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力量训练在初中体育课中的重要性

2016-12-01 10:05潘秀杰
新课程·中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核心力量初中体育重要性

潘秀杰

摘 要:近年来,初中体育课教学中融入核心力量训练成为体育教学模式变革的主要表现形式。尤其针对初中生而言,其身体素质相对较差,而有效的核心力量训练可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立足于现阶段初中体育课教学现状,对核心力量训练的重要性进行阐述,最后提出如何在初中体育课中融入核心力量训练,以提升初中生的身体素质,并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核心力量;初中体育;重要性

新课标下,体育教学将健康作为主要教学理念,并将此教学理念体现在体育教学的各个阶段。但由于素质教学和新课改在我国施行的时间相对较短,初中体育教学在教学体制和硬件设施等方面均受到一定局限。鉴于此,初中体育课将核心力量训练融入教学中,在保障学生顺利通过身体素质考核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近年来,核心力量训练的渗透更为常见。作为初中体育教师,则更加注重了解核心力量训练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教学中有效运用。

一、现阶段初中体育课教学现状

(一)体育情感匮乏

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过度重视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和运动技能,而忽略了对学生进行体育情感的培养。通常情况下,教师习惯性选择强制性教学,而忽略了考虑学生的个人喜好。多数初中体育教师的出发点是培养学生坚忍顽强的意志品质,却忽略了学生在运动过程中的喜悦和情感体会,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教学内容传统

自体育活动及体育课堂开展以来,体育教学内容几乎是一成不变的,直接导致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时,继续延续传统的体育教学项目进行教学。长此以往,教师忽略了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及个人兴趣进行针对性教学,而是千篇一律,这就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活动热情消减,影响体育教学效果。

(三)教学方式单一

初中体育教师往往认为体育教学的重点在于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这种教学模式虽然可以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但从另一方面来看,此种教学方式并没有以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为基本出发点,教学形式过于单一,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核心力量在初中体育课中的重要性

(一)核心力量

“核心”即人体的中间环节。在人体结构中,核心部位主要包括:肩关节以下、髋关节以上,且包含骨盆在内的人体结构区域。人体核心肌肉群的作用在于稳定重心,实现力量的传导,是身体发力的主要环节。同时,人体核心肌肉群在发力、上下肢活动的过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枢纽性作用。对于个体发展而言,在执行任何行为和动作的过程中,核心力量均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的核心力量进行训练,可辅助学生进行有效运动和训练。同时,对改善学生运动动作、技能和姿势等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学生的身体发展有重要影响。

(二)核心力量在初中体育课教学中的重要性

1.训练学生身体的核心区域

对初中生进行力量训练,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运动成绩和运动能力。在人体内结构中,核心区域起到衔接上半身和下半身肢体的过渡作用。同时,对人体脊柱的稳定性和骨盆核心的稳定性而言,也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学生的身体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即使在日常体育训练中面对一些高难度动作,也可轻松完成。例如,在三级跳的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核心区域力量训练,在起跳前控制起跳的角度,把握垂直速度和水平速度。通过对身体的核心力量进行控制,可保障学生身体中的脊柱部位、骨盆可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从而有效避免出现身体过度摆动的情况,可帮助学生完成肢体的协调能力,高质量完成教学中的高难度动作。

2.训练学生的平衡力和身体控制力

人体在运动过程中始终需要保持力量的平衡,一旦身体的某一部分出现失衡情况,则会影响整体的平衡力和控制力。在初中体育课教学中,大多数教学动作均需要上肢和下肢的协调与平衡。而要想完成相关的训练动作和教学内容,则需要对学生进行核心力量的强化训练。通过核心力量训练,可使骨盆肌群与下肢的肌群形成良好的协调用力,并保持身体的平衡能力和控制能力,在力度和方向上均可保持一致。

3.保障肢体的协调性

初中生并非专业的运动员,而设置体育课程的意义也在于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综合能力。因此,体育课堂的教学时间和训练时间相对受限。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核心力量训练,则可保障深层次的小肌群发挥其稳定性作用,同时可加强核心力量在身体协调中的作用。当学生掌握了核心力量的精髓,在体育运动和锻炼中可体现出身体的稳定性和固定性。例如,在短跑训练中,核心力量训练的作用在于学生起跑前,可对学生起跑时腿部起到支撑作用,爆发出强大的力量和速度。同时,在短跑中可保持腿部肌肉群适度放松,在冲刺时可瞬间爆发出巨大力量。经核心力量训练后,学生不仅可用最佳的肢体运动状态参与体育竞技,可降低机体能量的消耗,同时,也可降低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发生意外损伤的发生率。

三、初中体育课中融入核心力量的教学策略

(一)日常教学中加强核心力量训练

在初中体育课教学中融入核心力量,需要教师在日常体育教学和体育训练中注意对学生核心力量的基础训练,并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意识和运动能力。例如,长短跑训练时,教师需要在开展体育训练之前,对学生的核心力量进行初始训练,主要包括训练学生的俯卧撑能力,并进行腿臂交叉训练、仰卧挺髋能力训练等。通过对日常教学中融入核心力量训练,可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核心力量训练的重要性,同时也可认识到核心力量对人体产生的重要影响。借助此种教学模式,可使学生更好地控制自身运动能力,获得理想的体育教学效果,可在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同时,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制定针对性、具体化的体育教学方案

除在日常体育训练中融入核心力量训练之外,教师还需要制定具体的、针对性强的教学方案。一方面,教师可在体育课上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如借助平衡木、瑞士球等体育器材训练学生的核心力量;另一方面,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兴趣爱好,制定针对性强的教学方案。从学生自身的特征为出发点,可在体育教学中开展趣味性教学,让学生在感兴趣的条件下,接受体育教学,并提升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真正爱上体育课。此外,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还需要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合作意识,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思想意识。

总而言之,即使现阶段初中体育教学在多方面仍存在不足和缺陷,但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普及和推广,初中体育教学也会不断创新。在体育教学中,针对学生的不同身体素质及兴趣爱好开展教学,将核心力量训练融入其中,始终坚持健康为本、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不断创新教学内容、教学理念和教学形式,逐渐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初中生的身心发展提供重要平台。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真正融入核心力量训练,可为学生树立终身训练、终身体育的思想意识,提升初中体育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陈代斌.核心力量训练对中学生100米跑影响的实验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4(2):20-21.

[2]王卫星,廖小军.核心力量训练的作用及方法[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8(2).

猜你喜欢
核心力量初中体育重要性
“0”的重要性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初中体育学习方法指导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读《边疆的重要性》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