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英语专业学科化服务有效策略探究

2016-10-25 15:44程耘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6年9期
关键词:英语专业馆员学科

程耘

咸阳师范学院图书馆

新时期高校英语专业学科化服务有效策略探究

程耘

咸阳师范学院图书馆

学科建设是高校建设的核心工作,高校图书馆的学科化服务是高校图书馆新兴职能,也是促进高校学科提升、发展的前提和保障。文章结合高校英语专业的学科属性、特征及发展目标,从高校图书馆现代职能出发,提出了英语专业学科化服务策略。了解专业英语和公共英语学习的不同需求,制定相应的学科服务计划;整合图书馆资源,结合语言、文化背景及听、说、读、写、译各环节的不同需求,提供丰富的图书资料保障;针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定期举办各种文化活动、讲座及比赛,进行渗透性学科服务;利用移动终端平台技术,进行针对性的定人、定课题的定点学科信息咨询,为教学科研提供有效情报服务。

高校图书馆 学科化服务 英语专业 服务策略

一、学科服务背景及内涵

(一)学科服务背景

学科服务起源于传统的参考咨询服务。1981年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图书馆率先提出 “跟踪服务”,后在一些研究型大学图书馆逐步推行。1996年国内理论界开始了对学科服务的研究,1998年清华大学图书馆引入学科服务。2008年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浙江大学图书馆通过机构重组及业务流通模式变革,开始进行学科服务探索。目前学科服务已发展成为高校图书馆最重要的发展模式之一。

(二)学科及学科服务内涵

学科一般解释为学术分类,是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高校教学中学科是指人才培养,教师教学、科研业务隶属范围的相对界定。

基于各学科的不同研究领域和发展特点提出的学科服务是指以学科馆员为主体,以学科读者为中心,利用数字时代各种物理和虚拟空间为手段,以满足各个学科需求为最终目标的服务,是图书馆从传统服务模式向知识化、个性化、泛在化、智能化服务模式转化的必然要求,是图书馆服务的深化和拓展。

二、高校英语专业的学科服务现状

隶属于高校语言学领域重点学科的英语专业是一个研究领域涉及广,读者需求量大,科研及教学要求较高的一个学科专业。随着数字信息资源的迅猛发展,高校英语专业纵深化加强了英语教学和科研能力的提高,并注重与相关学科的结合,联合培养学生,形成“一专多能”的局面。高校图书馆作为信息收集、整理、存储、传播的重要平台之一,已经成为高校学习、科研、交流等的一个重要环境。以学科读者为中心,以学科资源建设为内容,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学科服务是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方向。但作为一项刚刚开展起来的创新型服务,还面临很多问题。[1]54

(一)学科认知不够,定位不准确

英语专业全称为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它分为英语语言技能和专业知识两大部分,其中听、说、读、写、译是五项基本语言技能;语言学、文体学、心理学、外国历史、地理、文化、文学等方面课程是专业知识的精髓。语言技能的熟练度和精确度是英语专业的一个突出优势,但近几年随着英语学习热潮的持续升温及社会上各种英语考试盛行,如大学英语四、六级、托福、雅思等,无形中强化了大学生对英语语言技能的关注和要求,但是削弱了对专业知识、人文素养的学习。对语言工具性过于侧重,人文性知识学习的缺乏最终导致英语专业学生知识面狭窄、思维僵化、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较为欠缺。[2]141英语学科目前不合理的需求导向,影响图书馆提供深层次的、针对性强的高质量的学科服务。

(二)服务模式不能满足学科需求

在当前技术创新的信息化时代,英语专业的学科化服务还处在刚刚起步的阶段,没有做到以学科需求、读者需求为中心去发现资源、组织资源、利用资源,不能深入到学科服务的一线,不能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科教学、科研提供相应的服务,盲目的效仿和跟风,使服务形式表面化。[1]54

(三)缺乏与读者的有效沟通和交流

英语专业学科化服务要求学科馆员要有扎实的英语专业知识、图书情报学知识及熟练地操作与应用计算机的能力。任何一个方面的欠缺都会影响到学科服务中与读者的交流与沟通。英语专业学科本身涉及面广、内容较繁杂、教师科研、教学中涉及问题专业性和时效性强,都需要学科馆员做到有效沟通,并提供及时、准确的情报服务。英语专业学生和公共英语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也存在不能有效利用图书馆资源进行主动学习的现象,主要原因也是学生们学习需求不明确,学科馆员又不能针对他们各自的学习特点,在具体问题上缺乏沟通、交流和有效指导。

