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认同的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发展研究

2016-10-27 06:59程仙平刘红燕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倦怠感教育工作者社区

程仙平,刘红燕

(1.浙江省社区教育指导中心, 杭州 310030; 2.宁波市江东社区学院, 宁波 315010)



基于职业认同的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发展研究

程仙平1,刘红燕2

(1.浙江省社区教育指导中心, 杭州 310030; 2.宁波市江东社区学院, 宁波 315010)

基于文献研究,文章以职业认同为分析视角,分析了职业认同与专业化发展的互动关系。鉴于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构成的复杂性,以实践为例,从职业认知、职业地位、职业效能、职业情感等梳理了社区教育工作者职业认同危机的表现及原因,围绕社区教育工作者的职业自主性、职业本土化、职业话语权、职业敬业感等问题提出了促进专业化发展思考与建议。

职业认同;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发展

一、社区教育工作者职业认同内涵

职业认同是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化发展首要问题,制约着其整个职业发展过程。一般而言,社区教育工作者对自身职业的认知、行为、情感、发展、期望等价值定位,决定着其专业化发展的速度和水平。社区教育工作者以服务社区居民的终身学习为职业宗旨,以社区(居委会)为职业场所,职业组织文化较为松散,势必造成职业认同呈现出显著的特殊性与差异性。在专业化发展呼声高涨的今天,关注并研究职业认同对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发展的影响,以及专业发展对职业认同的强化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社区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发展。结合专业发展理论,我们认为社区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发展是指在社会对教育的需求多元化发展背景下,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水平和工作技能的综合体现,具体可表现为教育教学、课程开发、学术研究等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发展。专业发展是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信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情意等方面更新、演进和完善的动态过程。作为一种实践先行的教育活动,学术界对社区教育工作者的专业能力内涵尚无定论。本研究主要结合实践实际,分析社区教育工作者的工作范畴进而梳理其有关专业能力内涵。以宁波某区为例,负责社区教育的专职工作者主要扮演以下几种角色,即通过不断营造社区学习氛围,传承社会文化;把握社区居民教育需求的新变化,积极利用各种资源,广泛开展多样化的社区教育活动;掌握课程开发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积极总结社区教育的成功经验,大胆尝试创新,为丰富社区教育实践提供鲜活的“直接经验”。可以看出,社区教育工作者是一名多面手,既需要组织能力,也需要教学能力……

2.社区教育工作者的职业认同。可以断定,社区教育工作者是依托工作实践达成专业发展,其职业认同就成为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因素。综合职业认同相关概念,我们认为社区教育工作者的职业认同是社区教育工作者对自身职业的性质、特点、价值、需求、情感等方面形成的体验和认知。这种体验和认知趋于与社会共识同化且不断深化,是社区教育工作者对职业角色的积极的认知、体验和行为倾向的综合,亦是社区教育工作者个体的一种与职业有关的积极态度。

3.职业认同促进专业发展。社区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发展是其职业发展的重要走向和必然趋势。其中,职业认同(态度)是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发展第一动力。具体而言,较强的职业认同感对于社区教育工作者的专业情感、专业技能等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其认同感高低决定专业发展意识、专业发展行为。认同即为正向的价值判断,是专业发展的自我价值达成。职业认同与自我专业发展意识和专业发展行为关系密切,故此增强社区教育工作者职业认同程度是促进其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因而要科学合理地提升社区教育工作者的职业认同感,循序渐进的促进其专业发展。

二、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发展进程中的职业认同危机

笔者以宁波某区263位专职社区教育工作者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梳理社区教育工作者的职业发展现状。调查发现,专职社区教育工作者大多“身兼数职”,普遍反映工作量大、薪酬待遇不高,人员配置不完善、福利待遇差等问题,这直接地导致社区教育工作者流动性大、职业认同度低,无法专心工作,进而有职业认同危机。

(一)职业认知:暂求过渡,职业精神较淡

职业认知不仅包括社区教育工作者对自身职业的认同,也包括其他成员、社会对社区教育的认同程度。从社区教育发展过程来看,社区教育是一种专业的为人服务,以助人自助为基本原则,强调自由、博爱,实现人人平等价值观。理论而言,社区教育工作者应具有奉献精神,而不是将“社区教育工作作为跳板,将社区教育职业作为过渡的平台”。调研发现,以年轻人占多数的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中,不少“高学历”的社区教育工作者,对所从事的职业表现出了明显的“不接受”,“也是没办法,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只能先来社区过渡一下。”由于对所从事的社区教育工作缺乏自我认同,难以形成积极强烈的职业精神。此外,“公众对社区教育工作还缺乏了解和认同,往往将其视作社区服务工作,社区教育工作者自身的职业认同感不高。”[2]因此,社区教育自身发展水平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公众对社区教育工作者的职业认知与专业评判。

