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植物生理学教学中应用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探讨

2016-10-12 22:05胡庆玲
考试周刊 2016年75期
关键词:植物生理学微课

胡庆玲

摘 要: 植物生理学是高等院校生物科学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的专业课程,微课自诞生以来,由于其主题明确突出、内容短小精悍、结构相对独立等特点,被尝试广泛应用于各学科。文章就微课在植物生理学教学中应用的优势及微课在植物生理学教学中应用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微课 植物生理学 优势和问题

植物生理学是高等院校生物科学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的专业课程,是数学、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化学等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集中体现,与分子生物学、环境生物学和生物物理等新兴学科的发展密切相关。其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人文和素质教育思想内容,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对大学生生物科学理论体系的形成、生物科学综合能力的培养及素质教育必不可少,在生物科学专业课程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2008年,戴维·彭罗斯首次公开定义了微课,他认为微课是教师利用一些视频、音频资源设计的微小课程,使用者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其他人。微课使用方式多种多样,且受时间地点限制因素少[1],具有主题明确突出[2]、内容短小精悍[3]、结构相对独立[4]等特点。在实施更新逐渐加速的现今,信息越来越多,如何使学生对植物生命活动基本规律及与环境的关系有比较全面、系统的认识,牢固掌握植物生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如何使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念,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如何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并最终使学生成为素质高、适应性强的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呢?传统教学方法已较难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微课典型的特点能否应用于植物生理教学中呢?有哪些优势?又可能面临哪些问题呢?

1.微课在植物生理学教学中应用的优势

通过微课的使用让课本上死板的知识“活”起来,学生接触到微课后知识变得生动起来,可较深刻地掌握知识,同其他传统教学方法相比较,能充分发挥学生认知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5]。

1.1时间简短,内容精简。

微课的核心是与教学相关的音频或者视频文件。从学生接受能力来看,“微课”时长一般在五分钟左右,相对较长的微课仅在十分钟左右。这种微小的多媒体教学模式相对于传统课堂来说,确实微小精悍。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微课”更能集中“力量”讲解一个知识点[6]。微课的大小形式,使其可以方便地被携带、被下载,其较短的时间更让师生们可以反复观察、学习、揣摩[7]。

1.2学生学习热情提高。

在学生自主学习中,兴趣是排在第一位的。微课堂上通过微课生动的知识讲解,极大吸引学生的注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得到极大提高[1]。

1.3增强学生感性认识及理解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学生因为年龄及原有知识建构问题,书本上的知识需要依靠老师的经验与自身感知掌握。植物生理学是一理论性较强的课程,这时学生如果紧紧依靠课本学习的话,对知识的掌握显然不会很好。如果教师利用微课通过其直观的表现让原本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起来,既能降低学生理解知识的困难程度,为学生感知、理解和记忆知识创造条件,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效率[6]。

2.微课在植物生理学教学过程中应用面临的主要问题

虽然微课在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中具有以上优点,但要更多更好地应用于教学中,还要克服以下问题。

2.1过分依赖多媒体课件的使用。

由于微课的多媒体技术可以将内容繁多的植物生理学教学内容用音频、视频表达出来,上课过程相对于教师讲有了较大改变,从某种意义来讲变得轻松了许多,有可能造成教师对微课的过分依赖[8]。

微课使用过程中,不是全都依靠微课进行教学活动的。如果过分依赖微课,就会导致课堂教学节奏出现问题,学生因为多而花哨的音频或者视频忽略本该掌握的知识。这实际上是一种新的“填鸭式”教育,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原本教学节奏被打乱,师生之间缺乏足够互动,长此以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感情可能会淡化,教师自身教学技能也会退化[9]。

2.2教师对微课理解和使用不够精通。

微课程是一种新型的课程资源,微课的优势是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但是,微课是半结构化的课程设置,半结构包含的内容有限,而在植物生理学教学中,理论概念繁多,一个微课仅能反映一个主题,一个主题只能涉及有限的知识内容。因此受时间和内容的限制,往往只是表达简单的植物生理教学内容,在复杂教学内容中,无法实现长足发展。在植物生理学教学中,主体知识点与辅助渗透常识同样重要,不能通过微课教学简化教学内容[10]。

刚刚毕业的师范生踏上教师岗位后,确实能很好地利用新技术进行教学活动,但是缺乏大量课程积累,微课设计过程中不能很好地体现课程重点。中年教师因为自身原因,对课程有独特的理解,但可能对新的“微课”相关技术不熟悉,在制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困难,从而产生为难情绪[11]。

目前我国很多教师对微课仍不是很熟悉,造成教师们对更专业的微课设计有畏难情绪,所以微课发展还有很多细节问题,并不能一蹴而就,仍需要时间成长。从整体教学系统来看,微课仅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仍需要跟以往的老教学模式相结合[12]。

2.3抽象概念的形象化表达不够具体。

植物生理学教学中,植物生理学概念的教学是一个难点,因为植物生理学属于抽象学科,能够用语言表达的内容很少,植物生理学更多考察的是学生的逻辑思维。

微课的主要目标是阐述某一个知识点,通过短小精悍的视频,表现出教学主要内容[13],植物生理学教学内容在设计表达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如一个植物生理学概念,通过视频表现,就需要把概念形象化,而植物生理学概念形象化需要时间,更需要延续性。微课通过生动的画面增强知识的生动程度,颠覆传统教学模式,但是,植物生理学教学正是传统教育教学的重点,在微课程视频制作上,需要融合更多辅助内容促进植物生理学内容的体现。

植物生理学教学中,植物生理学实验是一项重点内容,微课对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产生了一定的限制。如一个植物生理学实验,需要通过一系列操作反映植物生理学原理,但是,微课时间是有一定标准的,在有限的时间内,无法通过视频完整展示实验过程,这个约束使微课在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方面面临挑战。在微课程制作过程中,植物生理学实验能否正确进行,能否出现预计结果,是微课程必须面对的问题。微课的微型制作方式给植物生理学微课教学带来便捷的同时带来一定的挑战[13]。

参考文献:

[1]梁玲.开发与应用国内外研究现状[J].黑龙江科学,2014,7(03):48-49.

[2]胡铁生.畅“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7):62-63.

[3]何晓萍.微课资源的建设与应用探讨[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9(3):47-49.

[4]黄晓玲.课程资源:界定特点类型[J].中国教育学刊,2004,5(4):38-41.

[5]朴成植.关于微课与设计制作微课时的注意点[J].科技创新导报,2014,17(12):25-27.

[6]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07,12(01):35-37.

[7]罗天兰.微课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综述[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4,07(02):12-13.

[8]宁苗.“微课”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1(12):25-27.

[9]周健.浅析微课设计与特点[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18(7):25-27.

[10]胡刘雁.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在创新教学模式中的应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14(9):74-75.

[11]叶大鹏.信息化背景下的微课教学与教师专业发展[J].毕节学院学报,2014,10(6):36-37.

[12]苏小兵.微课概念辨析及其教学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9(07):54-55.

[13]陆叶.微课教学模式在药用植物学课程中的应用[J].海峡药学,2014,06(8):89.

猜你喜欢
植物生理学微课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研究生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微信公众平台在“植物生理学”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提高植物生理学教学质量的几点体会
基于EduSoho的微课平台搭建与应用
农业院校《植物生理学》双语教学的初探
高等学校植物生理学课程的改革与探索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