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学中“全人教育”的践行

2016-10-25 15:44汪静静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6年9期
关键词:全人教育外语教学英语课程

黄 莹 汪静静

海军工程大学理学院

大学英语教学中“全人教育”的践行

黄莹汪静静

海军工程大学理学院

全人教育思想的教育目标体现了我国目前高等教育发展的形势,与外语教学改革的趋势不谋而合,符合我国人才培养的长期目标。大学英语这门课程教授的不仅仅是语言文化知识,更应该是作为一个社会人的全面综合素质的发展与积淀。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该改革传统的以知识的传授为主要目标的教育理念,努力实践全人教育这一理念。本文从课程性质、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评估等方面探讨了大学英语教学中“全人教育”思想践行的必要性。

全人教育 大学英语教学 教育理念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高、精、尖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尤为突出。承载着人才培养重任的高等教育也随之努力探索新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输送。高等教育理念与模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知识经济时代不同学科交叉融合,知识更新迭代加速,高等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大学英语是我国高等教育阶段设立的公共必修课。作为一门大学公共基础学科,大学英语旨在为学生打好良好的英语基础,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作为人文学科的一个分支,大学英语的学习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拓展视野,开阔思路,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也将大大提高。而全人教育思想的教育目标体现了我国目前高等教育发展的形势,与外语教学改革的趋势不谋而合,符合我国人才培养的长期目标。

一、课程性质

“全人教育”课程观认为课程是学生通过感受、观察、思考和参与所体验到的学校生活的所有表现形式[1]。这一定义打破了传统的课堂以及学科边界。一方面学习不再仅仅在课堂上发生,课程必须与课堂以外的所有形态有关联。而另一方面,学科内容不再是课程的唯一组成部分;课程应该在界限分明的各学科之间建立起广泛的联系。

具体到大学英语这一门课程中,培养学生基本的英语运用能力,奠定坚实的语言基础体现了该课程作为一门必修课的课程性质和地位。但大学英语课程并不仅仅是一门语言课程,应该从不同学科的视角来进行看待大学英语的学习,应重视该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联系。也就是说,大学英语课程既要满足学生的语言学习需求,同时也要对学生学习其他课程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这门课程关注的不仅仅是 “学习英语”,更重要的是如何“用英语学习”;大学英语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学习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

与此同时,大学英语课程还需打破传统的以课堂为主要阵地的观念,将英语课程与更广阔的外部社会建立联系。学生作为独立的一个社会人,既是课程的学习者,也是课程的参与者和推进者。课程必须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尊重个体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动学生从更大的环境里从密切相关的生活点滴中学习英语,营造自由、充分和持续的学习环境和学习体验。

二、教学目标

全人教育观认为传统的教育是教师单向地向学生传授知识与技能,是一种“传递”,而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根据课程和学习者之间的关系,J.P.米勒认为“全人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实现一种“转变”,而不仅仅是进行“传递”。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均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与学生均是教学中的主体,教学就是两者在平等的基础上的交流与合作,学生的转变不仅是指知识和技能上的积累,更多的是对自我的认识与肯定、学习的热情和探究精神以及终生学习的能力。

教育部在《大学英语课程及教学要求》中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旨在提升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和提高文化素养[2]。

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在2009到2010年对全国500多所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在教学目标方面,绝大多数高校都将“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

大学英语不仅应该注重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完整人的素养的培养,以培养身心全面发展的人。在教学中要突出人、突出每一个人的个性特点、个人的爱好、人的价值,实实在在培养人文素养,侧重人的全面发展。知识的习得与运用是语言学习的重要目标但不是唯一的目标。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的学习也是文化和人文素养的学习。文化的熏陶反之又会促进语言的学习。单纯的知识讲授和技能培训很可能忽视了学生作为独立个体的特点进而扼杀了学生作为一个完整人的学习热情。没有人文素养的浸润往往培养出来的是“工具人”、“技术人”。

我国著名学者、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说过:“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使仅仅为灌注知识、练习技能之作用,而不贯之以理想,则是机械之教育,非所以施于人类也。”[3]外语教学应该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培养学生自信、自尊、诚实、责任感、学习热情等良好品德。这些目标不仅仅是语言目标,更重要的是人文目标,使学生养成批判性思维习惯,学会学习,并具有良好的品德保持持续学习的热情和终生学习的能力,从而培养各方面全面发展的人。

