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热点在思品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2016-12-01 11:18周静
新课程·中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运用原则时政热点初中思品

周静

摘 要: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具有强烈的实践性与社会性。新课标改革的推行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使学生的生活经历与社会体验有机结合,在此基础上,初中生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得以培养。在长期的教学中,教师认识到将时政热点渗透到思品教学课堂上,在丰富思想品德教学资源的同时,可以体现出教学的时效性,另外,学生在分析热点现象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三观”。总之,时政热点在初中思品教学中的运用,是对我国素质教育的响应,使学生素质得到综合提高,推动了思品教学事业的发展进程。

关键词:初中思品;时政热点;运用原则;作用

初中思品教学课程的开展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师生共同关注社会热点话题,及时将某一时政热点新闻融入思品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热情,他们对课本中的理论知识有透彻的理解并对其进行深刻的记忆,所以说时政热点在初中思品教学中的应用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作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了时政热点应用的几点原则,探究哪些时政热点可以作为思品教学资源,及其深入教学课程中发挥的作用。

一、探究时政热点导入思品教学中的原则

1.正面导向的原则

正面导向是指教师运用正面事件或者行为,让学生感受到教师正能量源源不断地输送到自己的脑海中,此时学生的表现行为就会自觉地朝着正确的思想道德路线发展,对自身扭曲的道德观点或者行为进行及时纠正。总之,散发着正能量气息的时政热点在思品教学中的运用,教师应该坚持人人平等以及正向导入的基本原则,完善学生的心智,提高他们的素养。

2.与学生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原则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表达这样的观点,离开生活的教学不是好教学。因此,在初中思品教学中教师引用的时政热点应该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此时学生就会感觉到这些时政热点所涉及的道德理念是触手可及的,这样他们就会投入真切的情感去感受社会,此时学生所得的道德经验更具有价值。这就要求教师具有一双智慧的眼睛,在学生周边的生活中搜寻时政新闻,“走出教材,回归生活”,此时时政热点有助于初中思品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3.感化触动学生的原则

引入思品教学中的时政热点应该起到启发性作用,它能引导学生去自觉思考道德问题,使他们完善自身的道德思想框架。之所以要求在应用时政热点时践行感动原则,这是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即“人之初,性本善。”初中生爱憎分明,当他们分析时政热点的道德内涵时,思想上就会产生震撼,情绪以及心灵上随之就会产生波动,感性与理性的有机结合,使初中生更能理解思想道德理论知识,强化自身的素养。

二、解析可以作为思品课程教学资源的时政热点

1.引起社会广泛争议的人或事件

例如,“三聚氰胺”事件,将这类备受争议的社会热点运用到思品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与情感价值观念,此时学生问题分析的能力增强,他们能够明辨是非与对错。

2.现阶段社会推行的风尚

例如,“绿色环保”这一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作为时政热点引进思品教学中,这是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推崇,此时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发展道德理念。

3.与“感动人物”有关的材料

“感动人物”的评选工作每年国家或者是社会都会开展,这些人物身上散发着强烈的光辉,将其作为时政热点资料在教学中加以运用,能够起到强烈的模范作用,使学生在初中时期树立自己学习的楷模,此时他们的思想道德观念受到正确的引导。

三、挖掘时政热点在思品教学中的运用渠道以及发挥的作用

1.设置良好的教学环境,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借助多媒体下载新闻视频或者是图片,并将其呈现在学生眼前,此时他们的求知欲望被激发出来,此时的学习效果也提高了。例如(苏教版七年级)《热爱生活》的思品教学课程中,教师设置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认识生命的特殊性,珍爱生命的同时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教师利用互联网技术下载一些热爱生命的杰出人物的视频,例如,张海迪与脊髓血管瘤战斗的图片或者视频;让学生朗读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此时在热点新闻的引导下,让学生在初中时期树立珍视生命、热爱生活的思想观念。教师在本节思品课程中应该告诉学生,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主宰者,保护生态环境也是热爱生命、重视生活的一部分,此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中央印发颁布的《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教师可以利用这一时政新闻热点,使学生树立保护周边环境,积极绿化环境,维护文化遗产完整的意识观念。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保护环境的杰出人物伐木工人马永顺保护生态环境的事例,当然教师还可以对学生讲述“2010年十大环保人物”这位中国环境保护先行者的生平经历以及参与的社会活动。在良好环境的陪衬下,学生通过对时政热点的分析,受到一定的启发,继而有所感悟,此时学生对思品知识有更大的学习兴趣。

2.围绕时政热点开展理论教学,使学生对思品知识有更为透彻的理解

纵观人教版思品课程,我们可以发现九年级思品教材中涉及的知识较为抽象,理论性过强,如果教师照本宣科、单向地向学生输送理论知识,在这种“满堂灌”的教学环境中,学生无法真正理解思品知识的文化内涵。当时政热点被及时有效引进教学课程中时,学生通过对时事热点话题进行探讨,深入挖掘其折射的社会现象以及包含的思想道德理论。学生回头再看思品教材中的理论知识,立刻发现它们形象化了,此时学生分析热点问题的能力增强了,此时他们也能准确地应用思品理论知识,达到了学以致用的学习目标。

3.适时地开展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因为初中生的大部分时光是在学校度过的,因此,他们亲自去经历、去实践的机会很少,所以思品教学课程的开设是学生在初中时期培养道德品质的渠道之一,它可以协助学生对社会生活有正确的认知。那么社会生活又是如何导入教学中的呢?这就要依赖时政热点或者是新闻热点,它们的有效运用使学生获得时代最前沿的信息资源,他们就会对社会现象有公正客观的态度,此时学生的认知、分析等各项能力均得到明显提升。例如,在(苏教版八年级)《自立自强》的教学中,教师开展“列举经典人物,彰显自强风范”的主题活动,学生通过搜集时政资料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那么时政热点在思品教学活动的有效渗入,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形成坚韧不拔的品格。在(苏教版八年级)《学会负责》的教学中,教师引用的时政热点是去年召开的“两会”所倡导的提高空气质量的问题,使学生树立“绿色生活”“绿色出行”的生存意识,在此基础上学生就能更快地吸收教材知识。教师通过对学生传授“言不信者,行不果”、“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要自己诚信”这样的优良传统,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一诺千金的含义,此时他们能更好地理解掌握本单元“承诺的分量”的思品教学课程。

时政热点在初中思品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丰富了教学资源,拓宽了学生的眼界,使学生正确地认识以及分析新闻要素,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对其身心的全面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必须认识到时政热点应用的重大意义,将社会焦点话题、党中央传达的文件政策广泛应用于教学中,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使学生得到综合发展的同时取得一定的教学成绩。

参考文献:

[1]林丽红.浅谈时政热点在思品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5.

[2]汪文锋.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导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

猜你喜欢
运用原则时政热点初中思品
思品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成长实际
小组合作环境下时政课堂模式初探
特殊教育课堂中参与式教学的有效运用研究
刍议电子白板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