合在一起,至少这是一种美好的构想。”业内人士指出,参加本次活动的创业者大多得到过海银资本的融资支持。WiTricity非常积极主动地表示,“要来中国,成为技术提供方。”王煜全则乐观地指出,如果和他们合作,产品卖到全球,市场会大很多,将观察到开放式创新给中国带来的机遇。光帆能源egO克兰指出,现在,光帆能源不打算局限于研发阶段,已经开始在中国寻找制造伙伴、客户和投资者。克兰说:“如果中国成为我们最大的市场,我一点也不会感到意外。”

对此,美国《福布斯》网站5月27日也进行了专门报道,“中国风投公司海银资本宣布投资美国多家高科技公司,包括美国XCOR航空航天公司。”据知情人士透露,海银资本向XCOR投资500万美元,对这家公司的估值为1.4亿美元。美国宇航局前宇航员、XCOR首席试飞员希尔弗斯(Rick Searfoss)上校也参加了海银资本在北京举行的活动,他非常看好此次投资。他表示,风投并不总是适合航天投资,不能在短期内创造高额回报,但中国人历来以目光长远而著称。

王煜全将中国制造企业和美国科技公司的联手称为“搭积木创新”。如果这些美国公司能借中方合作伙伴的力量部署自己的技术并达到商业化规模,那就可能意味着这些初创企业的估值将上升,而且有望让它们成为中国企业的重要客户和生意伙伴。王煜全指出:“搭在一起,它们就能发挥作用。”现在在美国,恰恰是一堆小企业在掀翻大企业。他们需要的是一个开放的、能够帮他们制造大规模的、复杂产品的能力。日、韩、德都有这个制造能力,但是他们不开放。这三个条件全部具备的,从全世界来看,只有中国。

台风来了猪也会飞?

不过,作为美国创新主体的中小高科技企业在井喷式发展的同时,也遭遇了瓶颈,主要表现在批量生产能力不足、融资能力有限。

王煜全在接受《财富》杂志采访时表示,美国有许多前途光明的新生代初创企业,他们能制造非常精密的高科技产品,但难以批量生产。“小型初创企业只停留在研发阶段时估值较低,无法筹集到迈上新台阶所需的大笔资金。它们往往需要一大笔投资,以便实现大规模生产并进入广阔的国际市场,这最终将大幅提升它们的价值。”在这个方面,中国资本大有可为。

“用最先进的技术实现0到1比较容易,但从1到100万、1000万,不仅需要技术上的提升,更需要大规模的生产能力和投资。”王煜全指出,相较于创新,中国当前最大的优势其实在于强大的制造能力,能够在别人创新的基础上对其予以放大。王煜全认为,中国强大的制造能力可以帮助美国中小高科技企业突破瓶颈期,“反过来,这对中国参与全球科技创新,摆脱产业链末端地位,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希望通过这一系列活动,让美国高科技企业和中国制造企业对接合作,实现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在王煜全看来,目前中国的创新和投资都过于偏向模式创新,对此需要提高警惕。模式创新只是科技创新的衍生品,如果中国不加强对非业务模式创新的重视,或者不在早期参与到国外的科技创新之中,有再次成为全球创新产业末端的风险。2015年6月,在“钛媒体·边缘创新”峰会上,王煜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曾表示,国内中小企业崛起唯一的模式是创新业务模式,核心竞争问题不是和大企业竞争,而是互相竞争。而美国中小企业的核心则是科技创新能力,有独立前进的知识产权。

在此背景下,国内创新亟待解决的问题不是鼓励更多人基层创新,而是降低科研的门槛,以及如何让大众参与,“没有科研的创新根本不值一提”。“有人说,台风来了猪也会飞,其实台风再怎么来猪也没有机会,因为你得有资格站到台风口去。”所谓“全球风口”,指的是当今全球的掌握最前沿技术的小企业依靠新技术,在5 10年内将发展成为行业领头羊。王煜全认为,中国的优势是制造业,拥有全球唯一、开放的大规模制造业,这将是中国在这一轮“全球风口”中的机遇所在。

倡导“美国科技,中国制造,全球市场”理念的王煜全,建议中国充分发挥自身制造优势,配合投资资本以及国内市场庞大的优势,更好地为全球科技创新企业服务,成为世界新的科技创新环境中不可替代的一环。

