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共建中的中国与沙特贸易合作研究

2016-10-18 19:10沈子傲
商场现代化 2016年22期

沈子傲

摘 要:21世纪以来,沙特为对冲美国影响采取了“向东看”战略,这与中国实施的“一带一路”战略高度契合。本文分析了中国与沙特双边贸易现状及贸易商品结构的互补性,在分析基础上提出深化中沙贸易投资合作、积极开展对沙特的国际工程承包项目、积极推进中沙产能合作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一带一路;中国与沙特;贸易互补性

沙特阿拉伯(简称沙特)地处西亚,位居亚洲、欧洲、非洲三大洲交汇处。沙特自然资源丰富,石油、天然气储量居于世界前列。沙特是世界最大的石油输出国,在全球石油贸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沙特实行自由贸易和低关税的政策,石油及石油产品的出口约占其出口总额的90%。1990年7月,中国与沙特建立外交关系,当时的双边贸易总额仅为2.96亿美元,1992年中国与沙特两国政府签订经济、贸易、投资等方面的合作协定,之后两国经贸关系走上迅速发展轨道,1996年沙特成为中国在中东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至2014年中沙双边贸易总额已经达到690.83亿美元,是1990年建交时的233倍。

一、中国与沙特的贸易现状

中国是能源消费大国,需要从国际市场进口大量的资源产品。沙特是能源出口大国及中东地区最大的经济体。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开始进口原油时,沙特对我国出口的原油量很小,在我国进口来源国中排在第10位,2002年开始沙特对我国的原油出口接近1140万吨,在我国进口来源国中排在首位并保持至今。受全球金融危机和国际市场需求下降的影响,沙特经常项目顺差出现下降。美国页岩油的开发减少了对沙特的石油进口需求,中国、印度等国从沙特进口的石油量迅速增加,导致沙特的贸易地理方向发生转移,沙特推出“向东看”的战略。2015年中国是沙特石油出口的第一大市场和第一大贸易伙伴。沙特是中国在西亚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国及最大的石油进口国。

2002年-2014年,中国与沙特进出口贸易总额呈明显上升趋势,从2002年的51.07亿美元,上升至2014年的690.83亿美元,增长了12.5倍。中国对沙特的贸易呈逆差状态,2002年逆差为17.63亿美元,2014年贸易逆差达到279.33亿美元。中国对沙特出口呈稳定上升趋势,从2002年的16.72亿美元上升至2014年的205.75亿美元,增长了12.3倍。中国从沙特进口2002年是34.35亿美元,2014年上升至485.08亿美元,增长了13倍。中国从沙特的进口额与中沙双边贸易总额变化趋势一致,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导致中国从沙特沙特进口和双边贸易有所下降,之后呈上升趋势。

二、中国与沙特的贸易互补性分析

为考察中国与沙特进出口商品结构,深入分析中国与沙特的贸易互补性,本文选取中国对沙特出口以及沙特向中国市场出口(中国从沙特进口)的按海关协调制度(简称HS)章别的前5章商品进行分析,并依据HS章别(97章)与HS分类(21类)对应关系将2014年中国与沙特贸易进出口前5章商品归入HS分类。HS分类中1-5类产品归为资源密集型初级产品,6-20类产品归为工业制成品,21类产品归为艺术品。按资本劳动投入比率再将第8、9、11、12、20类归为劳动密集型产品,第6、7、10、13、14、15、16、17、18、19类归为资本密集型产品。同时按照产品的技术含量,进一步划分1-15类为原料类产品,第16-18类为技术含量较高产品。

