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培成《雷峰塔》中白娘子的人性悲剧

2016-11-19 00:48钱娜
文学教育 2016年4期
关键词:雷峰塔白娘子悲剧

内容摘要:清代著名戏剧家方培成的《雷峰塔》传奇,是一部具有神话色彩的爱情悲剧。作者在前人创作的基础上,创造性的塑造了一个美丽、聪明、善良、勇敢,对待爱情矢志不移的反叛者——白娘子。对于这一形象,该作品完全涤荡了前人对她的妖气化处理,赋予了她人的性格与特征。剧中的白娘子为了追求爱情理想而做出了激荡人心的反抗与斗争,最终却仍摆脱不了悲剧结局。这其中蕴涵着深刻的意义:揭露并批判了封建伦理道德规范对女性追求美好纯洁爱情的钳制,对女性自我意识苏醒的压抑,对人性的禁锢和摧残。本文将从白娘子的美貌,为爱执著的斗争,以悲剧结局的深沉意义三个方面来论述白娘子这样一个妖所具有的人的性格以及她所表现出的人性力量。

关键词:《雷峰塔》 白娘子 人性 悲剧

关于白蛇的神话故事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化过程。其故事的雏形是最早收录在明代洪楩《清平山堂话本》里的《西湖三塔记》,有较为完整的故事面貌是明代冯梦龙《警世通言》中的《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作为戏剧最早可以追溯到明陈六龙所编的《雷峰记》传奇,而影响较大的是黄图珌的《雷峰塔传奇》,达到了“盛行吴越,直达燕赵”[1]的盛况。后又经陈嘉言增补了一些场次编为“旧抄本”。直到乾隆三十年,方培成才在前人的基础上编撰出了《雷峰塔》传奇。比较这几个版本,方本的《雷峰塔》不管是在剧情上,还是在人物的塑造上,都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尤其是在白娘子这一形象的塑造上,完全摆脱了前人给予的妖气,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美丽、多情、勇敢、坚贞不屈的与凡人有着一样品格的女性形象。白娘子在追求自己理想爱情生活的过程中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人性复苏,女性意识也在其斗争的过程中慢慢显现,其人性的性格与品质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升华。究其最终的悲剧结局也就蕴涵了深沉的意义。

一.内外美兼具的非凡魅力

剧中白娘子具有非凡的美貌。《订盟》一处开头,许宣所唱“少年佳人,可喜的庞儿占尽春,他眉湾新月秋波韵,脸霞红鬓挽乌云,一似广寒仙子将凡尘,款金莲香街不稳。这相思何日勾清?害得我神魂不定。”[2]在《远访》一出中,王敬溪也称赞白娘子:“他浑如仙子月中降。”[3]此乃以男性的价值尺度来说明了白娘子的美丽不凡。而作为女性的王妈妈见到白娘子也道:“哟,介一位标致娘娘。”[4]由此观之白娘子的美貌确实打动人心,摄人魂魄。在《楼诱》一出中,何员外更是“自见娇娘欲断肠,思量起尽如痴如狂”,“今幸逢娘子,如得珍宝,若能相从,死也甘心!顾什么廉耻行止?”“暂求欢胜同鸳帐”。[5]这样一个见着白娘子便想入非非,骨软筋酥,欲火焚身的色鬼,更是进一步反衬出了白娘子出奇的美貌。然而,外貌的美丽仅仅是女性美丽的一个部分。或许在我们看来她最为美丽和迷人之处在于她的聪明、善良和忠贞等性格特质。为了追求理想幸福的爱情,她执著地一而再再而三地不顾自己的性命之危而救许宣于水深火热之中。她的聪明在于为了接近自己想要追求的“有缘之士”许宣,施以“顿摄骤雨”的妙计,随之便有了舟中初识,借伞生情,订盟成亲。在其后许宣吃官司,“审配”镇江的两次风波,白娘子觉得都是因她而起,再者也是为了她苦寻而来的爱情,便一再委屈自己去寻访许宣,在小青的极力配合下,巧言婉说,终也使得许宣与其修好。白娘子对待亲戚、邻里、下人都是非常的客气、友好和善良的,就是对赠符的魏道士这样一个破环别人家庭幸福的“伪道士”也只是给予吊打的惩罚以示警告。我们不得不说白娘子的心地到底是非常善良的。她的多情、忠贞更是惹人怜爱。白娘子对许宣的忠贞可谓是矢志不渝的。在《再访》一出,何员外对白娘子动了非分之想,以至《楼诱》中,显露其色欲熏心的丑恶面目。而白娘子则假应以施法吓得何员外魂不附体。如果说白娘子追求的仅仅是男欢女爱,那就大可不必以这样的方式去对待何员外。从这一侧面可以看出白娘子对待许宣的忠贞与专一,追求的是心中美好理想的爱情。白娘子这样一个由动物幻化而来的“人”,拥有着与一般人一样的宝贵品质,甚至比我们一般的人拥有更纯洁的心灵,美好的品德。这些宝贵的品质将其人性的一面升华,其人性的魅力足以抵过世俗之人。

