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

2016-11-27 11:16陈晓燕
决策与信息 2016年33期
关键词:书籍图书馆时代

陈晓燕

伊春市乌伊岭区图书馆 黑龙江伊春 153038

浅析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

陈晓燕

伊春市乌伊岭区图书馆 黑龙江伊春 153038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大数据时代已悄然来临。在当前社会中,数据已经渗透到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成为一项重要的生产因素。图书馆服务也不例外。但是,就像双刃剑一样,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方面,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同时为图书馆服务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下面,本文将对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进行深入研究。

大数据;创新发展;图书馆;服务

在当前社会中,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全球进入了大数据时代。所谓大数据时代,即大数据技术通过使用高速的采集、发现或分析,从超大容量的多样数据中经济地提取出价值。在此之前,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模式仅仅局限于对一些书籍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保存等等,但是现在如果再采用这样的旧模式已经远远无法满足图书馆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很多科研人员也明确表示:必须跟紧大数据时代到来的步伐,创新图书馆服务模式。

一、大数据的概念和特点

(一)大数据的概念。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大数据是数据分析的前沿技术。简而言之,从各种各样类型的数据中,快速地获得有价值信息的能力,这就是大数据技术。伴随着各种随身设备、物联网、云计算、云存储等各种技术的发展,人和物的所有轨迹都可以被记录,数据因此被大量生产出来。而大数据的价值,就是从庞杂的数据背后,挖掘、分析用户的行为、习惯和喜好,找出更符合用户口味的产品和服务,并结合用户需求有针对性地调整和优化自身。大数据绝不会止步在为决策仅仅提供帮助,它的终极形态就是可以用海量的数据描述我们一个个具体的个体,当真正达到这一步时,现在所谓的市场调研、用户分析就都是小儿科了。

(二)大数据的特点。大数据的第一个特点就是大容量。许多人曾经试图测量出在我们的周围到底有多少数据以及数据的增长速度有多快,但是一般很难给出一个确切的数字。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各个机构的数据形成了大数据之海。第二个特点是多样性。在大数据时代,数据格式变得多种多样,囊括了音频、文本。图片、视频等等不同的类型,数据的来源也越来越多样化,不仅产生于组织内部运作的各个环节,也来自于组织外部。第三个特点是快速度。在数据处理方面,有一个著名的“一秒定律”,即要在秒级的时间范围内给出数据的分析结果,超出这个时间范畴,数据的分析就失去了意义。而所谓“快”,既指数据产生得快,又指数据处理得快。第四个特点是真实性。数据的重要性就在于对决策的支持,数据的规模并不能决定其能否为决策提供帮助,数据的真实性和其质量才是获得真知和思路最重要的因素,是制定成功决策最坚实的基础。

二、大数据时代下图书馆服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图书馆的信息中心地位逐渐减弱。在互联网出现之前,图书馆一直是人们收集、查询信息的主要地方,学生利用图书馆的书籍资料获得自己所需要的知识,科研人员通过查询图书馆的文献资料获得自己所需要的资料等等。但是,随着互联网的产生和发展,使图书馆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冲击。许多公司引进了一批又一批高科技人才和知识分子,打造了诸如百度文库等类似网络图书馆的文献资料数据库,导致了图书馆的信息中心地位逐渐减弱。

(二)图书馆中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普遍低下。在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模式中,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只是负责对书籍进行保管、为来访的阅读人员提供他们所需要的书籍资料等等简单的工作。但是,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图书馆服务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状。图书馆管理人员需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技术,对一些网上的数据资料进行采集和整理,并且要实时掌握最新动态,为读者们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然而,就现在的情况来说,大多数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人员综合素质还较低,无法很好地完成这一工作。

(三)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单一、落后。在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方式中,对开馆、闭馆时间都有严格的限制,一些时间匆忙的读者时常没有办法借到自己所需要的书籍。另外,传统的图书馆只是提供的外借的方式来阅读书籍,这样的方式也使书籍的破损无法避免。尤其在一些特殊时间,图书馆人满为患,不利于创建一个安静的读书氛围,将对读者的阅读效果产生影响。这些都是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方式的缺点,既单一又落后。因此,如果采取现代化的信息手段对图书馆的服务方式进行提高,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大数据时代下进行图书馆服务完善和创新策略

(一)改变传统图书馆以书为本的服务理念,建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图书馆是一个储藏知识、挖掘知识和创新知识的场所,读者通过图书馆满足对文化知识和信息的需求,通过图书馆观察和体会到图书馆的工作人员的精神风貌、素质、服务态度等等方面。图书馆的每一名工作人员都要时刻谨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对工作抱着认真负责的态度,熟悉本部门所在岗位的图书馆业务知识,帮助读者准确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图书,对读者的疑惑进行主动服务。

(二)完善图书馆服务功能、拓宽服务范围。在大数据时代下,我们可以根据每一名读者的信息建立一个电子档案,利用数据分析的手段,分析每位读者的爱好、需求等等,做到对客户的充分了解,主动服务于人。最大程度地完善图书馆的服务功能,拓宽服务范围,实现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创新。

(三)不断培养创新人才,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读者们对图书馆的工作人员的服务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领导层在以后的图书馆服务工作中,对图书馆服务人员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可以采取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建立奖惩机制等措施,努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四、结语

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越来越多的数据挖掘趋于前端化。原有的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已经远远无法适应现代化的发展。在这股潮流中,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必须进行创新,才能保证不被时代所淘汰。

[1]张旭.信息社会环境下图书馆的服务与管理转变[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8):188-188.

[2]邓仲华,涂海燕,李志芳等.基于SLA的图书馆云服务参与方的信任管理[J].图书与情报,2012(4):16-20.

猜你喜欢
书籍图书馆时代
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Chinese books find an audience overseas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曹文轩主编的书籍
图书馆
书籍与少年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