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小学语文教育对学生个性的培养

2016-11-22 21:23张君琼
俪人·教师版 2016年14期
关键词:个性培养语文教育小学教育

【摘要】青少年担负着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而小学语文教育也正处于青少年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加强学生个性的培养,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个人品质,从而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本文将从个性的内涵、意义,以及小学语文教育中对学生个性培养的策略入手,从多个方面通过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

【关键词】小学教育 语文教育 个性培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小学教育也受到了社会更多的重视,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进程中,我国小学教育仍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特别是在小学语文教学方面,教师将教学中心大多放在教材中的字词教学上,导致小学语文课堂上并不能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趣味性,只是让学生单一、枯燥的进行生字生词背诵,这也使得学生心中对语文课堂形成了枯燥乏味的观念。这样情况的出现主要是由于教师忽视了对学生个性的培养,没有明确认识到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想象力丰富、精力旺盛、好奇心强的特点,不利于学生展开思维创新,导致小学教育缺乏学生的个性培养。

1 个性培养的含义及必要性

1.1个性的概念即发展标准

个性在教育学中的概念融汇了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许多内容,将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心理素质作为基础,并通过一系列的社会活动和教育活动对学生个体在各方面按,形成较为稳固的独特性格。从教育学中对个性概念的定义,可以将其理解为通过外界活动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并让学生形成独立发散的思维,逐渐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开拓力,并将其作为学生个人素质和价值的核心。要想充分发挥个性品质培养的积极作用,需要明确认识到个性培养中的自主性,学生的自主性表现出了个体的魅力、意志和潜力,正是学生的自主性使其成为了自我意识和行为的主导者,因此自主心事个性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属性。教师在学生个性培养的过程中,主要能运用的则是个性形成和发展的中介,也就是学生个性培养中的活动性,在个体与外界进行接触、交流的时候,只有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才能够构成交往的各种因素,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主要也是通过不断的活动,将现实世界与自身思维融为一体的内化过程,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到学生个性的自我型,并在活动性上加以矫正,才能充分激发个性培养中的活力和魅力,让学生的主客观世界达到和谐统一,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2个性培养的必要性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加强学生的个性培养,不仅是响应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进程需求,更是能克服传统教育中扼杀学生个性的利是弊端,在我国现有的教育体制内,特别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单一的教学目标和学习内容,磨灭了学生童年时代的性格和情趣,并将学生限制在课堂内,通过一本语文教科书来了解语文课程,从而获得较高的语文评价,造成了学生并没能充分领略语文课程的魅力,并使得人才素质产生严重缺陷。并且加强小学语文教中对学生个性的培养也是二十一世界对受教育者的客观要求,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最大的区别,在于对学生发展的理解深度,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应当认识到学生的地位和权利,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发展差异,加强学生个性的培养,才能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 小学语文教育加强学生个性培养的策略

2.1更新传统的教学观念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对个性培养的重视,必须从教学观念入手,长期以来扼杀学生个性、教学目标单一的传统教学思想是教师成为了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只能是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而且以教师为中心的语文教学更让学生感到压抑和恐惧。加强学生的个性培养首先应当转变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改变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模式,坚持让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品质,放开对学生的思想束缚,通过多方面的引导让学生正确使用网络,与学生在网络上共同学习和搜集学习资源,以教学观念的更新为核心,明确认识到小学教学阶段学生想象力、创造力和精力的特点,更好的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发展。

2.2教学方法多元化

小学语文教学对学生的个性培养,还应当突破传统教学方法单一、枯燥的局限性,紧紧跟随不断进步的现代科技,在教学中广泛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通过多媒体、教材和教师自身知识素质的综合应用,为学生呈现出多元化的教学课堂,并且在图片、视频、音频等软件上完善学生对语文内容的想象程度,增加课堂互动,充分引导学生的创新思路,转变学生心中对语文课堂枯燥乏味的观点,让学生能够在多元化的课堂内容中,进一步充实自己的语文素养,丰富内心的情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才能有效激发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在课堂互动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原则,与学生进行课文角色内容的讨论,带领学生融入情境之中,升华学生的内在情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将学生旺盛的精力引入课文之中,让学生与课文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小学语文教育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环节,应当弥补学生个性培方面的不足,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寻找有效的改革路径,才能通过学生个性的培养,提升学生语文学习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殷焕焕.语文教育中对学生个性的培养研究[J].中国培训 , 2016(08):19-22.

[2]杨细丹.小学语文教育中对学生个性的培养研究 [J]. 黑龙江科技信息 , 2010(23):112-114.

作者简介:张君琼,女(1963.11- ),汉族,四川珙县人,专科,小学语文高级教师

猜你喜欢
个性培养语文教育小学教育
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学生个性培养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教育中对学生个性的培养研究
语文教育教学要做到“文道美统一”
穷其本然,化为践履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新课改背景下的幼儿学前教育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