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互联网﹢”思维推进宣传思想文化建设

2016-11-27 11:16王治坤
决策与信息 2016年33期
关键词:阵地马克思主义思想

王治坤

呼和浩特铁路局乌海车务段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6000

以“互联网﹢”思维推进宣传思想文化建设

王治坤

呼和浩特铁路局乌海车务段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6000

坚持用“互联网+”思维,研究宣传思想教育工作,是新时期坚持党的宣传工作方向,加强思想引领的重大举措。本文从互联网发展特性、网上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和队伍建设阐述了运用“互联网+”思维推进宣传思想文化建设的积极作用。

“互联网+”;宣传思想文化;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当前,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已成为意识形态教育的主战场,深刻改变着舆论生成方式和传播方式,良莠不齐的舆论场,对人的思想、行为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引领积极健康的舆论生态,就必须牢记思想政治工作者责任,研究互联网特性,以“互联网+”思维加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建设。

一、准确把握互联网发展特性,充分认识“互联网﹢”思维对加强网上宣传思想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

“互联网+”思维具体到网络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就是“互联网+人”的思维,运用互联网技术不断优化集成网络资源,是精准做好服务传播扩散的基础。

一是互联网发展的无限性为宣传思想文化建设提供了广阔舞台。电商在“互联网+”思维指导下,各大信息技术网站从过去的“链接”正不断向“连接”转变,大数据信息技术更加深度、广度的融合,使网络功能在不断引领满足电商需求的同时,也推进了大容量网络信息技术空间的二次拓展,随之开发应用的微信、论坛、APP客户端和在线交易等服务软件,让信息产品在数量上出现了无限需求的趋势,也为拓展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和丰富宣传思想文化内容提供了无限的网络空间和平台。

二是互联网发展的大众性为宣传思想文化建设指明了工作方向。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归根到底是做人的工作,人在哪里工作的重心就应该在哪里。据统计,到2016年底,我国网民预计达到7.21亿,截至2015年底手机用户已超过13.06亿。网络和移动智能用户的迅猛发展,在引领商业创新的同时,用户对象的普及率已具备了广泛的群众性和便捷性,大家每天批阅“网奏”已成为学习生活必不可少的方式和获取信息知识的重要渠道,这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更加精准发力找准了坐标方向。

三是互联网发展的虚拟性为宣传思想文化建设创造了更丰富的方式。网络社会一定程度上是对现实社会的一种展现。网民隐身“代号式”的在线和跨区域的隔空对话,一方面让网民毫无芥蒂地展示着内心世界,随之也出现了一些不健康负面思想污染舆论生态的问题。另一方面,这种毫无隐讳的言论也为了解、研判大众思想提供了第一手调研资料,发挥着“晴雨表”的作用。同时,虚拟的环境,互动交流的方式,改变了“我写你读,我说你听,我演你看”单项传播模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融互动的宣教格局已经形成,这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融入中渗透,碰撞中引领”多模块式发展提供了创新条件。

二、突出“互联网﹢”思维引领,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推进网上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建设

旗帜鲜明地占领、打造一批实力强大和具有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网上先进思想文化阵地,是始终确保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健康发展的关键。

坚持马克思主义为主导,建设网上理论阵地。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建党和发展的根和魂,是我们党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毫不动摇地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加大网上宣传学习交流力度,这即是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更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引领时代发展的需要。当前,课题研究马克思主义队伍和主动学习马克思主义原理人员数量的减少,网上经典马列学术理论文章阅读受限和西方资本主义对马克思主义攻击等诸多因素,导致网上传播马克思主义正处在边缘化,加强马克思主义网上阵地建设时不我待。建设专题网站、首页、论坛,大张旗鼓地宣传马克思主义原理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用实践解读引导更多的人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持问题导向,解决好深化改革“桥和船”的问题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坚持弘扬正能量为主责,建设网上宣传阵地。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积极向上的思想动力,更需要凝聚全国上下的精神力量。当前,在“自由言论”的互联网上,一些所谓“高大上” 的资产阶级腐朽生活方式消磨着人们的意志,一些功利思潮左右着人们的追求方向,甚至一些社会不良现象混淆着人们的是非观念,导致思想滑坡,浑浑噩噩,理想丧失,缺乏责任担当的问题日渐凸显。加大网上宣传阵地建设,大力宣传更多“跟进时代、贴近群众、产生共鸣、激发动力”的产品,变零星散落为强光聚焦,变攻势为优势,把党的建设、社会主义改造、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历史和党在新时期伟大征程的宏伟蓝图展现给大家,使更多为之奋斗的典型走进群众,才能让更多的人汲取正能量、激发创造力,保持正确方向和昂扬向上的精神力量。