三、英语专业学科化服务策略

(一)根据学科需求,制定学科服务计划

英语专业是英语语言技能和专业知识复合型学科,北京大学英语系胡壮麟教授曾指出英语专业除了基础阶段语言技能的训练还有自己的专业课程。其中大学公共英语学习和专业英语基础阶段的学习都涉及英语语言技能的培养。图书馆学科服务首先要根据语言技能的培养要求及各种考试的特点提供丰富的、时效性强的图书资料保障;通过网络建立学科服务平台,为英语专业师生建立网页,介绍与该学科相关的文献资源及数据库,并针对提出的相关问题进行解答;深入院系进行信息素养教育,推荐指导师生使用外文数据库;针对考试定期举办专题讲座,提高应试技巧,从而为公共英语学生在语言技能基本功的培养上打下坚实基础,也为英语专业学生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做好铺垫。

(二)针对专业知识需求,整合馆藏资源

英语专业知识涉及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通过语言、文化、文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课程的训练,不但提高了学生语言交际能力,更可以拓展思维方式,重组价值观念和重塑人格结构。[3]60根据专业课程的设置,图书馆应调整馆藏资源结构,加强院系联系,参与学科资料建设,推动院系与图书馆合作订购资源。纸质资源采购上按照文学、语言学等分类进行,要加大各类别外文期刊、外文书籍即原著、专著的采购,努力拓展外文文献收藏量。外文原版图书尤其是最新的外文学术专著能极大地促进教师教学与科研活动的开展,学生对语言的揣摩和学习,以及毕业论文的撰写。2008年末,在学科资源建设上,清华大学图书馆决定以外文原版图书采选作为试点,安排学科馆员直接负责对学科资源的选书工作。首先参照学科分布由采访馆员与学科馆员共同研究,按照学科大类划分,确定采购经费分配方案。[4]184考虑到经费问题,有些高校图书馆还通过馆际互借的方式获得外文原版图书。

(三)定期举办讲座、比赛等文化活动

英语学科培养方案需要与相关学科结合,联合培养学生以拓展学生就业渠道,形成复合型人才发展局面。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在活动开展方面推出IC2人文拓展计划,取得了显著成效。2010年9月IC2人文拓展第四期中,图书馆与学联强强联合举办了英国油画展、英国文化主题电影展等英国文化周系列活动,2011年3月IC2人文拓展第五期中又开展了法国文化周系列活动:法国主题书展,法国伽利玛出版社展览,中法森林主题活动周图片展,法国电影展等。IC2人文拓展计划共开展了八期,分为阅读、思源讲坛、叔同讲坛、鲜悦(Living Library)、艺术走进校园、主题展览等五大模块,以不同方式、不同视角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提升人文素养。[4]196高校图书馆在学科服务中还可开辟学科服务角,根据学科特点和需求,定期举办有关学科图书资源利用方面的专题学术讲座;举办英语口语大赛、英语演讲比赛等;利用网络举办优秀图书阅读征文大赛并进行赛后交流活动等。

(四)进行有针对性的定点学科信息咨询

随着数字信息技术及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移动终端迅速普及,图书馆可利用这一技术在QQ、微信、学科博客等新媒体上开展实时信息咨询、发布与学科相关的图书馆服务信息、推送新书书目信息、新刊及新书简介、介绍优秀图书及学者观点,增进学科馆员与学科读者之间的交流互动。此外,还可根据教师的科研需求,提供智能化、个性化知识服务,围绕科研课题搜集情报、分析整理情报、提供情报跟踪服务。

四、结语

高校英语专业学科化服务是高校图书馆打破传统被动的服务模式,把学科馆员和学科设置联系起来,根据学科变化和馆藏发展需求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服务模式。其中,英语学科特点是服务的基本出发点,学科需求是服务的中心,学科馆员是服务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图书馆资源和条件是服务实现的有效保障,各个因素协调发展、有效协作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图书馆学科发展战略,它的进程符合图书馆的发展目标取向。

[1]梁灿玉.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认识与探索[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1):54-55

[2]于兰.关于高校英语专业学科发展的思考——英语专业“复合性”学科特征解读[J].渤海大学学报,2010(3):141-143.

[3]张福勇.浅谈21世纪我国外语专业课程体系改革[J].外语研究2004(6):60-63.

[4]蔡莉静.大学图书馆学科服务理论与实践[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5.

程耘(1972-),女,浙江建德人,咸阳师范学院图书馆助理馆员。

猜你喜欢
英语专业馆员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超学科”来啦
“产出导向法”在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新时代下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写作教学改革之探索
浅谈图书馆青年馆员职业生涯规划
论图书馆馆员领导及其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