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三效”课堂

2016-12-01 13:17钱樱
新课程·中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效益效率效果

钱樱

摘 要:“有效课堂”作为一种理念,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一提出就引起了教师的关注与思考。希望能使“效率、效果、效益”三效一体。

关键词:效率;效果;效益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一个新名词孕育而生,那就是“有效课堂”。我与所有的同行一样把有效课堂看作教学的生命,希望能使“效率、效果、效益”三效一体,希望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以最高的效率取得最佳的效果,获得最大的效益。

一、低效课堂的本因

新教材在编写上改变了原有的知识体系,每课内容中增加了许多情景图片,提供了一些与知识有关的情境或素材,而正文的部分相对减少。教师若是再照本宣科,依教材讲教材,就会出现一堂课不下10分钟就上完,学生听后也仅是一片茫茫然,搞不清重点、难点,搞不清学了些什么的结果。而考试形式从闭卷到开卷,分值到50分,教师、学生的积极性也在一点一点地消失,一系列问题直接呈现在了我们面前,就我的教学感受而言,我觉得导致低效课堂的原因如下:

低效课堂现象之一:教学设计模式化

低效课堂现象之二:情境创设形式化

低效课堂现象之三:课堂管理松懈化

低效课堂现象之四:教学评价简单化

低效课堂现象之五:课后作业机械化

二、有效课堂的良方

如何解决“教师埋头干,学生无进步”这一现状,真正改变课堂包装的浮躁性,让现有的课堂教学用最少的投入达成预定或更佳的目标,以最大限度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实现“三效一体”的有效课堂呢?

有效课堂对策一:准确把握课堂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人们对教学和学习活动内在规律认识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的看法和持有的基本态度和观念,是人们从事教学活动的信念。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说:“教育改革的关键是教育思想的改革,如果思想观念不改,单改怎么上一节课,怎样讲一课书,怎样留作业,怎样批作业,这样即使能奏效一时,也决不会持久。”

我充分认识到:新课程理念下,学习不再是一种外在控制力量,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精神需求,课堂是一个让学生获得知识与培养技能同步进行的过程。所以在教学中,我既重视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欲和发现欲,倡导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差异性和选择性,又注重师生互动、学生自主学习、同学间合作学习。

有效课堂教学对策二:有效实现课堂以生为本

学生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对象。教师必须时刻记住“学习首先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学习必须靠学生自己来完成”。而“以生为本”的有效课堂教学就是把学生放在教学工作的首位,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把学生看成教学活动的全面参与者,看成有巨大潜力并具有独特个性的完整的人,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全面发展。

在我的“三效”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好手边的新教材,利用大量情境生动活泼的图片,并用真实的语言加以描述,关注学生主体意识,不再把学生认为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在教学设计时,我首先重视学生的课前准备。在导入环节中我巧妙地设置情境,尽量选择贴近学生的题材,或概述故事情节,或渲染氛围,或创设情境……目的是让40分钟的开头就紧紧抓住学生的心,使教学在激活学生思维状态下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例如,在学习九年级《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时,先播放了视频《外国人眼中的中国》,结合视频、插图设问,由此引发讨论。这样的导入,让学生体会到思想品德学科的实用性,同时激发学生“我要学”“我愿学”的意愿,让学生课堂开头就很快融入教学中,激发学习兴趣。

有效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学行为要转变。我的教材设计注重学习方法的培养,学习过程的探究,在课堂上我不再是演员,而是导演。例如,在进行九年级第3课《勤奋学习 善于学习》的教学时,我改变以往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自己收集材料,自己上讲台讲述学习的重要性,变被动为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三效教学中我积极倡导研究性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欲望。借助多媒体信息,以其特有的形象性和感染力,把静态枯燥的教材融入三维空间中,从而产生极其活跃的动态画面,牢牢吸引住学生的视线,增强了明理和导行的效果。我的有效课堂上,每堂课都使用多媒体技术来辅助教学,或是PPT,或是Inspration……例如,在教学《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一课,先播放《鲨鱼和乌贼》的故事,以趣引入,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在这Flash中唤起学生的感知,引导学生联想生活中的自我保护。在课的最后又播放了《自我保护歌》,让学生在优美的歌声中,巩固了学习内容,又延伸了学习内容。

