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开放获取平台对我国科技期刊OA发展的启示

2016-11-07 22:05陈晓峰何培育孙娟
软件导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开放获取数字出版科技期刊

陈晓峰何培育孙娟

摘要:在当前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经济新形态下,开放获取与互联网形态演进趋势实现了充分融合,促进了学术信息的快速、广泛传播。当前我国开放获取平台相较于国外而言仍存在政策制度缺失、平台运营机制不健全、缺乏对外合作与交流等问题。应总结国外开放获取平台的先进运营经验,对国内科技期刊开放获取平台从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构建平台运营机制、加强国际间交流合作等方面逐步加以完善。

关键词:开放获取;开放获取平台;数字出版;科技期刊

DOIDOI:10.11907/rjdk.162282

中图分类号:TP31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文章编号:16727800(2016)009013403

基金项目基金项目: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学术基金项目(HBSTI2014-YB12)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陈晓峰(1983-),男,湖北武汉人,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科技进步与对策杂志社编辑部主任,研究方向为数字出版、新媒体、科技管理; 何培育(1983-),男,河南洛阳人,重庆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文化产业管理、知识产权;孙娟(1986-),女,湖北安陆人,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编辑,研究方向为科技管理、数字出版。

0引言

从20世纪60年代开放获取(Open Access,简称OA)理念的萌芽,再到20世纪90年代开放获取倡议的提出,开放获取的演进经历了一个漫长过程。在当前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下,开放获取旨在实现用户及时方便地通过网络免费获得所需文献,代表了科技文献数字出版的发展方向。相较于国外成熟的OA出版经验,我国当前无论在政策支持以及管理制度、运营机制等方面均存在不足,亟需对国外开放获取的发展、政策指导以及运营现状进行梳理,从而为国内科技期刊开放获取的发展提供借鉴。

1国外主要开放获取平台及其运营

1.1PLoS——科学公共图书馆

PLoS是一家推广世界各地科学和医学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的非利性机构。它号召出版社在期刊出版6个月内将期刊存入档案库,提供开放获取服务。其主要特点如下:

(1)起点高。PLoS目前出版的8种期刊均为生命科学与医学领域实力雄厚、口碑佳、受众基础好的核心期刊。通过核心期刊OA出版,可提升知名度,形成影响力,吸引更多人的接受与认可,以后续向其它学科发展,实现核心期刊与一般期刊及专业期刊的共同OA出版。

(2)质量控制机制较为完善。平台的主编、编委、编辑等都是非常优秀的学科专业人士,且成员结构国际化;审稿流程、同行评议制度,以及在线咨询等比较完善与人性化,有详细的投稿、审稿指南,以规范作者来稿,从源头抓质量;稿件评审由以前仅有的发表前同行评审转变为发表前与发表后网上公开评审共存的模式,质量控制上进一步完善;高度重视论文质量,质量好但经济困难的可降低或免除发表费用。

(3)收入渠道多元化。平台收入来源主要有会员费、基金赞助及广告三种。根据缴纳年度费用将会员分为不同等级,属于会员机构内的作者可享受不同优惠,发表费折扣率按会员等级依次提升。对于没有经费支持出版的文章,可降低其发表费用。在基金赞助方面,Gordon and Betty Moore基金会在PLoS成立之初向其捐助了900万美元作为启动基金,之后还得到很多其它基金会的支持,同时接受来自各地的捐助和赞助。

(4)衍生发展。启动了PLoS Currents趋势网站,为当前热点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和观点提供创新性的在线出版,同行评议通过后即可在线发表,目的在于缩短出版时滞。PLoS Hubs可将PLoS扩展到其它OA平台,也使开放文献能够更好地再利用,甚至重新整理及评估。

1.2BioMed Central——生物医学中心

BMC是英国一家致力于通过因特网为科研人员提供经同行评议的生物医学领域研究论文免费访问服务的商业性出版机构,被认为是全球第一个纯网络版期刊开放获取出版商[2]。其主要特点如下:

(1)BMC期刊种类多,覆盖领域广。它拥有242种经同行评审的开放获取学术期刊,近百种期刊被SCI 收录,其内容涵盖生物学和医学主要领域,拥有15万注册用户。

(2)创收渠道多样化。收入来源种类繁多,如论文处理费、广告、增值服务、基金支持与社会赞助、会员收入、开放仓储建设与维护费用、文章订阅费及出售打印件、复印件收入等。同时通过积极树立自己的公众形象,多途径扩大自身影响力,培养潜在用户群。

(3)采取不同的开放策略。其开放获取策略有即时OA与延时OA、完全OA与部分OA。平台中标示Open Access的论文,表示可永久获取;标示Free的表示可免费获取;标明Subscription的需订购才可获得,两年后方对注册用户开放。