每个企业都站在这个“风口”上,是否能够转型发展,就看企业是否能抓住这个机遇。

机会不会总在等待

目前中美共同实施的项目涉及无线充电、飞行汽车、盲人视觉仪、新型智能机器人、外骨骼技术、太阳能等,大都是世界上独创领先的,如果中国自主研发则难度较大。目前已有中国公司在里面占股,在部分知识产权上有了发言权。

王煜全认为,我国企业能够与世界创新企业一起加速发展,实现双赢。但机会不会总在等待,如果我国企业现在不投入,随着世界新科技革命和新工业革命的到来,随着美国制造业创新规划的推进,窗口期有可能消失。

进入2016年,世界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美国经济继续稳固复苏,国际经济主导地位看似仍无人能撼。不过,奥巴马政府并未安于现状,希望加速推进制造业创新,把其作为美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提升本土制造业的竞争力。奥巴马政府着眼“赢在未来”。2016年2月19日,美国商务部部长、总统行政办公室、国家科学与技术委员会、先进制造国家项目办公室,联合向国会提交了首份《国家制造创新网络(NNMI)计划:战略规划》与《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计划:年度报告》。此举标志着美国在加速推进制造业创新发展的征途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根据这个规划,美国将加大对本土制造业创新的支持力度,以实现先进制造研究、创新和技术上的领导地位,支持更多美国本土制造产品的生产。1981年前后,大于25000人的美国大公司研发费用占到了全美产业研发费用70j6,不到1000人的公司研发费用占比还不到596。然而,自2000年以来,不到500人小公司支出的研发费用已占到全美整体研发费用20%以上,大公司占比同时缩小至35%。美国政府对创新支持力度的进一步加大,对追赶中的新兴国家构成压力。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与海银资本共同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以往世界科技创新从实验室到商品的转化主要由大公司来完成的模式,正在发生变化。王煜全称,美国目前存在一个新的趋势,就是大量的小创新公司崛起。在王煜全看来,“积木式创新”已成为目前美国高新技术创业企业的基本模式。

“小公司为什么有能力做大公司才能做的事?大公司不好做为什么小公司能做?我们说积木式创新,就是因为他不是用自己完成所有工作,是用协作的方式,因为现在的外包协作越来越紧密。”在王煜全看来,通过将高校科技产业化,和拥有单项优势后,外包协作其他单项优势的模块化,开放创新方式,小公司几乎掌握了国外大部分的先进科技。而按照这两个新法案的规定:政府资助的研究发明权不但归大学所有,而且发明人也有权分享专利授权许可的收入。法案还特别规定了小企业有优先获得转移许可的权利。

受这些法案影响,以及世界新一轮科技和工业革命兴起,随着西方政府加大对本土制造业的扶持,美国高校科研成果转让给中小企业进行产品转化的速度大大加快。如今,已有上千家美国中小企业从高校科研机构获得专利授权,并陆续把新开发的产品投入市场。我们说小企业才是科技的未来,其原因正在于此。现在美国的创业公司,以及那些连环创业者们,非常擅长于和高校的研究界结合,从高校的教授那里吸取到最新的科研成果。

不可否认,新的工业革命浪潮正在兴起,激烈竞争的号角已经吹响。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全球产业变革的历史性交汇,正在带来国际产业分工格局的重塑与洗牌。美国、德国、中国相继推出“美国工业互联网”、“德国工业4.0”、“中国制造2025”,德国工业4.0在全球产生重大影响,标志着全球加快全面进入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智能经济时代。具有产业洞察的美国中小企业家们正在成为开放式创新浪潮的主导。中国企业是激流勇进?抑或是急流勇退?

王煜全认为,“中国以自己的三个优势:制造、中国市场、资本这三样加在一起,可以博得更大的话语权,与国际先进科技企业形成更深入的合作。”与此同时,王煜全亦指出,“中国的三大优势中,资本不是核心优势,是附带优势,是敲门砖:市场也不完全是,西方公司做好了,可以抛开中国。”所以,中国有实力的企业家应抓住机会。“特牛的企业家”+“特牛的科学家”,这二者结合起来,就能做出好的企业、伟大的公司,从而系统批量占据世界创新制高点。否则,就有可能“收个加工费了事。”。

因为,机会不会总在等待。

猜你喜欢
积木科技企业
堆积木
2018上海企业100强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科技在线
有趣的积木
科技在线
玩积木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