三、教学模式

目前,大学英语教学已经实现了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与课堂的充分结合,改进了过去单一的书本讲授的传统教学方式。大学英语课堂普遍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PPT的使用已经是不可或缺的一种教学手段。尤其是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的整合资料的搜寻任务的下达反馈的接收等等均可以以网络为依托,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越来越灵活,一定程度上可以不受到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个性化的教与学都变得可能。

结合当前外语教学中的新形势新发展,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应体现英语教学实用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要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尤其是要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4]。

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大学英语的教学更多的依然还是语言知识的讲授与技能的训练,四六级考试依然对大学英语的教学有着很大的影响力,教学模式摆脱不了各种考试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语言学习的工具性和功利性尤为突出。同时,外语学科与其他学科没有建立起联系,学生往往孤立地看待这门语言课,意识不到学科之间的关联性。这就是为什么在大学阶段很多学生反映自己的英语水平反而不如高中了。在高中因为高考指挥棒能够集中力量学习,目标明确;进入大学后有众多的专业课程,还有公共必修以及选修课程等,精力分散,更重要的是英语学习看似与这些专业课程没有任何联系,学习缺乏动力,没有方向。四六级考试仅仅是对其英语水平的一种认定,应试备考并不能从根本上提升实际的英语语言能力。

外语教学如何能够走出这个两难的处境呢?全人教育理念给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首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引起学生的共鸣,推动学生进行思考。尽管对一所高校而言,大学英语的教学教材是统一的,但教师应该有选择的可能,对教学内容进行删选。其次在教学方法上必须因人而异,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没有固定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可以套用。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摒弃过去以知识的讲授为单一目标的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四、教学评估

教学评估是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客观、科学的评估系统是实现大学英语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目前,在大学英语的教学评估上主要以期末考试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为主要的方式。这是以纸笔考试成绩为本的终结性评估。这种重结果、轻过程的单一片面的评估形式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能够对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做出科学立体的评估。

统一的教学内容、统一的教学方法、统一的考评标准培养出来的是统一的“教育产品”。[5]教学评估对教学的实施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因而大学英语改革必须要改变单一的终结性评估方式,教学评估改革势在必行。

目前在各大高校英语教学中倡导的是终结性评估与形成性评估相结合的多元评估方式。形成性评估是从发展的动态的角度来对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某个阶段性表现作出评价。这种评价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是贯穿在教学每一个环节中的综合评估。评估的形式多样化,考察的内容也呈现多元化的特点,不再是单一的终结性的评估。

形成性评估恰恰体现的就是全人教育思想。形成性评估在很大程度上是把学生的课程学习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评价,从而赋予学生弹性化、人性化的发展空间,促使每一个学生都全面发展,达到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提高的目标。形成性评估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习的自信心,帮助学生成为有自主性学习能力的主动学习者,具备终生学习的能力和动力。对外语教学而言,形成性评估有助于外语教学从知识传授型向能力培养型转变。

五、结语

全人教育理念打破了大学英语教学中传统的课堂和学科边界,改变了传统的各学科之间相互割裂孤立的局面,是全面素质教育基础上的“全人”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在外语教育中,全人教育理念的贯彻不仅体现了我国目前高等教育发展的形势,与外语教学改革的趋势不谋而合,而且符合我国人才培养的长期目标。高校英语教师应将全人教育理念贯穿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外语教学不仅是语言的教学,更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人才的全人教育。

[1]张东海.全人教育思潮与高等教育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79).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3]蔡元培.一九零零年以来教育之进步[Z].1915.

[4]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7.(wapbaike.baidu.com)

[5]张东海.全人教育思潮与高等教育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60).

猜你喜欢
全人教育外语教学英语课程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Less Is More”在大学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全人教育理念下医科高校学业困难学生管理探析
全人教育视野下的班级教育小组改革初探
高等艺术院校网球教学中塑造“全人”的探讨
教育戏剧对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启示
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