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如何运用类比教学法

2016-12-01 13:00林章升
新课程·中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思维方法类比思想品德教学

林章升

摘 要:在多年的思想品德教学中,发现类比法在中学思想品德教学中能起到重大的作用,并对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如何运用类比法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归纳出利用类比法培养和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学;类比;思维方法

一、类比教学的含义及作用

所谓“类比”,就是“类推”“比较”的意思,就是将两个(或两类)研究对象进行对比,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同或类似之处,找出它们之间相互的联系和所遵循的规律,然后根据它们在某些方面有相同或相似的属性,进一步推断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有的相同或相似的属性。

康德曾经说过:“每当理智缺乏可靠思路时,类比方法往往能指导我们前进。”类比作为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方法,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类比常常能启迪思维,化抽象为具体,培养思维能力。类比教学法对于引导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事物和概念,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及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具有重要意义。

二、类比教学法的运用

类比是根据不同事物在某些特性上的相似,推理出它们在另一些特性上也可能相似的思维形式,运用到思想品德教学中,可以激活知识结构的生长点,降低感知难度,促进知识的有效迁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新时期的教师,要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综合知识,能运用多种方式进行类比

教学。

1.运用本学科知识进行类比教学

在教学七年级下册第五课《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时,挫折的两面性,挫折一方面使人们前进的步伐受到阻碍,从而产生忧愁、焦虑、不安、恐惧等消极心理;另一方面有利于人们磨砺意志,增长才干和智慧。在学习这一知识时,可以引导学生将其与七年级上册第六课《做情绪的主人》情绪的两面性进行类比,促进知识的有效迁移。在学习“我们身边的规则”这一知识点的时候,要求学生重点认识把握道德和法律。学生在学习此知识的时候感到难度较大,通过将两者进行对比,可以降低学生对这一知识的认识、理解难度。道德,依靠舆论、习惯和信念的力量,力求在人们心中定出准则。道德的显著特征:一是在人们长期的社会生活中自然形成的。二是道德依靠舆论、习惯和信念的力量,不具有强制性。三是道德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法律的显著特征:一是法律是由国家指定或认可的。二是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三是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2.运用其他学科知识进行类比教学

联系具有普遍性,初中各学科知识之间也存在着诸多的联系,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到这种联系,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运用其他学科知识进行类比教学。如历史学科中,中国共产党自成立的第一天起,就面临着与国民党的竞争与合作。早期国共双方进行了第一次合作,不久蒋介石发动政变,血腥镇压、屠杀共产党人,合作破裂,双方进入竞争为主的阶段,开始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随着日本的入侵,国共都不能单独抵御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的边缘。国共双方联合抗日进行了第二次合作,经过八年抗战,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取得了抗战的胜利。可是随之之后,国民党军队疯狂进攻解放区,国共双方爆发了第二次内战。通过这一类比教学有助于学生对“竞争与合作”知识的理解。再如,物理学科中,摩擦力作用的认识,摩擦力会给我们带来好处:(1)摩擦滑动可以产生人们需要的反作用力。(2)滚动摩擦可以减小摩擦时产生的磨损。(3)静摩擦可以固定物体。摩擦力也会带来坏处:(1)滑动摩擦造成物体的磨损。(2)滚动摩擦不能产生足够大的反作用力。(3)静摩擦增大物体运动时的阻力。可以用来类比思想品德中“全面认识网络的作用”。

3.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类比教学

神农氏乃中国古代三皇之一,他看到很多人得病,决心救助。于是神农氏誓言要尝遍所有的草,研制解药挽救人们,多次中毒,发现了治疗疾病的各种草药,摸清了百草的药性,配成药方,留给后人,于是人类有了治疗各种病痛的办法。可以类比“如何培养自立自强的精神品质”,要大胆投身于社会实践,多实践多锻炼。铁画,安徽芜湖地区特产,2006年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铁画的制作起源于宋代,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商鞅变法与徙木为信的故事可类比诚信做人;葫芦兄弟的故事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的团结精神;詹天佑设计人字形铁路,在坡度较大的路段,采用一前一后两个火车头提高火车的爬坡能力,可类比作为21世纪的公民,我们要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采用这样的类比教学优点明显:(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2)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3)使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4.运用生活事件进行类比教学

初中思想品德与生活密不可分,作为思想品德老师,在上课时要注意把课本知识与生活事件有机结合起来,有效进行类比教学。关于摔倒了,生活中仍然有人果断去扶,可以类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同学们所在的小区干净、整洁、优美。人们爱护花草树木,不乱扔纸屑、食物袋,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说明了我国实施的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学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时,虽然课本上对这一知识点做了大量的说明分析,但由于这种说明抽象、理论性较强,可能老师讲了半天,学生却还是一知半解。我们可以把该知识点与家谱进行类比。中国人有慎终追远的传统,祖先崇拜是中华文化的内涵之一。黄帝陵祭祖在中国最有影响力的祭祖大典中排首位,这一点众所周知。我们很多同学所在的家族中也有制作家谱,清明祭祖的传统,家谱的构成:最上面的家祖,接下来是第二世、第三世、第四世……将之与我国的法律体系相比较,最上面的家祖相当于我国的宪法,后面的第二世、第三世、第四世……相当于我国的基本法律、行政法规、条例。通过这样的类比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

类比方法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和当代教育学、心理学规律。运用类比方法,不仅有助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事物和概念,还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当然,类比教学是一种教学手段而不是教学目的,只能起到过渡启发认知的作用。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宜过于依赖类比教学法,而要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努力实现最优教学。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2]周桂珍.教育学与心理学[M].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思维方法类比思想品德教学
浅议高中物理教学中难点问题的处理
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探究
思想品德教学中对学生主体意识的挖掘
如何提高学生思品课学习内驱动力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利用实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