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cle数据库》课程教学模式探究 

2016-11-07 22:33李海平刘金锋
软件导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Oracle数据库团队协作过程性评价

李海平++刘金锋

摘要:随着Oracle数据库产品在电子商务、企业数据管理等方面的广泛应用,国内许多高校计算机相关专业专门开设了《Oracle数据库》课程。针对当前该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教学实践,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准确定位课程性质、明确教学目标;合理设置教学内容、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加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培养,采用过程性评价考核。教学实践表明运用该模式教学效果良好。

关键词:Oracle数据库;教学模式;团队协作;过程性评价

DOIDOI:10.11907/rjdk.161400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文章编号:16727800(2016)009018802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李海平(1982-),男,河南鹤壁人,硕士,河南大学软件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信息安全与密码学。

0引言

Oracle数据库是甲骨文公司基于Oracle平台的商品化应用软件包。其具备强大的数据储存、管理能力,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稳定性,在金融、电信、邮政、企事业单位广泛应用,已成为世界上最流行的大型关系数据库系统之一。据Garner公司统计,2013年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市场份额中,Oracle的市场占有率达到47.4%,远高于微软、IBM等公司。近年来,Oracle的市场占有率仍在增长[1]。甚至不少用人单位在相关招聘时,要求应聘者能熟练操作和管理Oracle数据库。

国内诸多高校计算机类相关专业均将《Oracle数据库》课程作为专业核心课程。但教学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教材内容偏理论,实用案例相对较少;②课堂教学中教师讲授过多,学生缺乏足够的实践机会;③考核大多采用期末笔试的形式,缺乏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核。以上问题的存在,使得课程教学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因而也就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于Oracle数据库技术人才的需求。本文以培养学生Oracle数据库应用能力为目标深入探究课程教学。

1理清教学思路,准确定位课程教学目标

《Oracle数据库》课程一般设在专业课学习的中后期,先修课程有《数据库原理》及编程语言等,该课程和《数据库原理》课程联系紧密[2],但更侧重于应用。该课程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都应紧紧围绕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这一中心目标。

(1) 树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教师有效的教学组织可帮助学生高效完成学习任务,掌握Oracle数据库操作技能。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内容设计和教学方法运用以及课堂引导上。学生主体性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发言,了解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创建自由讨论的氛围。

(2) 摒弃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注重理论和实践结合[34]。首先在内容选择上紧跟Oracle数据库技术发展,除根据教学大纲外,可以适当扩充案例。讲授时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掌握Oracle的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操作方法以及Oracle数据库的管理与维护,能够运用Oracle技术和某种语言进行数据库系统开发和设计。结合市场需求,可以将本课程定位于Oracle 数据库管理员(初级)和Oracle开发工程师两个就业方向。学生学完课程后可以胜任Oracle数据库开发等岗位。

2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安排需适应Oracle 数据库管理员(初级)和Oracle开发工程师两个职位的能力需求,具体如下:

(1) 紧跟Oracle数据库技术发展,采用较新的Oracle数据库软件版本Oracle11g,使学生毕业后能够尽快适应岗位工作。

(2) 根据教学大纲梳理知识点,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选择适合的案例进行讲解和训练。对于难点但非重点内容,着重让学生理解;对于既是难点又是重点的内容,多讲多练。针对教学重点和难点选择案例非常重要,既要达到掌握知识点的目的,又要有实践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由于学生学过《数据库原理》课程,对于数据库已有一定了解,因此共性内容可以简单介绍,内容安排上侧重Oracle的特性。在讲解Oracle数据库发展过程时,教材中主要列举了软件版本的变化。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甲骨文公司的文化和历史,可以补充甲骨文公司发展历程,激发学生对Oracle数据库的学习兴趣。同时,把握好案例难易程度,让学生通过一定努力,能够取得阶段性的成果,增强学习成就感,进而激励自己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

(3) 学期末布置完整的项目开发任务,采取小组分工合作的形式完成。通过项目开发让学生详细了解和掌握各种开发语言和ORACLE数据库的连接、使用方法等。

3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为达到预期教学效果,可以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通过启发式、讨论式、项目驱动式等方法开展探究式学习[5],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讨,融入课堂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1)项目驱动式教学法。“项目驱动式”教学法来源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师生通过共同讨论、研究完成一个具体项目。具体来说,要求精心组织实验内容,将实际案例融入教学。将每章内容分解为若干个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中采用项目引领,按由简到繁、先易后难的原则将项目开发任务分解为逐步递进的分项任务,使学生在完成各个分项任务的过程中掌握必备的知识和技能。

(2)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是一种开放式、互动式教学。指导学生提前阅读案例,组织开展讨论。案例教学要结合相关理论,通过各种信息、知识、经验、观点的碰撞达到启示理论和启迪思维的目的。教学过程中,每个相对独立的操作可以分解为若干个案例。此外,有些内容或知识点操作步骤比较繁琐,学生往往思路不是很清晰,不能掌握具体的操作步骤,不会上机操作。为此,可以采用录屏软件将授课过程录制下来,或采用笔记形式,教师将操作步骤并分发给学生,便于学生复习。可以抽查部分学生演示,针对出现的问题重复讲解和演示,强化教学效果,让学生真正的掌握知识点,提高实际动手能力。

4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学期初即以3~ 5人组成项目团队,每个团队选出一名小组长,担任项目经理角色。分组时考虑学生基础不同,在自由结合的基础上合理调配,争取让每名学生通过团队和项目学习提高能力。学期末考核可以采取提交课程项目的形式,通过团队学习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团队意识及协作精神[6]。同时,采用课堂小案例、学期大项目的教学方式,学生团队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正确解决问题的办法;团队成员在与同伴的互动过程中,亲身体验实际项目开发过程,增强团队意识,训练协作沟通能力,培养职业素养;在平时课堂讨论中也可以小组为单位,发挥积极主动性,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5采取过程性评价考核方式

传统的笔试考核方式无法适应Oracle课程教学要求,可以采用过程性评价考核方式。采取目标与过程并重的方式,整合教学过程,具体考核设计如表1所示。

考核由3个部分构成,采用百分制形式。期末考试占综合成绩的一半,采用机试方式进行;平时成绩占综合成绩的40%,其中阶段性测验分3次进行,各占10%;团队作业占10%;课堂参与度占10%,主要包括课堂提问、讨论和考勤。这种考核方式,一方面要求学生注重平时学习的积累,不依靠期末考试成绩勉强过关,另一方面通过团队作业锻炼团队协作能力。

6结语

教学实践表明,综合运用新的教学模式,能够较好完成Oracle数据库课程的教学目标。新教学模式的应用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熟练掌握Oracle数据库的各项操作和管理技巧,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项目开发能力。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瞿中.数据库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2):113114.

[2]王珊,萨师煊.数据库系统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胡旺.一种激发学习兴趣的数据库课程教学方法:从应用到原理[J].计算机教育,2009(17):128129.

[4]高丽华.软件精英是这样炼成的[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5]叶进,张向利,吴瑕莉.基于问题的学习及其教学策略的设计[J].计算机教育,2007(7):2930.

[6]祝朝映.任务驱动在计算机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教职论坛,2003(10):5657.

责任编辑(责任编辑:陈福时)

猜你喜欢
Oracle数据库团队协作过程性评价
利用大数据进行学习评估与诊断
中职“二维动画制作”课程教学探讨
高校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