二.为爱而不屈的抗争

爱情是人类精神的一种最深沉的冲动。[6]任何力量都决不可能泯灭这种美好纯洁的天性。作为一个幻化为人形,有着人的全部品格的白娘子,向往人间自由幸福的爱情生活。“觅有缘之士”为着爱情来到人间,无视这几千年压迫在中国女性头上的“三从四德”、“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主动大胆地追求自己的心上人。在《舟遇》一出,主动与许宣搭讪道出“忆昔才郎,谁料分鸾,拆散鸾凰,时时念想,(悲介)无限凄惶,泪雨千行。”[7]的凄苦身世。在《订盟》一出,白娘子又主动示爱“爱雅量,周旅出众。念奴歌《寡鹄》,不由人悲恸。因妄想,托丝红,若不弃,相怜藉,愿把同心结送。”[8]这样的行为可谓石破天惊。长期受着封建礼教桎梏的女性,根本就没有恋爱婚姻的自由可言,更谈不上何谓爱情,去主动追求爱情更是她们永远都不敢想的事情。人性已经在这样的压抑之下沉睡不醒,女性自我的意识早已被丢失在麻木了的灵魂深处。白娘子的这一举动是对几千年以来的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叫板,可以说是振聋发聩,响彻千古。

中国的古代女性,从始至终都在追求她们的爱情理想。在我们的文学史上也出现了崔莺莺、杜丽娘、林黛玉这样一些离经叛道的反叛者。但较之白娘子她们也只得自叹不如。《西厢记》的崔莺莺仅满足于自发式的“一见钟情”。并且是“足将行而挞趄,口将言而嗫嚅”,[9]想爱而不敢爱。寄希望于“合法道路”,以妥协于封建家长为代价来换取与张生的结合。《牡丹亭》的杜丽娘则止于春情萌动向往的“郎才女貌”。虽说她的反抗中有个性解放的因素,但在反抗方面却是软弱的,仅仅以“梦中之情”来建构自己的爱情理想,无任何实质性的反抗行为就郁郁而终。林黛玉较之前面二者的人性复归,有了一个更为理性的自觉。她与宝玉的爱情是建立在二人共同的志趣与爱好之上的,具有较浓厚的现代爱情的色彩,但是她的反抗与斗争却是那样的隐忍与柔弱。较之这三位反叛者,白娘子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锋芒毕露,是以一种高度自觉的精神和言出必行的果敢去与以法海为代表的黑暗势力抗争。是崔、杜、林等人可望而不可及的。白娘子对许宣的爱情的真挚是不容质疑的,在维护来之不易的爱情是勇敢的。端午被逼无奈而饮下雄黄酒显出原形,吓“死”了许宣,白娘子不顾身孕,冒着生命危险千里求仙草。在整个剧中许、白二人的矛盾主要有四次:赠银避吴;赠符逐道;端午显形;虎阜再访,在这其中我们可以看出许宣的胆小、怯懦、动摇与背叛的性格。而白娘子则一再的原谅与宽容,表现了白娘子对待爱情的矢志不移而且是“一诺终身终不改”。

白娘子是为着爱情而来的,若有谁阻挠他的幸福,无论是道是神是人是官,她都会竭尽全力甚至不惜一切代价去斗争,维护自己的爱情。表现了“情”具有巨大的力量,“情”对礼法制度的冲击与超越。[10]《水斗》是白娘子为追求爱情而抗争的顶峰,为了爱情可谓是生死以之。在对待法海上也是诉之以哀曲,动之以感情。但是这样一个将佛挂在嘴边的道士确是冥顽不灵,白娘子不得不“水漫金山”。“水漫金山”这样无奈的结局是作为一个女性出自灵魂深处的呐喊与控诉,在对以法海为代表的黑暗势力做出了最后的决绝而愤怒的无奈抗争。白娘子展现出了女性在追求美好爱情时,其女性意识在承载了几千年以来的“三常五纲”、“三从四德”的封建礼教下慢慢的复苏,其人性的光辉也在一点点地照耀这黑暗的现实。

