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柔性管理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

2016-11-22 02:19李岳
俪人·教师版 2016年14期
关键词:柔性管理思想政治创新

李岳

【摘要】信息时代的背景下,柔性管理的重要性已经越来越突显。所以在进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使用柔性管理的方式,是现在高校科学化发展的需要,也是现在社会的文明程度提升的表现。所以我们通过以人为本的理念,对大学生的情感进行激励,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管理,柔性管理不断的贯穿始终,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不断的进行创新。

【关键词】柔性管理 思想政治 教育 创新

一、柔性管理的内涵

1、健康心理管理,现在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越来越重识,而柔性管理就是指健康的心理管理过程,教师通过一定的方式,对学生心理实性一定的影响,对学生的心理意志形成进行引导,其主要方法是体现在双方的心灵互动上,通过二者间的接触与了解,形成一种彼此理解与感激的心态。

2、示范形象管理,教师通过自身的人格魅力与表现,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示范与约束,所以教育者首先应该加强自身的形象建设,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素质,这样才能更好的对学生的教育目标进行实现。

3、自我行为管理,使用柔性管理方式对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进行调动,让学生在自我的目标实现中对自身乾宅地完善与发展,学生自觉的将自我展现的机会转化为推动力,尽最大可能的完成学习与工作。

4、良好的环境管理。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心理建设,使用柔性管理的方式,营造一种学风正,教风浓的大学教学环境,通过对学生的心理的环境分析与研究,对高校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进行改革与创新,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在未来的竞争中可以具有较高的竞争力。

二、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管理中的不足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管理理念缺乏“人本性”

现在高校在进行刚性管理的时候,也需要将柔性管理进行贯穿,以学生为根本,对大学生的公民权利尊重与保障,将学生的根本利益进行实现与维护,是现在高校思想政治管理工作的宗旨。对于学生我们不能只将其放在被管理者的角色上,而是应该以人本管理思想为主,以学生为核心,以学生为根本的管理方式,所有的管理活动都应该以学生为主,对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进行调动,对学生的需求进行满足。但是我国的高校管理中,很长一段时间过多的强调了科学管理方式,对于事与物过度的重视,对学生过于轻视,现在大学管理方式中,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的实践活动还是以管理制度为中心。缺少人本化管理的思想,对学校的人本管理理念的形成产生了制约。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管理决策缺乏“可变性”

现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决策,以最优化的原则为管理决策的制改革,这其中缺少一种可变性。在现在这种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社会背景不断改变,所以学生的思想应该是解放的与灵敏的,对于求新的意识较强,所以这对于高校的管理决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造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可变性,在一定的特定时期内,这种可变性会产生一定的变化。所以我们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需要根据最优化的准则进行决策的制定,对学生的可塑性的忽视,也会变成对管理决策中可变性的忽视。

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管理实践缺乏“情感性”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是对学生的情感管理,所认在进行学生的思想政治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加旨对学生的情感管理投入。现在高校进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时并没有将情感管理做为其管理的核心,只是使用政策与规章制度对学生进行管理工作的推动,高校的思想政治管理应该是从道德层面上进行深层的本质挖掘的,其应该是出于自愿的一种行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如果缺少情感性那么就会产生实践机能的缺陷 。

三、柔性管理在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运用

1.以人为本——个体重于群体

我国几千年的传统以来,我国的个体都是存在于群体当中,而人就是群体的最基本组成,所以一个群体的概念里是没有个体的位置的,的以在社会的生活中只重视对群体性的表现,对于其中的个体生动表现没有著重。而马克思所讲的“自由人的全面发展”,其中的人就是指个人,是一个具有鲜活个性的具体的人,而我国现在科学发展观中的人就是指以人为本的人,二者都是指个体的人,这是一种特指不是泛指。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管理,对于群体中的个体进行重视,但是不能过于对个体进行强调而忽视了群体的作用,教育的管理人员应该具备一种民主与包容的精神,与学生的接触过程中应该是亲和与平等的,尊重学生的地位,对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进行发挥,教育管理者应该以一种发展性的眼光对学生,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错误应该加以包容,使之在错误的磨砺中不断的成长。

2.激励机制——肯定重于否定

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过程中,应该加强对柔性管理的运用,激励机制应该是肯定重于否定,对于一些不足之处进行抑制,对于一些优势之处不断的发扬。现在的高校学生,是具有两面性的,一方面学生积极向上,不断的上进,这种学生占主流,而我们使用柔性管理的方式,就是对这种主流学生进行肯定。而另一种学生就是心理上趋于美好,希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认可。高校学生马上就要走向社会,而且由于自受到高等教育,所以学生的都希望自身在社会上的人际关系较为和谐,渴望得到认可与承认。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我们在管理的过程中,其一,肯定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学生的心理进行满足,对学的明辨事非的能力进行培养,加强学生未来工作的信心。另外,对于学生的不足之处进行指出,并帮助学生加以改正,通过合理的方式,让学生对自身进行一种思考,减少因学生心理问题所产生的恶性事件。通过多年的实践证明,柔性管理中激励机制是可行的,并且这种肯定重于否定的机制,并不是否定重于肯定的而且同等重要。

情感管理——心理重于物理

情感是一种人的基本心理特征,也是人对于客观喜好的一种表现。对学生进行情感的管理,就是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者台安县过自身的真挚情感表达,增强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在心理上满足被管理者,这样的管理方式更加的和谐,使得与被管理者的关系更加的融洽。通过现代心理学的分析,一个人行为中的道德性,与个人的自我感觉,都依赖于人的心理需求与满足,在这种情况下,对人的情感进行管理,实际上就是对人的精神价值与追求的一种动机系统的反映。我们通过柔性管理的方式,可以将客观物质条件中的物理作用与心理作用放在相同的关系上,使用柔性管理的方式对本质上的亲和性进行有效的体殃,通过对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进行激励,对学生的一些负面的情绪进行消除,在双方通过彼此的心灵沟通与交流上,实现对学生的管理。

【参考文献】

[1]欧阳霞. 论柔性管理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J]. 教育与职业,2010,02:68-70.

[2]旷勇,宁曼荣. 柔性管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视角[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07:73-76.

[3]李爱珍. 柔性管理在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运用[J]. 科教导刊(中旬刊),2014,03:62-63.

猜你喜欢
柔性管理思想政治创新
浅谈高校图书馆的柔性管理及其应用
试论柔性管理在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如何创新文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互联网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管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