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思考与对策

2016-12-01 10:40顾茜
新课程·中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英语阅读能力阅读技巧文化背景

顾茜

摘 要:阅读对于任何语言来说,都是一把关键的金钥匙。在英语作为外语的语言环境中,阅读是中国学生语言输入的主要途径,是学习英语的重要手段。我国九年义务教育英语教学大纲规定“按照语言学习的规律,学生必须吸收相当数量的语言材料和经过一定量的语言实践,才能获得交际运用英语的能力”。纵观近几年来中考中阅读所占的比重以及阅读能力对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实践能力的直接影响,不难得出“得阅读者得天下”的结论。作为一名一线英语教师,如何帮助学生提高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成为一个值得深思和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英语阅读能力;阅读兴趣;文化背景;阅读技巧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

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在师生之间进行信息传播和情感交流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组织学生的智力活动,而且要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使学生心情愉悦地开始学习。平日里,部分学生由于畏难情绪害怕参与到长篇的尤其是生词较多的英语阅读理解中去,因此教师要尽力和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帮助学生克服阅读障碍,逐渐培养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因此教师每天要精神饱满地走进英语课堂,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课堂氛围,开展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江苏省使用的初中英语教材为牛津译林版,每个单元的阅读文章都是精选的好文。教师鼓励学生将各种阅读技巧和策略运用于阅读中,读完后快速锁定重要信息,在阅读的文章中划出相应的句子,完成课后习题。学生之间围绕本课的阅读内容进行互相提问并将文章中的精彩片段表演出来。有时候,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教师还会要求学生模仿课文的行文风格,使用本堂课学会的新词、短语和句型写一篇相似话题的小短文并当堂挑选一两位学生的成果进行展评,学生的积极性都很高涨。这样就很自然地实现了从“阅读”(输入)到“口语和写作”(输出)的过程。

二、多途径丰富学生的词汇量和文化背景知识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把浩瀚的英语阅读理解文章比喻成一道道精美的菜肴,那么无数个英语单词、短语、句型、各种琐碎的语法知识及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便是那些新鲜的食材。如果没有准备好这些形态各异、各种各样的食材,我们便无法做成美味佳肴并细细品味他们。

因此,我们首先要帮助学生丰富他们的词汇量,比如引导他们认识英语单词的各种前缀、后缀、词性转换,同义词和反义词结对记忆,了解和掌握英语的构词法。比如英语中以下前缀可以构成相应单词的反义词: dis-(dislike), un-(unhealthy), im- (impossible), in- (incorrect), ir- (irregular), il- (illegal),non- (non-native)。还可以通过归类记忆法梳理词汇。最常见的例子就是根据话题将不同的词汇进行归类。比如有关“季节”的词汇主要是spring, summer, autumn, winter,有关“食物”的单词又可细分为Vegetables(蔬菜类):carrot(胡萝卜),potato(马铃薯),tomato(番茄), cabbage(卷心菜), corn(玉米), onion(洋葱), bean(青豆), chilly(辣椒)etc. Meat(肉类): pork(猪肉), chicken(鸡肉), beef(牛肉), mutton(羊肉), fish(鱼肉), flesh(鲜肉), ham(火腿), hotdog(热狗), bacon(咸猪肉), sausage(香肠),etc. Fruit(水果):apple(苹果), banana(香蕉), grape(葡萄), peach(桃子), pineapple(菠萝), watermelon(西瓜), strawberry(草莓), mango(芒果), cherry(樱桃),lemon(柠檬), orange(橘子), olive(橄榄), etc. Snacks(小吃和点心): sweets(糖果), chocolate(巧克力), biscuit(饼干), pie(馅饼),cookie(小甜饼), bread(面包), toast(吐司), loaf(大块面包), jam(果酱),etc.

除了帮助学生使用各种学习策略拓展英语词汇量,多途径丰富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也是十分必要的。在平日的教学中,很多教师为了赶进度,尽快地完成教学任务,以达到高效提分的目的,往往忽略相关阅读篇章的文化背景渗透介绍,直接切入大量语法知识点的讲解,导致很多学生成了考试机器。有一次,笔者执教一篇介绍世界各地风景名胜的阅读理解的文章,在导入新课时,发现新接手的班级的学生对于世界各个国家的政治地理文化常识极其匮乏,甚至连世界主要的几个大国的首都以及该首都代表性的建筑都不知道时,我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立刻当场给学生介绍相关的文化常识。

三、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科学的阅读技巧

1.培养快速阅读技巧,克服不良阅读习惯

(1)视幅要宽

我们做阅读题表面上是用眼睛看,实则用脑子读,眼睛只是起了照相机镜头的作用。引导学生做英语阅读时努力把自己的眼睛变成“广角镜”,努力做到“一目十行”。

(2)视时要短

第一眼和第二眼之间停顿的间隙要尽量短。我们阅读时,若视幅相同,谁的停顿时间短,谁就能读得快。

(3)利用上下文猜生词

a.利用定义的线索

b.利用同义的线索

c.利用反义的线索

d.利用常识猜测词义

2.理清阅读文章的类型,使用不同的阅读方法

阅读理解文章主要包括科技类和人文类两大类型。不同类型的文章无论是从结构上还是从内容上都有着巨大的差异。因此,学生在进行阅读理解时,首先要确定文章的类型,对于不同体裁不同种类的文章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从而提高自己获取信息的效率。一旦确定了文章的类型,学生便可以在限定时间内选用skim, scan, skip, careful reading等方法阅读,寻找关键词、主题句、情节、人物和观点,理清文章的脉络。

3.将精读与泛读有机结合

精度与泛读是我们做英语阅读理解的两种重要的方法。对于不同的阅读内容、不同的阅读题目,需要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对于普通的阅读理解的文章,没有必要逐字逐句地推敲阅读,应当首先快速浏览,通过泛读大致了解文章的大意,然后根据阅读理解后面的每一道小题目快速定位,锁定重要信息,找到正确答案。对于较难理解的句子,则要采用精读的方法,联系上下文语境,推测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有利于更好地答题。

综上所述,阅读理解能力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初中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英语阅读也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外语信息、参加外语实践活动的重要途径。新课程改革强调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教师要帮助和引导学生学习,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因此,英语教师应不断转变思维,创新教学方式,引导和帮助学生培养浓厚的阅读兴趣,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和文化背景知识,掌握科学的阅读策略和方法,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课外英语阅读活动,提高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努力实现让学生“爱上英语,从阅读开始”的教学理想。

参考文献:

[1]龙荣兰.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J].中学文科,2006(5):10-11.

[2]马志华.新课标下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J].学周刊,2015(34).

[3]王雪娇.浅谈如何提高初中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J].读写算,2015(1).

[4]朱爱萍.试论英语阅读理解监控能力及其提高[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3).

猜你喜欢
英语阅读能力阅读技巧文化背景
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山东戏剧
论文化背景知识在训诂中的作用
英语教学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策略
立足“三重”,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多元文化背景下加强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探索
初中语文散文阅读的技巧研究
关于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解题的几点建议
对新课程标准下的英语阅读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