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

2016-11-22 02:39吴邦乾
俪人·教师版 2016年14期
关键词:兴趣教学

吴邦乾

【摘要】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是至关重要的。我们从四个方面对信息技术进行深刻的探讨:一、明确信息技术课课程教学目标,上好第一堂信息技术课;二、教学内容要适应课程的特点,让学生有机会运用知识;三、以学生为中心,提高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四、与时俱进、不断更新丰富自己知识,提高学生的课堂兴趣。

【关键词】信息课 教学 兴趣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扩展及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信息技术课在2001年正式被国家教委列为中小学必修课程。通过几年的信息技术课教学实践,我深深体会到: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良好基础,才是我们信息技术课的最终目的。几年来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搞好信息技术课教学,让学生学好初中的这门课程,达到课标要求。以下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探索体会,请大家指正。

一、明确信息技术课课程教学目标,上好第一堂信息技术课

第一堂信息技术课首先要向学生明确本课程的学习任务,解决好为什么学、学什么的问题。然后结合课程目标要求,提出每一个学习阶段的学习任务。可以将学习任务明确化、通俗化、具体化。注意将任务简化。将学生学习任务简化为基础与技巧两个部分,便于让学生抓住重点,保持良好的学习情绪。要引导学生学会探索学习。 同时也要注意将任务分出层次,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相应难易的任务,因材施教。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初中生的特点是爱“动”。针对这一特点,初中第一堂信息技术课就要对学生提出几项基本要求,如进机房要穿好脚套、带上课本、排队依次进入、按指定位置坐好;遵守纪律、不准大声喧哗;要爱护设备,不准违规操作键盘、鼠标动作要轻;损坏设备要赔偿;每次使用完要填写计算机配备的使用记录本。有了这些要求就为以后上好这门课打下一个好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要适应课程的特点,让学生有机会运用知识

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应主要注重实际操作,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它是一门技能性极强的课程,它的理论性东西有些比较抽象,不宜要求学生理解。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学形式,以适应初中信息技术课课程的特点。可以借助大量的多媒体教学软件,给同学们介绍一些计算机的基本知识。这些教学软件,通过图形、声效,进行直观、形象地教学,加之优美动听的音响效果,有较强地趣味性。它能把各种信息表现形式如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通过计算机进行处理。这种集图像、声音、动画、文字融为一体的最佳教学手段,能充分协调地剌激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器官,使他们对所学的知识能更好的理解领悟和记忆,也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效的一种方法。

同时,信息技术教学它有不同于其它学科的特点,它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它比其他任何一门学科的知识更新都要快得多,要充分利用其实践性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阶段,学生每周只有二课时的学习时间。这二课时的安排,侧重面应主要在于使用。让学生掌握一些计算机操作的实际技能,这既符合该学科的特点,又适应学生的学习心理要求,从而能得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学应以上机为主。机房上课要求我们的信息技术课教师要由以往单纯的知识传播者,转变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学生活动的参与者、学生学习的向导和顾问。

初中信息技术课应尽量让学生接触到代表微机操作系统发展方向的最先进(但也是最简单、最易用)的操作环境,如微软的Windows98、Windows2000,并掌握几种最常用的应用软件。如:WPS office、 photoshop。这样,学生在学校中所学到的知识既能在今天的学习和工作中得到及时应用。又兼顾了今后的长远发展和先进性。

现有教材大都注重基础教学。要做好应用教学须有好的课堂设计,要兼顾学生的兴趣爱好还要考虑到环境信息设施情况,要联系生活、学习中的社会实践。如:第一册学习了“申请免费电子邮箱”后,就让每个学生在网上申请一个免费电子邮箱,用免费电子邮箱给老师发一封信,学生都非常积极十分踊跃。在信中谈对信息技术课的想法和要求,使教师对学生的思想有了全面的了解。第二册学习“金山文字”的文本编辑知识后,学生已经具备了编辑报纸的能力,就让每个学生编辑一份电子版报纸。运用了报纸编辑排版知识,学生也非常有兴趣,完成后争着让老师看。使师生相互交流,在交流中提高。

三、以学生为中心,提高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

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合理组织教学。充分、及时了解学生情况。教师在每一节课不必急于向学生“灌输”新的知识,而应该先对学生熟悉了解,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和学习习惯等情况。

课标规定学生上机时间不少于总学时的70%。这就是说本课程的学习多半时间是在学生自学中进行的。上好本课程,教师的组织引导起到关键作用。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可以根据学生素质情况进行分组。通常每小组安排有一两名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单独辅导这部分素质较好的学生。他们接受速度快,然后由他们再去指导他们小组的同学学习。学生中有部分计算机基础较好的同学也可以选出作为班级辅导员,课堂上给出一定的学习相互讨论的时间。同时多教给他们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教学设计中要能考虑到上述内容,充分利用学生的积极学习兴趣,以便于在教学中更好地引导学生,合理地组织学生学习。

四、与时俱进、不断更新丰富自己知识,提高学生的课堂兴趣

作为信息技术课教师,除了必须具备普通教师的基本素质外,还应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

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组织好课堂教学最重要的因素。

这不但要求教师要有充分把握课堂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有渊博的知识。如果信息技术课教师知识面广,基本功又扎实,就能准确地解答同学所提的各种问题,随时解决处理计算机出现的各种故障,从而调动同学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所以,在平时教师要时刻注意搜集与教学有关的知识,了解计算机的市场行情以及流行配置、发展趋势等,丰富自己的知识。教学内容应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大多数学生的实际需要。把这些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学到许多在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提高学生的学习的兴趣。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课教师要具备良好的多方面素质,才可能实施良好的课堂教学,要不断的学习、研究、改进教学方法。教无定法,教必有法。新的问题不断出现,教学方法也要不断的改进。以生为本,特别要重视教育对象的变化。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信息技术课也不例外。只有努力实践“以学论教、教是为了促进学”,信息技术课教学才可能有效,为祖国培养出信息时代高质量的人才。

猜你喜欢
兴趣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初中50米迎面接力跑教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