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拖延症现状分析及对策

2016-11-12 14:42肖秋红刘淳媛
文理导航 2016年30期
关键词:大学生对策

肖秋红++刘淳媛

【摘 要】时代信息化下的社会经济迅猛发展,人们生活也跟着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了,各种信息充斥眼球,同时大家的注意力也不断地被分散开了。拖延现象开始在各行各业都普遍存在,大学校园里也不例外。在明知道需要完成这项任务而且也愿意完成的时候对这项任务产生消极的拖延行为,与此同时,他们内心有强烈的焦虑感和负罪感。

【关键词】大学生;拖延症;对策

前言

如今,时代信息化下的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各种信息充斥眼球,同时大家的注意力也不断地被分散开了。拖延现象开始在各行各业都普遍存在,大学生们的拖延现象更是显而易见。

本文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为例,主要是研究大学生们为何养成拖延习惯,直到截止时才疯狂追赶任务。首先,本文第一部分是简要分析了一下拖延症的形成原因;其次,作者还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中展开了一项调查研究,主要是了解大学生们有哪些拖延行为;最后本文还简单的分析了拖延症的危害及应对策略。

希望通过本文,可以让广大读者们认识到自己的是否也存在着拖延的行为,了解到拖延这个坏习惯是存在很多危害的;同时,渐渐地改掉这个拖延的毛病,做到“今天事今天毕”。

1.拖延症的形成原因

拖延症是指自我调节失败,在能够预料后果有害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向后延迟的一种行为。这种行为常伴有自责情绪,负罪感,自我否定和贬低等不良情绪,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

进入大学后,由于学业压力从高中时的堆积如山突然转变成几乎没有;久而久之,大学生们也习惯了悠闲的生活,养成了懒懒散散的坏习惯。上课不怕迟到,作业不怕迟交,大学生们对什么事情都“无所谓”的态度,直接造成了他们爱拖延。他们认为拖延一下是人之常情,还有时间,不要把生活过得如此紧张,只要不影响生存,就不会造成恶劣的影响。那么存在这样的现象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学术界众多学者也进行了研究,本文主要分析的是外在原因。拖延症的外在原因一:宏观环境;随着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的日益发达,手机逐渐成为我们不可离开的宝贝,我们无时无刻都不手里举着手机。走路、吃饭、上课、睡觉,手机都不能离开,导致注意力极容易被分散。原因二:家庭环境,父母对大学生的家庭教育倾向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大学生拖延的行为,有些父母喜欢控制孩子的一切,有些父母喜欢责怪孩子,有些父母喜欢将自己的梦想强加于孩子,造成孩子们逃避,形成暂时性拖延。原因三:压力,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大学生的安全感比较低,就业压力、学习压力、生活压力等等都得不到缓解,任务越多,注意力也容易分散,就也容易拖拉,拖拉后又会产生压力,这样陷入恶性循环中。原因四:任务本身的性质和特征,比如对于一些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任务较难的越容易引起拖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部分学生对自己的专业不感兴趣,完成学习任务的积极性不高,也会导致拖延。

2.大学生拖延行为

拖延行为是指个体在面临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时不能立刻投入并将任务按时完成,而是有意地从事一些与之无关的其他行为活动,并推迟从事任务的现象。大学阶段是个人成长和独立生活的重要时期,因而,大学生的拖延行为尤为引人关注。大学生的拖延行为主要便现在学业、人际交往以及日常生活等多个方面,给大学生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不良影响。本文主要是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中采取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来了解一下大学生存在拖延行为表现与特点。下表为本次调查的主要调查结果:

从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的拖延现象无处不在,而且大部分的大学生都普遍在学业、人际交往以及日常生活中存在拖延行为,总会不自觉地在某件事情上拖延拖延再拖延,直至没有时间才匆忙追赶着完成。

3.拖延症的危害及应对策略

3.1拖延症的危害

3.1.1怀疑自己

一次两次的拖延导致不能按时完后才能任务,你并不会觉得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但是,如果是经常拖延导致自己不能按时完成某项任务的时候,你会觉得自己有智力方面或者行为能力的疾病,越是拖延你会越发觉得自己病入膏肓,长期这样也会给内心造成影响,变得不自信,你会觉得自己没有能力,不如别人,甚至你会开始怀疑自己的未来,怀疑自己的人生。