从上表可以看到,2014年中国向沙特市场出口的主要商品:一是第84章机械设备及零件(第16类:机电产品),出口额为19.75亿美元,出口占中国对沙特总出口的14.46%,机械设备及零件属于技术含量较高的资本密集型制成品;二是85章电机、电气、音像设备及零附件(第16类:机电产品),出口额为23.24亿美元,出口占比为11.30%,电机、电气、音像设备及零附件也属于技术含量较高的资本密集型制成品;三是第94章家具、寝具及灯具(第20类:家具、玩具及杂项制品),出口额为16.69亿美元,出口占比为8.11%,家具、寝具及灯具属于劳动密集型工业制成品;四是第72章钢铁(第15类:贱金属及制品),出口额为11.93亿美元,出口占比为5.8%,钢铁是原料类资本密集型工业制成品;五是第61章针织服装及衣着附件(第11类:纺织品及原料),出口额为11.8亿美元,出口占比为5.74%,针织服装及衣着附件属于劳动密集型工业制成品。前5章商品出口占中国对沙特总出口45%。

2014年,中国从沙特进口的主要商品:一是第27章矿物燃料及矿物油(第5类:矿产品),进口额为378.89亿美元,进口占中国从沙特总进口的比重高达78.11%,远远超过对其他商品的进口,矿物燃料及矿物油属于资源密集型初级产品;二是第29章有机化学品(第6类:化学产品),进口额为58.81亿美元,进口占中国从沙特总进口的比重为12.12%,有机化学品属于资本密集型工业制成品;三是第39章塑料及其制品(第7类:塑料、橡胶),进口额为40.92亿美元,进口占比为8.44%,塑料及其制品属于资本密集型工业制成品,前3章进口商品占中国从沙特总进口的98.67%;四是第25章盐、硫磺及石料(第5类:矿产品),进口额为3.32亿美元,进口占比为0.68%,盐、硫磺及石料属于资源密集型初级产品;五是第74章铜及其制品(第15类:贱金属及制品),进口额为0.76亿美元,进口占比为0.16%,铜及其制品属于资本密集型工业制成品。

总体来看,中国对沙特出口的主要商品是技术含量较高的机电产品,其次是纺织服装劳动密集型产品。沙特向中国出口的近80%为矿物燃料及矿物油等初级产品,沙特是资源类初级产品出口大国,中沙两国贸易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三、提升中国与沙特贸易水平的对策建议

1.深化与沙特的贸易投资合作,增强彼此经济相互依赖

沙特“向东看”战略与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高度契合。新世纪以来,沙特着力发展与中国的经济外交关系以对冲美国影响,沙特将中国视为最重要的石油出口战略市场。沙特是中国最大的能源供应国,对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能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双边加深贸易经济合作符合各自的国家利益。中国对沙特贸易逆差较大,增加对沙特出口可以促进双边贸易平衡发展。中国与沙特两国当前相互投资规模较小,中沙两国开展投资合作,可以发挥跨国直接投资的出口贸易效应。

2.积极开展对沙特的国际工程承包项目,带动成套设备出口,推进产能合作

沙特的国际建筑工程承包市场容量巨大。通过承接沙特的国际工程承包项目,可以带动中国成套设备出口,提升中国品牌的影响力。中国建立战略石油储备设施的需求旺盛,需要扩大石油下游产业数量与规模,沙特具备向中国石油产业下游领域投资的技术和资金条件,这可以保障中国对沙特石油进口需求的稳定性。同时,中国在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开发领域拥有成熟的技术,可以参与沙特的石油产业上游项目开发,两国深化产能合作能实现互利共赢。

参考文献:

[1]李丽丽,胡瑞法,王怀豫.沙特经济发展现状及中沙经贸可持续性[J].经济论坛,2015(10).

[2]邹志强.沙特对外经济重心东移及对“一带一路”的启示[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

[3]黄群慧,韵江,李芳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工业化进程报告[M].北京:社会文献出版社,2015.

[4]陈沫.沙特阿拉伯的经济调整与“一带一路”的推进[J].西亚非洲,2016(2).

[5]谭斌.试析中国与沙特阿拉伯的经贸关系[J].回族研究,2014(3).

[6]NaserM.Al-Tamimi.China-SaudiArabiaRelations,1990-2012:Marr iage of ConvenienceorStrategicAlliance?[M].London:Routledge,2014.

[7]张抗等.沙特阿拉伯石油出口变化及影响分析[J].中外能源,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