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高效课堂,完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

2016-12-01 09:33郑丽金
新课程·中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高效课堂信息技术教学

郑丽金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已深入人们工作、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掌握信息技术的学习方法,打造高效信息技术教学课堂非常重要。通过信息技术教学实践对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进行了深入探索,总结了教学经验,希望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掌握信息技术对学生的发展非常重要。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比较新的课程,与其他文化基础课的教学方法有所不同,它的教学内容比较广泛,各种陌生专业术语比较多,理论比较抽象,它的实践性比较强,如果不能采用正确高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让学生失去学习信心。笔者通过多年信息技术教学,对打造高效信息技术教学课堂,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进行了深入探索,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下面谈一下自己的教学体会和做法。

一、提高兴趣是学好信息技术的内在动力

目前,初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式,仍以课堂教学为主,要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效率就要打造高效教学课堂。首先就要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兴趣和动力,通过教学实践证明,在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伊始,学生对信息技术课和计算机怀有一种兴奋和神秘的心情,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兴趣比较浓厚,随着教学内容的不断深入,教学内容就开始抽象、枯燥、理解难度增大、记忆内容增多,学生学习的兴趣就会逐渐消退。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提高学习信息技术的内在动力。尤其是要采用形象的比喻语言授课,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经常对一些计算机专业术语感到难以理解,如果教师用计算机专业语言教学,学生听不明白,就难以产生兴趣,教学效果就会不理想。如果教师采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进行教学,就能把抽象、难以理解的专业术语,变成形象、易懂、具体的知识,学生易于理解,能够激发兴趣。例如,在计算机Windows操作系统中,“面向对象”是一个常用基本术语,掌握它对理解计算机知识,特别是对计算机程序设计非常有帮助。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要理解“面向对象”概念有一定难度,为了使学生容易理解“面向对象”的基本含义和思想,可以用学生经常接触应用的Word文档作比喻进行讲解。Word文档就像一个“容器”,其包含着各种各样的许多“对象”,如图像、动画、艺术字等“对象”。这些外来“对象”在文档中与Word文字“和谐相处”,Word文档系统就是一个面向对象的应用系统。通过这样讲解,学生就很容易理解这些专业术语。

二、情境教学是学好信息技术的驱动力量

在学习信息技术课时,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为学生设置具有吸引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教学情境,将教学内容包含在教学情境中,引导自主探究或借助各种资源去发现问题、分析思考问题、最后想方设法去解决问题。通过问题的解决带动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带动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根据教学需要,教师可以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比如:创设美感教学情境,教师教学生制作电子板报或电子贺卡,把精美的板报或贺卡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在欣赏品味美丽、精彩、优美的作品中享受美感、陶冶情操,接近学生与计算机的“距离”,增强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再比如,创设向往教学情境,可以利用Powerpoint演示软件制件精美的电子相册进行动感播放。或者制作精美实用的教学课件,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向往,这样对教学会大有好处;还比如,创设问题教学情境,给学生提出教学问题,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主动去学习信息技术知识。例如,在教用Word应用软件建立文档时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1)怎样新建Word文档?怎样设置字体、字号?(2)怎样在Word文档中插入剪贴画、图片和艺术字?(3)怎样在Word中插入一张表格?(4)怎样将Word文档保存在指定的目录下?让学生带着这些常用问题进行学习或上机操作,就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动手实践是学好信息技术的主要方法

上机动手实践操作是学好信息技术课的主要方法,教师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作为一项重要教学目标。要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实践的习惯,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信息技术的实践性比较强,只有经过亲自体验和动手实践才能理解和掌握计算机技术的基本操作技能,并在不断的动手操作中做到计算机应用的快速准确。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淡化它的科学性,加强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引导学生培养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促进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例如,在教文字处理软件时,可以将语文课的作文结合在一起教学,让学生用文字处理软件进行作文的编辑、修改等操作,这样既可以完成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还能提高其他学科的教学内容。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加强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学习,重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发展打下良好的信息技术基础。

总之,要教好实践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就要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学习的动力,学好基础知识,运用各种教学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在探究中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要注重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只有在反复不断的操作实践中逐步提高信息技术能力。

参考文献:

[1]孙杰飞.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效率[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4(3).

[2]郭夕梅.信息技术教学,应带领学生走进信息的世界[J].新课程导学,2014(2).

猜你喜欢
高效课堂信息技术教学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