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技巧

2016-11-22 21:24崔银玲
俪人·教师版 2016年14期
关键词:注意问题课堂提问小学语文

崔银玲

【摘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与学、师与生、人与书、讲与练等等,构成了错综复杂的联系,这种联系主要是与信息的传递反馈形式进行的。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发展思维、技能、情感等的重要手段。但是,提问不是课堂教学唯一的手段。现代教育思想强调学生的主动发展,所以提问的前提应当是学生充满兴趣、信心的自主学习质疑。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提问 注意问题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问无疑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学生,启发思考;引导学习参与讨论、发表意见,具有评价功能、反馈功能。但是,在教学中许多教师因种种原因提问不是太宽,就是太窄;不是太深,就是太浅;不是不着边际,就是零零碎碎,大大影响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根据多年从教的实践和经验,我认为可以从以下这些方面着手来进行课堂提问,提高课堂效益,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的语文素养。

一、抓住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找准提问的着眼点

课堂上所提的问题要围绕课文的重点和难点,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吃透课文、熟悉学生的状况,特别是找准问题的着眼点。例如以内容的关键处、对比处、含蓄处为着眼点,以作者写作目的、课文的题目为着眼点,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文眼为着眼点。在这些着眼点处提问,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学《 落花生》时,提问:“你想做像花生那样的人,还是做像苹果、石榴那样的人?”这是本文的文眼,这个问题的提出可引起学生去探索、感知、理解课文,从而抓住课文的主旨。

二、提问要富有思考性

要新奇、巧妙、有趣,只有新奇、巧妙、有趣又富有思考性的问题,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才能紧紧吸引住学生,让学生的精神处于亢奋状态,把无意注意转化为有意注意。如教师问:“为什么一到晚上太阳就不见了?”学生就会说:“太阳去睡觉了。”“雪融化后会是什么呢?”学生说:“是春天。”这样的问题富有思考性,比较有趣,课堂气氛活跃。

三、面向全体,多问广泛性的问题

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课堂提问也应该坚持面向全体的原则。虽然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无法为每一个学生设计一套问题,因为难度太大,而且也不现实,但是我们可以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提问不同的学生,使各类学生都能收获答问的喜悦,从而实现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目的。另外,当有的学生在答问时,还应要求其余学生认真倾听,并就同学的回答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做涉及的面就很广,无论答问的学生,还是旁听的学生都能积极动脑,达到启发学生心智的目的。

四、循循善诱,多问启发性的问题

常听到一些教师抱怨:我们班的学生就是笨,启而不发,只有教师唱独角戏。听到这样的抱怨,我就在想,真的是学生笨吗?恐怕还得从教师身上找原因吧。孔子曾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应善于捕捉学生的“愤悱”之处,才能开启学生的思维。我曾上过一节课《学会看病》,因为这是一篇阅读课文,所以设计时就主要采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整篇文章就围绕两个问题展开:母亲为什么要自己的儿子独自去医院看病?在儿子去医院看病的过程中,母亲的情感发生了哪些变化?这样的问题,学生不认真读书,不认真思考是答不出来的。所以我认为在课堂提问中,不宜把把问题分的太细,如果分的太细,学生答问相对要轻松得多,看似顺利、热闹的课堂,却不能达到训练学生思维的目的,相反,如果提出的问题有思考的价值,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在课堂上即使出现卡壳,甚至不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但却能达到训练学生思维的目的。

五、激发兴趣,引导学生问与答

“提问”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手段。课堂上教师要问,学生也要问。有时问了还要依靠自己的回答。教师在学生读完新课文后可以提问﹕有没有不懂的地方?有,请提出来。讲课开始让学生问,讲完后还是让学生问。遇到有启发性的问题也不妨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找到答案回答。这不是走形式让学生问,而是实实在在地让学生问,让学生回答。例如教授《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时,学生问,小壁虎是动物不是人为什么用单人旁“他”而不用“它”老师说:“有没有那位同学帮助他?”马上有学生回答,“那是作者叔叔把壁虎当作人来写,把他看成有生命的人。学问,原来有学有问,在学生的问题中体现了学生参与精神,在学生的回答中,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提问与作答的结合中,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实在训练。提问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唤起学生语文的热爱,对学习充满信心。

六、善于把握提问、启发的最佳时机

一般来讲,教师提问有课前复习提问,导入新课的提问,课前引导启发学生思考的提问和最后的总结性提问。虽然一节课中提问的次数是不定的,但一定要把握好提问时机,什么时候提问最能启发学生的思维,最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一定要仔细思考和观察,根据所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逐步深入展开提问。这也需要老师在课堂实践中不断反思,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例如:《大瀑布的葬礼》。先让学生观看塞特凯达斯大瀑布枯竭过程录像,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老师提问:“大瀑布即将无奈地走完她短暂的人生之路,面对一群群深深伤害过她,又来祭奠她的人,大瀑布想说的话是什么?”学生回答:“如果我是大瀑布,我想说的话是,我的今天就是你们人类的明天。”“你们早知如此,何必当初?”“我对这位巴西总统有意见,你为什么不早惩治乱砍滥伐的人?”。这样的提问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充分将学生引入到情景当中。

总之,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有很多技巧,无时无刻不与我们的课堂教学息息相关。它既是推进教学进程的一种手段,也是及时反馈学生学习情况的一座桥梁。作为教师,应该注意以上提到的几个技巧,认真思考“问什么”和“怎么问”,让课堂提问成为课堂教学中老师和学生之间成功互动学习的最好体现。教育是一门“悟”的事业,这需要我们多深入学生中间观察、了解、理解他们,这样才能把课教好,把学生培养好。

猜你喜欢
注意问题课堂提问小学语文
试论水利水电大坝工程的施工技术及注意问题
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技巧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研究策略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合作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循循善诱,实施生本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