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经天“似水年华”里的中流砥柱

2016-12-01 09:13
电影故事 2016年2期
关键词:转角偶像剧

阮经天“似水年华”里的中流砥柱

很早之前,在电影《爱》的发布会上,钮承泽导演说自己为舒淇准备了两份“鲜肉”,一是赵又廷,二便是阮经天。岁月如梭,已过而立之年的阮经天,在经历了蛰伏、入伍和回归之后,依旧被“鲜肉界”时常提起。从《命中注定我爱你》开始,“阮经天”这个名字或许就已经成为很多人似水年华里的一部分。时间没有在他的身上留下痕迹,他依旧是人们记忆里的阮经天,也是年华里的中流砥柱。文/灰原

转角遇到大红大紫

都说人生有许多转角,每一个转角都是一次选择,这样的转角在阮经天的人生里已经出现过好多次。最早他是体育健将,拿过铁人三项的冠军,特长是游泳。在未来的职业选择上想成为一名飞行员,而且坚持梦想的他也真的通过了专业考试。就在这时,属于阮经天的第一个“转角”出现了,假期陪朋友去试镜时他意外地被经纪公司看中,成为当时许多歌手音乐录影带里的男主角。紧接着代言、拍广告、出演电视剧,对这个年轻人来说,演艺圈明显要比天空更有吸引力,于是在这第一个“转角”,阮经天做出了第一个选择,成为一名想要做演员的男模。

阮经天刚出道那会儿,是台湾偶像剧发展的鼎盛时期,和他同时间以男模身份出道的郑元畅和贺军翔,一个演了《恶作剧之吻》,一个演了《恶魔在身边》,都立刻红透半边天。而阮经天却只在这一年里,在一部叫《绿光森林》的偶像剧里演了一个男二号。虽说男二号近几年在很多电视剧里都有了“翻身做主人”的逆袭现象,但在那时,即便阮经天再怎么暖、再怎么俊,终究还只是饰演配角。到了2008年,演了六年偶像剧和电影依旧只是半红不紫的阮经天萌生转行的念头,却在这时遇到了《命中注定我爱你》。说来也巧,这部电视剧的女主角是在当时被称为颇有“旺夫运”的陈乔恩,所谓的“旺夫运”,指的就是但凡和陈乔恩合作演过电视剧的男演员都能大红大紫,从霍建华到明道再到冯绍峰,都是这样,《命中注定我爱你》里,陈乔恩“旺”了阮经天。这部原本被视为自己“最后一部戏”的偶像剧,却成为阮经天“走红”的重要转折点,原本想要退出演艺圈的阮经天,幸好在这个转角停住了脚步。

小小一个艋舺,造就一个影帝

钮承泽和阮经天,一个是有想法的导演,一个是有理想的演员。两人的第一次合作是2007年的《我在垦丁天气晴》,钮承泽从不吝啬在各个场合表达他对阮经天的喜爱,无论是言语还是行动。拍摄《艋舺》是钮承泽多年来的梦想,阮经天加盟这部电影也完全合情合理。在这个充满热血的江湖里,当然需要一个长得好看又讲义气的大哥式的人物。因为这样一来,无论是帮派和帮派的对峙,还是带头冲出去为兄弟报仇,都变得很有看头。阮经天饰演的和尚留着板寸,混迹于艋舺。他为兄弟出生入死,和朋友同甘共苦,戏里戏外都是如此。为了追求拍摄的真实性,那些表现兄弟情深的滴血拜把子的戏份都是真实拍摄的。而阮经天饰演的和尚也是《艋舺》里感情最为复杂的一个人,他一边要维系着兄弟情,一边在寻找替父报仇的机会,一边还要思量如何摆脱现在的老大。兄弟情和个人恩怨占据了他人生的所有时间,义气所滋生的情感甚至超越了单纯的友谊,也让和尚这个角色多了一层悲剧色彩。

钮承泽非常乐意把他眼里代表着“本土”和“过去”的一面留给阮经天,从《艋舺》里的小混混,到《爱》里的小市民,再到《军中乐园》里的小士兵,或许阮经天在钮承泽眼里,就是一个“接得了任何地气”的演员。从《艋舺》到《军中乐园》,从20多岁的愣头青到30出头想真正做一个好演员,阮经天经历的蜕变不仅仅是一次“入伍”那么简单。“那个时代里,被困在一个小岛上,与外面的世界隔绝,日复一日,不知道有没有可能再回去,有一种说不出的凄凉和哀痛。纵然日子还可以过下去,纵然也可以过得有笑有泪,但是那个大时代的悲痛和今天生活中的小爱恨情仇是不一样的。”《军中乐园》不仅仅是钮承泽对于父辈的记忆,还有阮经天对于爷爷的记忆,“其实当兵的经历并没有给我演《军中乐园》的角色提供什么借鉴,更能够促进我生成一些感受的,反而是我从小到达的成长经历,尤其是我爷爷从小到大告诉我的他那个年代的故事,包括他以前在军队的事情。”有感触才能更深入,《军中乐园》给了阮经天一次向父辈致敬的机会,也让他更坚定地想做一个好演员。

退伍之后,阮经天的戏路变得越来越“宽”,从前一本正经,这几年变得有些“不正常”起来。在《暴走神探》里,他穿起了丝袜和高跟鞋,跟着自己的案子变换各种造型,“这次真的是跟以前完全不一样。以前都比较正经,比较认真,有点呆呆傻傻萌萌的感觉。而这个角色在面对艰难的环境时,显得更加洒脱,以幽默、嘲讽、乐观的态度对待这一切,更有意志力。这个角色,总得来说,很自在。”戴着复古的圆形眼镜,留着中分的中长发,银幕上的侦探果然是千变万化的,阮经天饰演的这一个,绝对是不太正常的一位。

