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体育教学活动,提升初中体育教学效率

2016-12-01 10:06陈文海
新课程·中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创新发展初中体育教学效率

陈文海

摘 要:在新课程教育的指导下,为了适应发展需求,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断开拓创新,迎接新的教育时代,保证学生能够全面发展。体育课程作为一种实践力非常强的课程成为提升教学效果一个必不可少的课程与环节,并且教师需要根据实践的经验,不断发挥体育课程的重要性,才能保证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提升。开辟新的教学模式,可以保证初中体育的效率。主要介绍当前的体育教学活动,阐述如何进行创新体育教学才能提升体育教学的实际效果。

关键词:初中体育;创新发展;教学效率

虽然素质教育在我国教育过程中实施了一段时间,并且在一些学科和对学生的素质培养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在关于体育教学的改革上,重视程度还不是特别强。很多体育教师虽然了解改革的重要性,对于已经习惯了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教师来说,就缺少了创新的想法,这就导致体育教学创新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实施效果不强,授课内容单一,没有创新,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各个学科都开始创新改革的阶段,如果体育教学没有创新的话,就没有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能保证以后体育教学的开展。

一、采用新型的教学方法

初中生正处于思想与身体都非常活泼的时期,这个阶段的学生喜欢接触新鲜事物,打闹、活动就是他们的天性,这是不能泯灭的。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物质和精神上的追求也不断提升。尤其是对于学生来说,很多运动器械已经非常普遍,在生活中就可以使用到,如果体育课上还用这样的器材,就会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对于学生来说,健康身体是至关重要的,要想保证良好的运动习惯,必须从小养成,加强锻炼,只有保证学生的运动积极性,才能让学生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所以,学校应该重视体育课,体育课程多安排一些在室外操场上的锻炼活动,并且,在活动内容上要尽量安排的丰富多彩,让学生在充满学习兴趣的时候,重视体育锻炼。而在体育设备购买时,尽可能购买一些对学生吸引力强的,例如:网球、开设游泳课程等。除此之外,教师在进行体育课程安排时,尽可能丰富课程内容,把一些新鲜的项目安排在一些球类或者是跑步锻炼项目中。例如,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学习健美操等强身健体的活动。活动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大大提升了,这样保证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性,不仅增强了学生的体质,还能提高学习效率,加快课程改革速度。

二、充实教学活动内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把兴趣提高了,才能保证学习效果。传统的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学内容单一,学生进行机械练习,不能增强他们的学习热情。在体育教学改革中,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在教学设备和课业选择上也进行了改善,丰富了体育教学内容。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最常进行的体育活动就是跑步、仰卧起坐、足球、踢毽子等,这些在课下学生都可以独立完成,没有新鲜感,已经没有了学习兴趣。随着学校对体育学习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初中的教学设备也开始更新换代。为了满足学生的需要,引进了更多先进设备,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游泳课程、球类运动、健美操等课程内容的开展时,还可以加入比较有现代特色的大型团体操、轮滑甚至是武术、跆拳道等教学内容,让学生可以学习到新的活动,找到自己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这样才能保证初中体育教学的效果。

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以往的体育学习中,虽然以活动为主,但是教师与学生的活动都是按照大纲课本进行,教师要根据课本内容教学生,学生也要严格按照课本和教师讲授的内容学习,这个中间就缺少了必要的沟通环节,并且,学生的思维已经被课本限制了,没有办法创新,在学习上也缺少了激情,课本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突破的最大阻碍。所以,必须要改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为学生创造更加和谐、轻松的活动环境。首先,教师应该走到学生中间。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让教师的地位高高在上,学生对教师只有尊重和畏惧而没有交流和互动,教师应该打破这样的环境,让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有效沟通。课堂不是教与学的关系,而是互动、游戏的过程,让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其中;其次,教师要做到言传身教,严格要求自己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在动作教学时,教师的每一个动作必须做到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还能加强与教师之间的情感;最后,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心理的疏导,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初中生在思想上可能会有一些心理上的问题,在活动中能够体现出来,教师要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然后进行及时正确的心理疏导,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体育课程效果。

四、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在体育课堂上就应该多让学生锻炼,释放学生的运动天性,所以,教师应该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多组织一些团体活动或趣味比赛,让学生能参与进来,不仅锻炼了身体,还能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以及热爱运动的精神。例如,可以在天气好时,在班级中组织一场小型运动会,选择一些需要相互配合才能完成的运动项目,教师不仅可以当成裁判,还可以直接参与到活动中,这样既能让学生有所运动,还能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使整个课堂具有趣味性,充满了轻松的感觉,还能增强学生之间的友谊。

除此之外,对学生的奖励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是对学生的一种激励。在课堂上,教师不应该吝啬自己对他们的鼓励,不仅仅是优秀的学生,对于有突出进步的学生还要给他们以鼓励,并且要多给学生一些锻炼和表现的机会,让他们可以感受到体育课堂给自己带来的乐趣。教师也应该看到学生进步的地方,多给他们鼓励,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是能被教师看到的,进而不断提高自己,这样教学相长才能达到初中教学的最终目的。

五、对学生的课余时间进行合理安排和规划

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判断学生学习情况的唯一标准就是学习成绩的好坏,同时,中考也成为初中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家长和教师把所有精力都放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上,注重文化课程培养,轻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是,没有良好的体魄,再好的成绩也是没有用的,只有在不耽误学生文化课学习的情况下,教师还能安排学生进行身体的锻炼,认真安排每一节体育课程,让学生多一点锻炼身体的时间。同时,教师还应该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进行互动,把体育锻炼安排在课间时段,让学生从繁重的课业中解放出来,精神和身体能得到很好的放松,解放自己的大脑,忘记疲劳。这种劳逸结合的方式还有助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对文化课的吸收也有非常大的好处,保证了文化课的课堂效率。

总之,初中体育教学活动在新课程改革下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初中这个关键时期,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对他们以后的发展也是十分重要的。拥有好的锻炼习惯以及健康的身体,才能保证文化课的学习,对以后的学习也起到非常大的铺垫作用。所以,家长和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的体育锻炼培养,让体育活动成为锻炼学生的重要部分,让学生在学习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创新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体育学习中获得更多知识。

参考文献:

[1]尹家军.强化教学活动创新提升体育教学成效:对初中体育教学改革的几点探究[J].科教导刊,2011(13):33-34.

[2]许红梅.以激发兴趣为切入点 促进初中体育教学活动有效开展[J].成才之路,2011(22):22-23.

猜你喜欢
创新发展初中体育教学效率
初中体育学习方法指导
我国数据新闻的传统因素及创新策略
群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