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

2016-11-22 21:12刘安太
俪人·教师版 2016年14期
关键词:心理数学教师

刘安太

兴趣是一种力求探究某种事物并带有强烈情绪色彩的的心理倾向。兴趣常推动人们去探求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兴趣,就会推动他奋发地学习,广泛涉猎有关的知识,并影响他们将来一生的发展。因此,兴趣是学习的动力,良好的兴趣,不仅能使人开阔视野,丰富心理活动内容,使人精神振奋,情绪饱满,而且对丰富人的知识,开发人的智力,进行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一、 创设良好的开端,引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首先要把微笑带进课堂,以教师良好的情趣去感染学生,促使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心理态势,为一节课的学习作好必要的心理铺垫。如果开场白讲的好,就能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吸引其注意力,因此,导入新课要在“求奇、求趣、求妙、求新”上下功夫。

二、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学习环境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力是不可忽视的,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是无可非议的。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首先,应从教师的自身做起,教师要主动参与其中;其次,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正确引导他们认识学习的重要性,领悟到自己不仅是学习的主人,更是终身学习的主人;最后,可以通过自办班级学习报、定期办好黑板报、组织学生写好数学日记、开展好数学兴趣小组的活动、实施“超市式”数学作业、定期开展优秀作业展、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数学竞赛、做好培优补差工作等形式,为学生创建一个平等、和谐、民主、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设计故事情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故事对于每一个少年儿童都具有极大的诱惑力:不论家庭情况如何,每一个孩子在孩提时一有闲暇总会缠着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给讲个故事,哪怕大人的故事编得破绽百出,他们也会听得津津有味,并且沉浸其中,为主人翁的沉浮牵肠挂肚,更有甚者是跃跃欲试地为主人公出谋划策。我做学生时教我代数的一位老师就经常利用这种方法,数学课总是和故事穿插在一起的,因此上他的课总也感觉不累,而到最后考核的成绩在全年级也是名列前茅的。或许是榜样的作用吧,我在工作中也就将教学内容渗透在故事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创设游戏性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和小学生年龄特点,设置游戏性情境,把新知识寓于游戏活动之中,通过游戏使学生产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在游戏中得到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在课堂训练时,组织60秒抢答游戏。教师准备若干组数学口答题,把全班学生分为几组,每组选3名学生作代表。然后由教师提出问题,让每组参赛的学生抢答,以积分多为优胜,或每答对一题奖励一面小红旗,多得为优胜。学生在游戏中,精神高度集中,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不少有用的知识,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采取直观教具、投影仪、课件等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能使静态的数学知识动态化,化静为动,变抽象为直观生动,激起学生学习和探究的欲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时,先让学生用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各能拼成哪些图形,让学生在拼、摆、弄的过程中观察思考,拼成的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底和高又有什么关系?在讨论完成后,再指名学生讲讲他们拼的结果和讨论的结果。在直观、形象的动画演示下,让他们在享受成功快乐的过程中巩固和强化新知。

六、表扬与鼓励相结合,强化学习兴趣。

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离不开学生的主动参与,有些学生往往感到某一方面很吃力,产生厌学的情绪,这时候教师不能单纯以“批评”论事,对学生应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绝不能讽刺挖苦学生,以免刺伤学生的自尊心,形成敌对意识,产生逆反心理,加深厌学情绪。而应以“鼓励”为主,寻根问底,找出病源,对症下药。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特点,教师必须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其实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生感到吃力、乏味的主要原因则在于学习碰到困难时,得不到帮助和鼓励,从而对数学学习失去信心。对于这一类学生,尤其应该在思想上给予鼓励。他们一有进步,教师应及时表扬。要知道,有时教师的一句话,一个手势、乃至一个眼神,都会对学生产生很大影响。赞许和表彰都能极大地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因此,教师应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心理状态和认知程度加以正确引导和耐心的辅导,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心情,从而强化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七、通过多元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学生感到吃力、乏味的主要原因在于学习碰到困难时,得不到帮助和鼓励,从而对数学学习失去信心。对于这类学生,应该在思想上给予鼓励,他们一有进步,教师应及时表扬。但有的学生很聪明,就是不想很好的学习,对这类学生要单独谈心,抓住他们自身的优点,先大力表扬,让他感觉到老师的信任、重视,让他们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能在老师的面前展示自己的才能。老师要趁热打铁加于鼓励和表扬,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树立起来了。评价激励除了体现在课堂上,还要体现在课后作业的评价之中。如学生每天的作业,老师不但要认真批改,还要在作业上写上一些鼓励的语言,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从而强化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以上是笔者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不可能具有普遍性,也还不够成熟,有很多地方还值得商榷。“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方法很多,但由于笔者知识、能力有限,文中错误和不当之处,请导师不惜斧正。

猜你喜欢
心理数学教师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最美教师
心理感受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
圆我教师梦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