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高效教法探索

2016-11-22 00:42曾丹
俪人·教师版 2016年14期
关键词:学会数学知识教材

曾丹

要想让学生学好数学,必须让学生们有自己是学习的主人的认识,只有有了正确的认识,才能为学习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才能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明白只有自己亲自参与新知识的发现,才能提高自己独立解决问题、善于思辩、善于归纳整理的能力,才能真正锻炼自己的思维、开发自己的智力、发展自己的能力。只有明白“数学是锻炼思维的体操”的作用,才能积极参与数学的学习,使自己的思维得到尽可能多的锻炼。

1 合作学习与放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

新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相互间实现信息与资源的整合,不断地扩展和完善自我认知,而且可以学会交往,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尊。

1.1 预习提到显著的地位,充足的预习本生就是对学生兴趣的激发,学生心中有数才能积极参与,有兴趣参与。没预习的课坚决不上,给予学生足够的预习时间,教师参与学生的预习过程,带领学生一起摸索新知,通过兵教兵,合作学习,共同探索,可以游戏,也可以通过教具的演示操作,一步步走向新知,在预习中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但教师绝不越俎代庖,全权由每小组的组长带领学生合作进行。

1.2 课堂上放手给学生,教师学会倾听,当学生信心百倍的在台上展示时,教师要向学生一样学会倾听,学会点头,精彩之处与学生一样欢呼,有着学生一样的喜怒哀怒,增强数学教师的人情味,当然还可以装的傻一点,多问几个问什么,从而变式挖掘出题目的关键和要点易错点。教师学会适当引导,当学生集体受阻时,教师点拨要“点”在临界点,”拨在关键处。使解题思路产生茅塞顿开之感,产生思维接通的效应,激活新的兴奋点,从而有“得寸进尺”的集体欲望。思路打开了,激情有了,还得让学生自己解决,多找几个学生试试,从而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增加自己的威信。

教师适当拓展,题目展示过后,好的习题,可以改变部分条件,或者联系实际,启发学生大胆假设,猜想,并进行验证,从而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课堂上一定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比较归纳,从而反思出数学思想方法,上升为理论高度,对条件,解题过程和策略的反思,从而为解决问题提供借鉴作用。重要的是通过反思使学生有着数学知识有着功利性的收获甚至沾沾自喜,从而热爱数学这样,学生就能在潜移默化中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并认识到数学与实际生活有关,与我有关,数学是有用的,进而产生“我要学数学”的浓厚兴趣。

1.3 课后强化巩固数学是个前后联系紧密的学科,及时的巩固所学不仅巩固学生的能力,也为下面的教学奠定基础。教师在巩固的过程要培优和提差,也要充分发挥小组中兵教兵的作用,已达到共赢。

2 将数学教学生活化

陶行知先生曾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指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而现行教材,较之以往,有很大改进,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意识越来越强。基于这种情况,我们理应在教学中转变观念,用教材不拘泥于教材,重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让现实的生活走进学生数学学习的视野,进入数学学习的课堂,才能使数学学习变的具体、生动、直观,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观察周围的客观世界。通过数学与生活实践的联系,增强数学作用意识,把教学归朴于实践,归朴于生活。

将数学教学生活化,就要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并通过这种结合,使学生懂得如何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收集和处理来自周围的信息,并逐步形成利用数学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只有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才能使学生领悟数学的作用与意义,更积极的搞好数学学习。那么,怎么才能将数学与生活更好的结合起来呢?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

2.1 举生活中的例子。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规律,将已有的生活经验结合进数学教学中去,灵活处理教材,根据实际需要对原材料进行优化组合。例如:在讲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将原教材单纯计算题可以转变为联系班级实际的应用题:如五·四班在刚刚举办的数学手抄报评比中,板面设计合理,字体工整的占全班人数多少,板面新颖别致,字体隽永,色彩搭配合理的占全班人数的多少,谁愿意帮助算一算,板面好的、字体工整的共占班级的几分之几。由于学生亲身体验了数学手抄报的制作过程,就乐于举行这方面的数学演算。这样的结合,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性就会明显增强。

2.2 将数学与文化娱乐相结合。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学生,参与到具有生活实际背景的数学实践活动中去。这样做,不仅能巩固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还能开阔学生的数学视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体验数学的实践性。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还要加强课外活动。比如让学生先用目测再用软尺测量教室门、窗的高度、宽度,或者测量操场的长度,体验步测和目测等。开展竞赛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争取优异成绩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竞赛,学生的好胜心和求知欲会更加强烈,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也会大大增强。

2.3 让学生头、口、手动起来。引导学生在数学教学中动手、动脑、动口,是搞好数学教学的客观要求。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从根本上来讲是一个对数学的认知过程,即把教材中的知识结构转化为他们对数学的认知过程。如果在为新课的铺垫中,教师选择有趣新奇的内容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动口,那么学生会对即将要学习的内容产生很大兴趣,从而使教学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

如:在讲“三角形内角和”这节课时,预习中让学生用量角器量自己做的三角形任意两个内角的度数。体会已知两个角的度数,能否很快说出第三个内角的度数。这种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预习,会使学生从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转化,从平静状态向活跃状态转化,利用学生急需和感兴趣这种动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预习为学好这节课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学会数学知识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学会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