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2016-11-22 22:41庞艳宾
俪人·教师版 2016年14期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培养途径

【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是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国家推行教育改革和教育创新的着力点。在当今课程改革形式推动下,思想品德课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越来越受重视。在传统思想品德的教学中,陈旧的教学模式影响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发挥,导致了学生的厌学情绪。突破思想品德课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思想品德课的创新教育,才能培养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本文将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阐明学生创新素质的内涵,指出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依据和必要性,最后重点从转变传统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式,以及优化教学资源方面深入探究出课堂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途径。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 学生创新素质 培养途径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引发学生进行创新活动的心理素质,就是学生的创新素质,这包括学生创新的兴趣、创新的欲望、创新的胆魄、创新的精神和创新的能力等,其中最核心的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学生的创新素质在学习的过程中表现为善于发现问题,突破常规的思维方式,积极寻求问题解决方法的心理趋向。学生的创新素质引导学生在创新的过程中,突破常规,形成想象力、创造力和把握机会的能力等,从而使思维具有超前性和变通性。

一、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依据和必要性

在目前我国推行素质教育,进行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成为思想品德教学的重点内容。传统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教师只是单边传授知识,忽略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则需要优化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根据中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应当与时俱进,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为指导,给学生讲授与马克思主义有关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进一步提高了对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要求。

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课堂教学主要包括老师、学生、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这些方面的内容,其中教学的方法对于课堂教学目标的完成、老师教学内容的传授,以及学生积极性的发挥,创新素质的培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思想品德课教学方法是思想品德课老师为了达到课堂的教学目标,根据课堂的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进行一系列互动的方式。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只有通过合理有效的教学方式才能使课堂教学达到预期目的,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创新素质。接下来根据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实践过程,探讨培养学生创新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二、培养学生进行创新素质培养的途径

(一)更新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传统的思想品德课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学生学习知识为辅,只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思想品德课教师必须首先依据新课程改革标准从以下几方面革新教学观念。第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转变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意引导学生形成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第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创新。第三,思想品德课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应当转变只局限于课本知识传授的陈旧教学观念,注重开放式教学,充分运用讨论、演讲等教学方式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求新求变的创新意识。总之,教师的教学观念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与时俱进地更新和转变教学观念,才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创新意识。

(二)创新教学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式、重教法轻学法的教学方式以及重说教轻情感激发的的教学方式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积极主动性的发挥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要创新教学方法应当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第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敏锐地察觉到学生认知的疑难点,设置问题的情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鼓励学生在探究中从多角度思考问题质疑问难,从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增强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第二,教师在改善思想品德课教法的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激励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通过讨论法、社会调查法等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探究,这样不断才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第三,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教师应改变单方面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运用设置情景法、多媒体教学法、课堂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课堂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发现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总之,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只有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才能实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优化教学资源,培养学生创新素质。

随社会教学资源的增多,教师应该与时俱进地选择最先进的、最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优质教学资源, 以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教师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首先应当选择优质的教学资源,然后在此基础上筛选出学生感兴趣的资源,把这些资源有机结合应用到教学情境中,在师生富有生趣的互动中,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出新问题,最后教师应将这些动态生成性资源善加利用,进一步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出学生创新潜质,从而达到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三、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已经成为了当今素质教育的主旋律,在新课程理念下,思想品德课教师应当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在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教师就必须认真钻研,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以及优化教学资源,并能够积极把握时代的要求,做到与时俱进,融会贯通,因材施教,就可以达到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

【参考文献】

[1]邱伟光.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徐福荫.现代教育技术基础[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庞艳宾(1990—),女,山东聊城人,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4级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

猜你喜欢
思想品德课培养途径
依法治国大背景下中国大学生法治意识培养途径研究
浅析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高等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探讨
“七化”构建学习小组追求高效思想品德课堂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策略研究
情感教育是思想品德课升华的金钥匙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