坚持核心价值观为主流,建设网上文化阵地。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撑和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鲜明的传承性、时代性和发展性,代表着先进文化发展的前进方向。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的文化建设,就是抓住了文化建设的魂,抓住了文化强国的根本。要充分运用好互联网新媒体影响力大、传播力快和受众面广的特性,加强文化阵地建设,用主题鲜明的阵地、全方位的展现、缤纷多彩的内容占领互联网,形成强大的宣传声势,压缩不健康的网络空间。用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催人奋进的先进典型、清新向上的文艺作品教育人、引领人,真正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三、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理直气壮地唱响时代主旋律,不断加强网上宣传思想文化队伍建设

牢固树立网络管理理念,加强组织领导,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网络宣传队伍,是管好、用好网上宣传思想文化阵地的有力保证。

突出“三专”,提供队伍保障。一是专心。就是要有一颗坚贞不渝的爱党、为党、护党之心。互联网各种思想相互交织、互为渗透,甚至是生死较量。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强烈的责任感是确保队伍建设不褪色、不变色的首要条件。二是专业。互联网高度的融媒体性,对网络宣传工作人员的专业化提出了更高要求。既要有政治理论素质和文字功底,又要有影视音制作的能力;既要有对网言网语、大众接受方式的研究,又要有敏锐的政治鉴别力和心理学的疏导力,这是做好网络宣传工作的基本素质。三是专职。当前网络宣传人员编制和现有人员数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网络宣传发展要求。互联网宣传产品“快”的特点和“精”的标准,一方面需要高产的队伍不断创作理论产品,丰富互联网内容;另一方需要综合专业团队并花费较长时间去制作影视、3D动漫,增强互联网吸引力,所以确保充足的专职队伍是网络宣传保障正常运维管理的关键。

突出“三性”,把握正确方向。一是坚持党性和人民性辩证统一。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我们党宣传工作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代表性,决定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加强网络宣传思想文化建设,就必须旗帜鲜明地把党的主张宣传好,解决好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问题;把人民的心声统一起来,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这是做好网络宣传工作的根本。二是坚持继承性和创新性协调发展。互联网发展为党的宣传工作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但新媒体的“新”是相对过去宣传模式而言,并不代表着“报刊电台”过时了,其同样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强调互联网宣传切忌以偏盖全,要做到网上网下共同发力,达到百花齐放的效果。三是坚持宣教性和引导性相融互补。单纯强调灌输式宣传教育,就会失去可读性和吸引力;一味满足网民强调阅读性,就会弱化党的宣传作用,只有将旗帜鲜明的正面宣传加之解疑释惑和增强趣味性互为补充,才能在保证正确宣传方向的基础上,让网民想看、爱看,从而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积极作用。

突出“三能”,发挥职能作用。一是能“传”得出。就是要主动出击,发好声,快发声、让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第一时间直达,让真善美典型第一时间展现,让歪理邪说第一时间澄清,真正把正能量通过互联网传播出去,发挥凝神聚力的作用。二是能“听”得见。要善于在浩瀚的互联网上搜取不同信息,加强网上社会调研力度,发挥好“收音机”作用,对不同声音分类处理,数据分析,策划回应,不能聪耳不闻、掩耳盗铃,你说你的,我干我的,丧失宣传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三是能“解”得开。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要解决思想问题,更要解决实际问题,这是化解矛盾的关键,也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保持生命力的核心要义。宣传部门要搭好“台”,专业部门要唱好“戏”,建立“收集、受理、督办、反馈”联动机制,发挥各级部门合力作用,确保问题落地,让人民群众满意,真正达到以“互联网+”思维推进宣传思想文化建设的最佳效果。

王治坤(1973.02-) 性别:男,籍贯:河北省高阳县,学历:大学本科,职称:政工师,研究方向:宣传思想政治。

猜你喜欢
阵地马克思主义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书屋“小阵地”教育“大课堂”
无限追踪(二)
思想与“剑”
按图索骥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