三.悲剧结局的深沉内涵

白娘子的激烈抗争最终还是以悲剧结束,她被镇压在雷峰塔下,永世不得翻身。鲁迅先生说过:悲剧是将有用的的东西毁灭给人看。[11]或许白娘子的悲剧不是局限在争取婚恋自由、个性解放的范畴。自封建父权确立以来,男权话语、男权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的得到了长足而畸形的发展,女性意识便在这种文化背景之下完全沉沦于男性的霸权之下,使得在人的生命之中最具活力的因素——爱情也随之消失在了女性的视野范围之内。而白娘子这一为爱情做出的激烈抗战,确实给予这样一个沉闷的女性世界以清新之风。白娘子在追求许宣时,不图名不图利,仅仅出于对许宣的真诚而炽烈的爱情,便孤注一掷的与之结合。因此,白娘子对许宣的爱情以及为此而做出的强烈反抗和巨大牺牲,在这种意义上来说是带有较为明显的现代爱情色彩。在这样一个被男性统治了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白娘子能够为了爱情而不顾一切,只希望能够与自己心爱的人在一起,这与我们现代社会所追求的爱情是相通的。较之崔、杜等人的反抗就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了。白娘子被镇压在雷峰塔下时,法海凶狠的说道:“雷峰塔到,西湖水干,江潮不起,许汝再世。”在白娘子看来这也不足以让其伤心和痛苦。而只有许宣的负心才能使他痛心疾首,悲情丛生。这将是何等的悲情啊!这也是白娘子最真诚的人性的一面的展现。

剧中白娘子从始至终的反抗与斗争都表现出了人性的巨大力量。或许她永远也不会明白为什么追求人间最珍贵最神圣的爱情也会受到阻挠。因为人世间是不允许有这样胆大的人去追求爱情的。白娘子善良的为人,对待爱情的忠贞,被逼无奈之下的坚决而又决绝的反抗。这都是作者给她注入人的性格和特征的表现。白娘子的人性没有在封建的世俗社会受到污染与压迫,没有受到封建礼教的钳制,人性中最纯洁最本真的东西都停留在灵魂的深处。所以在对待爱情上也表现出最为真实、本能的一面。她能够勇敢的追求自己的爱情,为自己的爱情而抗争到底。

白娘子这样一个具有着动物性的人,其思想性却高于许宣这样一个饱读诗书的懦弱书生,法海这样一个有着深厚法力的吃斋念佛的道士。这是何等的讽刺。而其中的魏道士不就是“伪道士”的谐音吗?讽刺之情溢于笔端。对于世间最纯真最美好的爱情,别人的幸福都要阻拦,那魏道士应该是枉为做人了吧。那不好好诵经念佛的法海专门去破环别人家的幸福,最终也只有落得个蟹和尚的可笑可悲的下场。鲁迅说的好:“凡有田夫野老,蚕妇村氓,除了几个脑髓里有点贵恙的之外,可有谁不为白娘娘抱不平,不怪法海太多事的?和尚本应该只管自己念经。白蛇自迷许仙,许仙自娶妖怪,和别人有什么相干呢?他偏要放下经卷,横来招是搬非,大约是怀着嫉妒罢,——那简直是一定的。”[12]《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眉批云:“一个超然扬外的道士,偏要破环人家的幸福生活,这不过是通过神话的形式,反映封建社会不允许真正幸福的爱情婚姻生活的存在而已。[13]或许真的就是这样,但我能感受到的是白娘子那发至肺腑的真情,宝贵的人性性格集聚,巨大的人性力量升腾。

方培成的《雷峰塔》传奇,将白娘子的形象塑造的更为完美和丰满。其悲剧也蕴含了更为深沉的内涵,给人一种悲而不哀的激烈之情,其反抗的坚决性也给悲剧以震撼人心的力量。

参考文献

1.王季思主编,《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齐鲁书社出版, 2003年

2.鲁迅,《坟》,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

注 释

[1]耿淑艳,试论《雷峰塔》的悲剧根源,广州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2]王季思主编,《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下,第1183页,齐鲁书社出版,2003年

[3]王季思主编,《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下,第1199-1200页,齐鲁书社出版,2003年

[4]王季思主编,《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下,第1201页,齐鲁书社出版,2003年

[5]王季思主编,《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下,第1244页,齐鲁书社出版,2003年

[6]瓦西列夫,《情爱论》第6页,三联书店出版社,1987年版

[7]王季思主编,《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下,第1181页,齐鲁书社出版,2003年

[8]王季思主编,《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下,第1184页,齐鲁书社出版,2003年

[9陈大海,《白蛇和她的悲剧——读方培成<雷峰塔>札记》 中山大学学报 1982年第4期

[10]周晓琳,刘玉平《中国古代女性文学女性形象新论》,第234页,北京:作家出版社,2007年

[11]鲁迅,《再论雷峰塔的倒掉》出自杂文集《坟》

[12]鲁迅,《论雷峰塔的倒掉》出自杂文集《坟》

[13]王季思主编,《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下,第1213页,齐鲁书社出版,2003年

(作者介绍:钱娜,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师)

猜你喜欢
雷峰塔白娘子悲剧
Chapter 23 A chain of tragedies 第23章 连环悲剧
发胖也有好处
男权社会下的温柔起义
许仙与白娘子的爱情
画家的悲剧
浙江杭州雷峰塔
杭州西湖雷峰塔文化景观探究
近视的悲剧
雷峰塔一二三四
不希望历史“悲剧”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