(二)职业地位:流动性大,岗位调动普遍

职业地位,一般是指从事的职业在经济收入、社会地位和社会声望等方面的总体状况,它反映了人们对某一职业的主观认同态度。目前,社区教育工作的社会认同度较低,最为直接的反映就是与身份相匹配的职业权利的缺失。“发展机会和工作自主性往往是衡量特定职业社会地位的基本指标。”[3]

就社区教育工作者群体现状看,以宁波某区为例,社区教育工作者的工作调动频繁,流动性大。调查发现,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中出现的“流动性”问题,集中表现为以“单位调任”为特色的“内部流动”。当前,专职社区教育工作者基本实施“街道主管,区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的人事管理模式,社区教育工作者多数来源于社区工作者群体,其专业知识委托教育行政部门的专业培训与工作实践。概言之,社区教育工作者的“流动性”问题既有社区教育管理体制的原因,也有专业发展缺乏等缘故。“流动”有助于社区教育工作者全面熟悉社区工作,但直接反映出社区教育工作者的职业自主性不强,专业话语不高等深层次问题。是故,解决好社区教育工作者的“内部流动”问题成为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发展、社区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职业效能:倦怠感普遍,性别与工作年限的差异显著

工作量大,身兼多职,已经成为不少基层社区教育工作者的真实工作状态。长期快节奏的职业生活状态,造成了社区教育工作者普遍存在职业倦怠感。基于某区社区教育工作者职业倦怠感的调查发现,88.3%的社区教育工作者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倦怠症状(详见图1)。由此推断,多数社区教育工作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感。同时,在性别差异性上,男性比女性社区教育工作者更容易对社区教育工作产生怀疑,并产生职业低效能感。而在工作年限的差异性上,3年是影响社区教育工作者职业倦怠感的分界线。至此,三年的职业工作期限是社区教育工作者发挥工作热情、形成职业认同的关键期,却恰巧成为社区教育工作者职业倦怠最鲜明的阶段,对此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一点倦怠感,30.6%明显倦怠感,43.2%较强倦怠感,14.5%

图1社区教育干部的职业倦怠情况

(四)职业情感:强调业务培训,忽视专业情感交流

职业情感,是人们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所具有的稳定的态度和体验。就社区教育工作者群体来说,积极的职业情感是从事的职业对个体产生的一系列乐观向上的情绪体验。在社区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化发展中,当前我们更多将关注点定位于专业化的业务培训,强调业务水平的提升,而忽视社区教育工作者作为“个体”的情感体验,从而影响其对自身职业的主观评价。调研发现,不少社区教育工作者对枯燥的、说理性的业务培训表示“没兴趣”。因此,过于关注专业技能忽视情感体验的培训方式,造成了社区教育工作者的职业认同危机,增强职业情感也是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专业发展不容忽视的课题。

三、促进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发展的实践反思

(一)转变主体观念,培养社区教育工作者职业自主

“人的发展的特殊性在于人作为主体的独特能动性和自主性,它具体表现为在人的发展过程中,人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和人的生命实践是影响人发展的重要因素。”[4]人的生命实践活动对人发展的影响大小随着目标与主体发展水平的相差度、活动本身的质量与数量主体在活动中的自主性与其活动的成效和对成效的感受等方面的变化而变化。

为了促进社区教育工作者自身建立起科学的职业认知观念,亟需将专业人才培养的理念内化并转化为他们的自觉行动。我们知道,从一般的社区教育工作者培养成为高素质的社区教育师资人才,尚无成型的模式,但借鉴其他行业人才培养理念与方法,遵循人才成长的内在规律。积极推进社区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发展与社区教育的实践推动相结合,推进社区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发展与主体自身的成长相结合,将社会服务、终身学习理念融入自己的内心,将奉献精神融入教育活动,积极引导他们尊重并坚守社区教育工作者的价值和操守。因此,作为社区教育工作者,要掌握的不仅仅是知识、理论、方法,最重要的是将服务理念内化并转为自觉的行动,不断推进认知理解、思维习惯、服务方式的转变。彼时,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才能在认可自己的职业和行动的同时,实现职业专业长效发展。

