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初探

2016-11-27 11:16张九川
决策与信息 2016年33期
关键词:领导集体中国共产党理念

张九川

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初探

张九川

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人民民主的实践与实现过程。党的执政理念是党执政理论体系的核心和出发点,在党的执政理论体系中具有统领全局的地位和作用。执政理念的认识特性决定了其自身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深化和升华。文章围绕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丰富蕴涵、历史考察及现实启示展开了初步探讨。

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与时俱进

一、执政理念的概念诠释

准确把握执政理念的科学含义是研究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逻辑起点和理论基础。要深刻认识和整体把握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就必须首先搞清楚什么是执政理念以及执政理念的基本特点。

(一)执政理念的概念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是围绕“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来开展和延伸。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一直探讨为谁执政,如何执政,并结合中国国情,形成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执政思想,从而引导中共执政文化的持续健康发展。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体系凝结了全体中国共产党人的智慧与心血,是不断发展的、开放包容的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体现了执政价值与执政方式的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

(二)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主要特征

执政理念是执政规律的客观反映,它贯穿于执政党的执政实践之中,并成为执政党及其成员的行动准则。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是在顺应社会发展与时代变幻要求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如下特征:

1、务实为民性。长期以来,我们党都一直贯彻“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坚持从人民群众出发,从小事做起,深入人民群众,为人民办事。因此,务实性为民是我党执政理念的一大特点。

2、开放包容性。执政理念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党长期以来一直借鉴国内外的执政经验并吸收适合我国国情的执政理念,形成了一套适合我国政治经济综合稳步上涨的执政方针。

3、前瞻性。现时期要保持国家个方位综合持续上涨还要求执政理念需要拥有很强的前瞻性。通过长时期我国发展状况证明,党的执政理念能够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的中引领我国各方面持续增长。

二、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演进历程

纵观中国共产党历史,由于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其执政理念进行了相应的转化,展现出自身的发展轨迹。通过考察不同背景下不同侧重的执政理念,审视不同执政理念下社会发展所呈现出的不同状态,做到及时调整和转化,实现与时俱进,以最大化推动现实社会的最优化发展。

建国以后逐渐形成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领导集体也是一代领导集体,他们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意识到人民群众是一个国家稳定、发展的根基所在,也是中国革命的力量源泉。因此在之后的发展中提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要求党的执政理念要建立的人民群众的基础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和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之后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党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以邓小平理念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通过长期引来当的发展经验教训和国情需要,摒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理念,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方针,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新执政理念,这一理念的提出为党的发展和中国社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并引导其健康稳步的发展。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和新任务,我党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立足党情国情逐步形成了第三个执政理念,即社会和谐的执政理念。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一个重要目标鲜明地提到全党全社会面前,提出要“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这些新理念的提出是对党的前几代领导集体智慧结晶的继承和发展,为全党全国共同推动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标明了航向。

三、执政理念发展之启示

思路决定出路。对于执政党来说,执政理念决定着执政走向。通过对中国共产党执政之路的纵向考察,其中执政理念的变迁为共产党执政理念的现代化转型提供经验指导。

(一)执政理念必须做到与时俱进

社会主义发展史证明,当今社会主义国家要想在国际社会中具有自己的立足之地,必须迎而时代课题,集中民众的智慧,确立科学性和价值性相统一的执政理念。我们国家之所以能经受住种种考验而依然飘扬着社会主义的旗帜,依然屹立在世界的舞台,究其原因,离不开执政理念的与时俱进式转变。从最初对意识形态的强调转向对发展绩效的关注,再到对法治规范、生态绩效的重视,有效地完成时代、社会以及政党所提出的新要求,成功确保了党的先进性,引领我国在社会主义的航道上不断前行。

(二)执政理念必须固守为民服务的品质

人民作为历史的创造者和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决定了来自于人民并代表人民利益的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坚定自己的执政宗旨—为民服务。为了获得执政的合法性,我们党“要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群众路线,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心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有效地协调人民内部不同群体的利益,防止两极分化,才能突破各种挑战而立于不败之地。

(三)执政理念的落实必须实现能力的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到现时代,之所以能实现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着“现代化之梦,社会主义之梦,民族复兴之梦”。究其原因在于执政能力的现代化。能力强,社会发展则有切实的引导力;能力弱,社会则紊乱无力。

[1]习近平.《中国共产党90年来指导思想和基本理论的与时俱进及历史启示—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党建研讨会上的讲话》.《党建研究》,2011年,第7期.

[2]张立昌.《丰富和发展执政理论是紧迫的时代课题》.《人民日报》,2004年, 第11期.

张九川(1990,8—),男,汉,籍贯:河南,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中共党史专业社会心理方向。

猜你喜欢
领导集体中国共产党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环保节能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低碳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融入
摭谈优秀班集体形成的有效途径
领导集体的凝聚力创造机构人事改革的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