3.1.2精神萎靡

没精神,怀疑自己是植物人,或者还有点心脏病的意思?拖延症患者经常喜欢拖延,无论大小,无论轻重缓急。在你拖延的这段时间里,你可能会觉得为什么别人总是在忙,而你却好像每天都没事要做,游手好闲;时间长了你会发现自己总是精神萎靡。然而,你不是真的没事可做,而是你拖延了过多的事情,导致你不知道从何开始,你没事做很多时候是因为你不去做,出现上面的情况你的身体95%的可能是健康的,一点病都没有,除了做事拖延外。

3.1.3心理扭曲

无论生活上,学业上,还是人际交往上,总是拖延,难免会遭到舍友、老师和朋友们的一些指责,又或者是被唠叨。比如说,你经常是把自己的脏衣服堆积成山,直至没有衣服穿了你才想起你该洗衣服了,如果你是在寝室的话,也许你的舍友就会说你两句,让你不要太懒,衣服要及时洗干净;也许一次两次的被舍友、家人、朋友说两句会让你不以为然,但是说得多了,拖延症患者就会产生一种心理扭曲,感觉自己的舍友、家人以及自己朋友们都不喜欢自己,甚至对自己出现了一种嫌弃、厌恶的情绪,以至于给拖延症患者的心理造成伤害。

3.1.4无法实现自己的想法

因为你的拖延,会让自己的事情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完成。比如你现在要举办一场活动,然而你迟迟都没有将这份活动的策划方案设计出来,或者是你迟迟都没有组织开展这项活动,那么你想要举办的活动也就因为你的拖延而泡汤了。活动总是被拖延,计划总是被打破,好事总是不能成圆。

3.1.5出现焦虑

各种拖延使得拖延症患者们在他们工作和学习中不突出,渐渐地拖延成了恐慌,他们开始觉得自己各种不自信,各种没能力,各种没成就;因此他们开始否定自己,贬低自己,担心自己,从而产生焦虑情绪,甚至会厌世情绪。

3.2拖延症应对策略

3.2.1自我反省,主动靠近

很多时候,大学生们总是会因为任务或者作业太难或者不喜欢某个老师的做事风格、教学方式当成各种借口,拖延各种任务以及作业,并且拖延症患者还自认为很享受拖延带来的刺激性快乐。在这些情况下,转变其认知观念是减少拖延发生的有效手段。首先,我们要让个体意识到拖延的危害,以及拖延结束后个体所需要付出的代价。面对这些情况,拖延症患者要冷静理智地分析“拖延”和“立即行动”所带来的利益和影响,学会忍耐和延迟满足,注重目标的长远发展,明白即使完成任务的重要性。

3.2.2加强意志力,跟着计划走

拖延行为的产生经常是由于自己的意志力薄弱,时间管理能力不强。这一点在大学生中尤为明显。以意志力训练为手段,通过意志去调动积极性,采取达到一定目的所必需的行动,可以有效减少拖延症的发生。采取计划式完成任务,不拖延不留尾。

3.3.3完成则奖,拖延则罚

大部分学生都习惯了奖惩式教育,奖惩能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住拖延症患者们主动去完成任务。通过完成任务来获取奖励以及任务失败所得到的惩罚,迫使拖延症患者立即行动,并且及时而有效地对拖延症患者的行为进行反馈,来对拖延症患者形成压力。这对克服拖延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寻求父母和朋友们的帮助可以有效减少拖延发生。

4.结语

拖延症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它只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不良习惯。每个人多少都有一些拖延症,只不过当代大学生接受的资讯信息量实在太大,而自己的双手根本跟不上大脑接受信息量的速度,从而就显得动作慢了半拍,什么事都不能及时去做。通过意志努力和合理情绪,就可以有效的减少拖延症的发生。但是,拖延症也确确实实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很多不利的影响,甚至于渗透进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尽管我们不需要小题大做,却也不能听之任之。

【参考文献】

[1]楚珺蘩.大学生拖延症的危害及应对策略研究[J].科技展望,2016

[2]楚翘.大学生拖延行为状况与特点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

(项目基金:此论文受2015年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经费资助,项目编号201512620021)

猜你喜欢
大学生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走,找对策去!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