(二)关注职业本土化,推动社区教育工作者的个性发展

“社区教育的生命力在于贴近本地社区。”[5]社区教育活动是丰富多彩、百花齐放的。其中,社区教育工作者的职业现状、职业地位也是各有不同。因此,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发展的模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应该形成本土化的发展模式,基于社区教育发展现实需要和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情况,以职业生涯理论和职业发展理论为基础,从课程开发、活动组织、社团建设等具体的工作模块出发,形成本土化的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发展路径。同时,推动社区教育工作者的特色发展。社区教育领域内,能者为师,每一位社区教育工作者都能依靠自我独特性服务市民终身学习,以此为基础,研究挖掘每一位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优势,合理及时有效构建社区教育工作者特色发展培养培训体系,促进社区教育工作者个性化发展。

(三)关注体面就业,维护社区教育工作者的职业权益

如上所言,当前社会对社区教育工作者有“一专多能”的专业期待。所以,这种要求在社区教育实验初期,不可避免的导致了社区教育工作者面临工作量大、效能感低的一种职业问题。在当前专职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出现供不应求,市场缺口较大的情况下,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中普遍存在的职业倦怠问题不可能短时间内消除。从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化的发展长远发展看,应该充分关注这一群体的职业权益,积极推动社区教育工作者实现“体面就业”。“体面就业”,就是指劳动者获得一个受到足够尊重,有助于实现自我价值和维持家庭稳定的职位。这是在就业数量上实现“充分就业”之后,在就业质量、目标上体现的新理念。因此,要推动社区教育工作者形成积极的职业认同,不断实现专业发展,积极提升他们的职业的话语权,推动有位有为,增强他们的职业自主性,其专业发展才有了更坚实的基础保障。

(四)凸显人文关怀,塑造社区教育工作者的职业敬业感

职业认同是受个体情感因素影响而产生的对职业的综合认知。因此,情感认同作为职业认同的重要内容,对社区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鉴于当前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发展实践中对职业情感的忽略,为此社区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发展,首先应该保证社区教育工作者个性、自我、人格的健康发展,通过搭建各种组织平台,实现情感交流,加强人文关怀为缓解社区教育工作者的职业倦怠感、提升职业幸福感创造机会。通过业务培训和情感关怀双结合,不断塑造社区教育工作者的职业敬业感。

[1] 程仙平.社区教育工作者职业倦怠调查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

[2] 高艳,乔志宏,宋慧婷.职业认同研究现状与展望[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3] 罗兴奇,宋言奇.社会工作职业制度体系的本土构建-基于社会治理的视角[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5(5).

[4] 郭振超.职业认同与依附冲-上海社区教育专职教师职业认同的叙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

[5] 杨旭华,杨瑞.专业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的结构与分析-以北京市为例[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

[6] 李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嵌入性”建设—以湖南为例[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5).

[7] 张杨.基于职业认同的高校教师专业发展途径探索[J].唯实,2015(10).

(责任编辑潘志和)

Research on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Educators Base on Career Identity

CHENGXian-ping,LIUHong-yan

(Zhejiang Province’s Community Education and Counseling Center, Hangzhou 310030;Jiangdong Community College, Ningbo 315010, China)

In this thesis, a relationship between career identity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s analyz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areer identity based on literature research. In view of the complicated composition of the community educators team, the author, taking practical examples, probes into the reflection and causes of career identity crisis of community educators from professional cognition, status, performance, emotion and others, and puts forward thoughts and suggestions to promote it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centering on community educators′ career autonomy, localization, right to make a voice, sense of devotion, among others.

career identity;community educators;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2016-04-10

浙江省教育厅2014年度一般科研项目《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化发展研究》(编号Y201430588),《浙江广播电视大学“312人才培养工程”资助项目》

程仙平,男, 浙江省社区教育指导中心助理研究员。

G77

A

1674-0408(2016)03-0033-04

猜你喜欢
倦怠感教育工作者社区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静脉配置中心工作人员职业倦怠感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分析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临床护士职业幸福感探讨
PDCA模式用于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倦怠感缓解效果探讨
外科病房年轻护士自我效能感 工作满意度及工作倦怠感研究
学院十大杰出教育工作者颁奖大会召开——精彩晚会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