(4)质量控制方法好。同行评审充分、严格,大部分为匿名同行评议,有部分为公开同行评议,即要求评审者在评论处签名;每篇已刊发文章都留有发表前记录(包括提交的版本、评审者的报告和作者答复)的链接,连同文章一起刊出,作者可与编辑直接交流,以达成修改协议;有详细的投稿指南、评审流程、格式参考等,以规范来稿,减少编辑工作量,缩短出版时间;同行评议考虑回避因素,即推荐的评审专家近5年内没有与待审文章作者中任何一人合作发表过文章,非来自作者所属研究机构,非编委会成员。

(5)检索功能强大。BMC系统提供快速检索和高级检索功能,并设有历史检索和二次检索方式。可跨库检索,设有数十个检索入口,检索结果处附有检索历史列表,而且每次检索结果处都有二次检索,只需点击“refine”即可。还可以点击“store”实现检索结果的存储功能,直接将检索结果以Email的方式邮寄到用户邮箱保存,这种便捷的服务是它独有的[3]。

1.3HighWire

HighWire创建于1995年,隶属于美国斯坦福大学图书馆,非营利性质,主要致力于高影响因子的同行评议学术期刊的网络传播。它一方面依靠斯坦福大学在计算机技术方面的优势,努力保持其在网络技术上的领先性与创新性;另一方面,不要求加入其网络平台的期刊出版商接受统一的期刊网络化解决方案,而是在技术上帮助出版商做好自己的网站,保持自身网站风格和经营特色,并与出版商密切合作,实现期刊编辑出版的数字化、网络化目标[2]。其主要特点如下:

(1)不出版任何原创性文章,不生产、拥有或授权任何内容。其成立之初致力于纸本期刊全文电子化,帮助出版商进行在线出版,同时也是一种在线托管,将许多出版商的期刊集中到一个平台上[4]。

(2)互惠免费期刊链接。免费提供参考文献全文链接,链接点包括文献索引、主题、作者等,是通往其它相关文献的入口,读者可免费获取第一篇文章的全文,而且HighWire上的文章能够被PMC、Google和Scirus等多个仓储和搜索引擎收录、检索和链接。

(3)服务功能强大。它只推销服务,除提供在线技术外,还提供诸多服务,如运用计量工具为出版商进行个人和团体订阅市场分析;生成报告供编辑等相关人员阅读以了解行情;通过保持科技领先,有针对性地提供菜单式服务;进行最新文章提醒与推荐,实时追踪领域新进展;提供“免费回溯过刊”服务(6或12个月);提供新工具创新服务,考虑终端用户的潜在需求,以应对互动销售的市场机会;为出版机构量身定做Web站点;提供高级搜索功能、发现机制,如分类浏览、内容聚合等;提供出版管理平台,方便生成各类报告,帮助出版机构在市场、商业、技术方面作出正确决策;提供出版者论坛,加强各出版商之间的交流互通。

2国外开放获取给我国带来的启示

2.1完善的开放获取政策法规保障

开放获取政策制定为开放获取的发展提供了保障。2014年,美国、澳大利亚、欧盟等国的国家科研基金以及部分私人科研基金,都已经采用强制性开放获取政策,要求其资助的学术研究所发表的出版物实现免费开放。在国家政策层面上,美国制定了国有科学数据“完全与开放”共享政策,而各大科研资助机构、科研教育机构也相继实施强制性开放获取,颁布开放获取标准,并建立开放获取相关知识库,积极推动学术资源共享。这些政策均要求受政府或相关机构资助的科研成果必须在发表一定时间后实现开放获取,以保障OA出版平台的持续发展,推动学术资源的开放与共享[7]。

我国政府部门在高度关注OA知识库发展的同时,应加大对OA期刊发展的相关政策支持,避免因政策不当导致OA平台内部发展失衡。在OA期刊发展具体政策上,应着重于科技期刊OA出版资助。目前国内OA期刊行业普遍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OA期刊的长远发展,因此应当制定OA期刊资助政策,加大资助力度,提高政府、各类基金会、科研学术机构的资助金额,同时结合我国科技期刊发展中存在的缺乏技术支持、专业办刊人才缺乏、著作权制度有待完善等问题制定政策。另外在宏观政策方面,可以借鉴美国政府制定的国有科学数据“完全与开放”政策,将开放获取上升至国家层面,制定开放获取政策,促进科研学术成果进入公知领域,实现社会免费共享。

2.2健全的OA平台运营机制

良好的运营机制是科技期刊OA平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国外有诸多经验值得借鉴。

(1)沿用传统学术期刊同行评议体系。目前,国外知名开放获取平台大多沿用传统学术期刊严格的同行评议制度,以保障其收录学术论文的质量。诸如BMC的同行评议制度要求每篇论文须由3位相关领域专家审核、推荐才能发表,同时对审稿人的身份、学术声誉、参审意愿以及作者和编辑的评价都有严格指标[6]。