偶像剧的世界和电影的世界是完全不一样的,跟着不同的导演也会有不一样的体会。虽说阮经天是钮承泽的“爱将”,但两人还是会因为各种问题在片场发生争执。如果说钮承泽带给阮经天的是一种“激进的教导”,那么侯孝贤给阮经天带来的课题则是“如何经受时间的考验”。《刺客聂隐娘》断断续续拍摄了数年,阮经天说光是“杀青”就经历了好多次,直到上映前他才知道电影真的拍完了,但由于被钮承泽“调教”多年,自己对于等待似乎已经没有了烦躁。虽然在影片中他饰演的只是一个小角色,但是侯孝贤在布景和拍摄上的巧妙构思带给阮经天不小的震撼。“侯导(侯孝贤)和豆导(钮承泽),一个像爷爷,一个像爸爸。豆导要求很高,但对我来说他是最重要的一个人。因为很多时候,他对表演的要求会让我可以达到我意想不到的状态,而不是待在自己熟悉的地方。当然,不只是和豆导合作压力大,面对一些对表演要求颇高的导演,比如侯导,我不可能拿出普通的东西去满足他们。他们就像口味刁钻的客人,有时候甚至情理之中的色香味俱全都不能满足他们。你必须要使出浑身解数,还要花一点巧思,才能达到他们的要求。”

30岁之后,遇到“似水年华”

“30岁以前,对于表演,有好奇的成分,觉得好玩,也为了追求一种自由,还有想要证明自己。很多人在30岁以前就想好自己在30岁应该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我到32岁才慢慢觉得未来是清晰的,我确定我想当一个很好的演员,一个被大家认同的好演员,有很多拿得出手的好角色。这两年很忙,尤其是2015年,跟我以往接戏的节奏完全不一样,连续拍了五部电影。从来没这么高强度地拍过戏。”30岁之后,阮经天想做一个好演员,无暇顾及自己的生活,全心投入到工作中。他喜欢尝试自己不曾饰演过的角色,也会为了一个角色去充实自己,比如为了演一个侦探去看郁达夫的小说,又比如和一个导演见面十分钟就敲定一个角色。而那部电影就叫《谋杀似水年华》,“跟人沟通,我就喜欢面对面,眼睛对着眼睛,交流心灵的感受。这些表达出来的才是我最直接的感受。在很多时候,与其通过经纪人和公司去争取角色,我更愿意通过他们牵线,然后自己和导演面对面谈,这样才能发现彼此对角色有没有共通的想法,才能发现合作的可能。”阮经天很喜欢小说《谋杀似水年华》,于是在得知小说被改编成电影之后,他很快和导演取得了联系。

秋收和小麦,一对青梅竹马,一段似水年华。阮经天是秋收,Angelababy是小麦。两个人的似水年华被一起案件打破,几代人的爱恨纠葛最终在这两个年轻人的大好时光里尘埃落定,所以原作者蔡骏用了“谋杀”这个词,这场尘埃落定必定是痛苦的,甚至可能没有结果。“我的角色是电影里唯一一个见过魔鬼的人。”阮经天在电影发布会一开始就道出这样一句话,显然这个“魔鬼”是充满玄机的关键,贯穿电影始终,“很多电影讲述的青春都非常的美好,但《谋杀似水年华》讲述的青春大部分是很现实的,超级纠葛。”在离开了偶像剧舞台之后,除了《艋舺》之外,阮经天好像很少和“青春”再有瓜葛,就算是《爱》和《恋爱中的城市》这样唯美的爱情电影,讲述的也往往是“当下”而非“过往”。《谋杀似水年华》在阮经天看来还有一层“回归青春和过往”的意义,不仅仅是电影里的秋收,连他自己都有了能够回忆往昔的机会。

在电影宣传期间,关于阮经天的消息并不只有这一部电影而已,他的生活也成了很多人关注的重点。借着电影的发布会,阮经天突然冒出的一句话,既为电影里的爱情蒙上了一层好奇的因素,又道出了他自己对于感情的看法。“爱情这种东西,其实都不是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的。”

改变时时刻刻都存在着,以前阮经天会说自己对演员这个工作不怎么感兴趣,现在他却一直在用“一个好演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或许明天他会因为某个角色拿到最佳男演员,或许他也会蛰伏一阵子,找到新的方向。变数永远都存在,存在于生活中,也存在于爱情里。他说爱情并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那说明如今的他对爱情的看法就是这个样子的,再多追问也是徒劳。“人生的经历和冲浪很像。没有人会永远在高点,也不会有人永远在低点。要学会和低潮相处,等待高潮的来临。学会等待,而不是拿起板子回家。回家你就错过下一道浪了。等下去,也许五分钟,也许一个小时,可是你总得等待。”用最爱的运动来解释他对生活和工作的理解,我们可以分明感受到阮经天平和的心态,以及超脱其年龄的老成。是的,何必焦虑,一切都会来的。

猜你喜欢
转角偶像剧
埃及迷妹 为中国偶像剧痴狂
台湾偶像剧20年:从梦幻走向现实
“大女主”刷新爱情偶像剧
百花深处
转角遇萌物
一种门窗转角连接件
偶像剧与阶层问题
国产偶像剧的创新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