我认为:真正做到“以生为本”,教师最重要的使命将不再是传授知识,而是创设来自生活的教学情境,打造一个民主、和谐、宽容的课堂,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体验探求知识过程的快乐,并在探求中生成新知识和新能力。

法国作家雷曼麦有句名言:“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提出更容易让人接受。”“三效”教学中,我一改一成不变的节奏和模式,注意语言艺术,巧用幽默与讽刺,以此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节学生的情绪,活跃课堂气氛,启发学生思维,增强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我巧妙引用诗词、典故激发兴趣,做到寓教于乐,更强调教学的节奏有条不紊,富于新鲜变化。因为我觉得如果每本书、每节课都一样的教,我将永远看不到孩子们期待的目光,学生将永远厌烦枯燥的思想品德课程,不可能真正实现“以生为本”的思想,而预定的“三效”目标也永远不可能实现。

有效课堂教学对策三:积极组织强化课堂管理

赫尔巴特说:“如果不坚强而温和地抓住管理的缰绳,任何功课的教学都是不可能的。”要想实现“三效”教学,那维护课堂秩序管理尤为重要。

我认为:维护课堂秩序最理想的是“恩威并重”“刚柔相济”。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要想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任,获得学生的理解和宽容,做一名既让学生深爱,又能出实效的教师,首先说话要有亲和力。但在讲究亲和力的同时如果不讲原则,该严肃的不严肃,处理违纪学生软弱无力,学生就认为你没脾气,自然也不会把你放在眼里,也就可能出现喊破了嗓子,也镇不住学生的情形,所以课堂管理还要有威慑力。当然作为教师,更主要的还是讲课要有吸引力,绝不能让课堂中的琐碎小事影响了整节课的效果。

有效课堂教学对策四:激励合理教学评价机制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教师要善于在每一个学生面前,甚至是最平庸的、在智力发展上最有困难的学生面前,都向他打开他的精神发展的领域,使他在这个领域里达到顶点……从人的自尊感的源泉中汲取力量。”唤醒潜能、激发力量,促进学生走向成功,这是课堂评价激励机制的重要原则。

传统课程评价呆板、片面,学生也为考试的成绩背上了沉重的包祔。现在,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各科都强调培养目标的三大领域: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所以,我的有效课堂评价,除了加强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特别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引导。评价形式也是多层次、多形式,不搞“一刀切,齐步走”,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表现,给予及时、中肯的评价,使其在自己原有的素质基础上得到发展,有所进步。而评价方式也是丰富多样,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配以形象、生动的评价鼓励,常会运用赞美的话语、亲切的微笑、鼓励性的手势、充满爱意的抚摩等。

其实,当我刚踏入工作岗位时,也曾有过机械的评价,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我的点评是很笼统的“很好”“恩,对的”,而不加以分析评价,布置作业的批阅也是简单的“阅”,学生根本不能收获答题准确的喜悦,现在的我,课堂教学中注重氛围的营造,评价也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将课堂的评价、课后作业的评价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评价相结合,全方位地衡量是否达到有效教学的效果,是否让学生获得效益。以免阻碍学生自主、生动、活泼地发展,导致学生望思想品德教学而生畏,帮助其形成明辨是非的能力、批判式思维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

三效课堂中,应该有老师付出的努力,步入课堂前应该“心里有数”,踏出课堂时应让学生“有所收获”;三效课堂中,最基本的是必须时刻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三效课堂中,最主要的是让每个学生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发展。

总而言之,思想品德新课程的改革,如一缕春风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带给我们更多的思考与做法。思想品德课要“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今天的课堂,不再要低效和无效,我们不再唱独角戏。我们所追求的“三效统一,综合评价”的价值观是:教学效果要好,教学效率要高,要让学生收获最大的效益。我永远会记住:课堂是我们的,课堂也是孩子们的,我的课堂今后将与乏味、冗长作别,迎来更有效精彩的课堂。

参考文献:

[1]孟东海.浅谈如何探究高效课堂[J].学周刊,2012(28).

[2]王红.高效课堂在动态中生成[J].文教资料,2010(9).

猜你喜欢
效益效率效果
草粉发酵 喂羊效益高
莲鱼混养 效益提高一倍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冬棚养虾效益显著,看技术达人如何手到“钱”来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果园有了“鹅帮工” 一举多得效益好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跟踪导练(一)2
“钱”、“事”脱节效率低
提高讲解示范效率的几点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