(2)完善的OA期刊质量控制机制。国外OA平台多为单一学科平台,不同学科或领域有不同的OA平台,可有效沿用传统的同行评议制度,为期刊质量提供有力保障。而国内多数OA平台属于综合性平台,通常跨学科领域,同行审议制度并不能有效实施。国内OA平台的发展趋势是发展单一学科平台,并坚持以同行评议制度作为学术论文质量控制的核心,选用同行评议人员时可以从学术造诣、专业素养、社会评价等方面进行严格考核,同时建立回避制度。

(3)健全的OA期刊价格控制机制。虽然通过收取OA费用来支持开放期刊可持续运行的做法得到普遍认可,但OA价格控制机制并不完善。鉴于此,可建立合理的价格控制机制,同时采取资助开放出版的OA政策,通过资助部分教育科研机构集团支付OA费用,以降低作者OA出版成本。还可以借鉴PLoS、MBC的做法,实行会员制,根据会员等级差别定价。

(4)多样化的盈利模式。国外OA期刊盈利模式多样化、 资金来源渠道广泛[7]。一般包括作者付费、广告、增值产品以及加入会员、举办会议等盈利模式,同时还可以通过科研资助机构获得基金支持与赞助。国外OA在运营过程中很好地发挥了不同模式的优势,最大程度地满足了OA期刊的运营需求,实现了OA期刊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国内OA期刊平台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主办单位拨款,少量来自作者的版面费、广告收入,运营模式单一,在资金支持不足的情况下,OA平台的生存环境堪忧。因此,可以从多方面积极拓展资金来源,实现多种模式的收入。国外OA平台大多拥有成熟的营利模式,可以借鉴其方法,通过OA平台进行广告招租盈利;加入搜索引擎提供的关键词广告;将OA平台与电子商务活动相结合,销售附加产品,提供增值服务;线下积极寻求各类基金支持;探索与科研机构合作路径;定期举办学术会议或吸纳OA期刊会员收取会费[8]。通过不同盈利模式,拓展资金来源,实现OA期刊健康运营。在当前“互联网+”时代背景下,OA出版应当抓住机遇,运用互联网思维进行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例如可以通过众筹出版(Crowd-funding publishing)筹集资金,解决经费来源问题。

3推动我国科技期刊OA发展的建议

3.1确立OA期刊学术评价体系

我国的科技成果评价体系以传统期刊为主,因此科研人员及科研机构对传统期刊的认可度远高于OA期刊。对此,应当加大学术界对OA期刊的认可度,在职称评定、硕博士学位授予、课题结项等认定中将OA期刊论文纳入科研评价之列,让OA期刊与传统期刊具有同等效力和待遇。同时,还可以借鉴传统期刊的学术成果评价体系,对OA期刊进行级别分类,严格划分OA期刊等级。

3.2探索OA期刊论文退出机制

目前,我国OA平台内容繁多,涉及领域广,学术论文层次水平参差不齐,难免会出现各种学术不端或质量过低的论文等。此外可能出现受害人通知OA平台删除侵权论文或论文作者因为某种原因要求OA平台删除论文等情况。面对上述情况,应当建立一套规范的问题论文退出OA平台制度。OA平台方应对此类作品进行主动清理,比如关闭浏览页面下载渠道,删除论文等,如遇版权侵权问题,更应主动联系作者,告知情况,及时作出补救措施,以此保障用户、作者以及公众的权益。

3.3加强OA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我国科技期刊出版量仅次于美国,但科技期刊国际地位较西方发达国家而言相对落后,学术信息开放度较低。而国外OA期刊有强有力的政策制度作为保障,OA平台自身运营模式成熟,盈利模式多样化,学术论文开放度高,学术论文质量高。因此,我国应当在OA领域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借鉴国际OA期刊的先进经验,学习OA平台成熟的运营模式,消除我国科技期刊论文获取壁垒,加快研究成果传播速度并扩大其传播广度,提高我国科技期刊显示度及影响力。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邱炯友,洪诗淳.台湾开放存取(OA)期刊之发展[J].出版科学,2014(1):1418.

[2]程维红,任胜利,王应宽,等.国外科技期刊开放存取网络平台[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9(1): 3643.

[3]房美丽.国外OA平台运营特点浅析[J].科技与出版,2013(3):8689.

[4]史海娜.HighWire Press 期刊平台研究[J].出版科学,2009(3):8891.

[5]刘晓霞,张新鹤.我国学术期刊参与开放获取的调查研究[J]知识学习管理,2015(1):107115.

[6]冯蓓,许洁.我国开放存取期刊平台的发展思路与对策[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0(4):417420.

[7]GNASI L I J.Copyright issues related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open access policies[J].Intl J. Legal Info,2014,42(1):135.

[8]张晓林.推动开放获取履行社会责任[J].中国科学基金,2015(5):321322.

责任编辑(责任编辑:黄健)

猜你喜欢
开放获取数字出版科技期刊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
科技期刊的分类
浅谈MOOC与信息素养教育
浅谈新媒体在美术类图书出版中的应用
做一个全民阅读时代的“悦”读人
国际图书出版市场现状及趋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