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过渡问题研究

2016-12-05 16:21苗启涛
时代金融 2016年29期
关键词:电算化会计信息化

苗启涛

【摘要】本文从会计电算化与会计信息化概述出发,分析了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过渡的可行性,并提出了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过渡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会计  电算化  信息化

会计信息化是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方向,而会计电算化是会计信息化的初级阶段,二者有着必要的联系。尽管现阶段会计电算化为会计工作者的工作带来了很多便捷,第一次改变了会计工作者手工记账的历史。但在网络时代的今天,会计电算化在信息共享等方面与企业管理需求还有差距,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发展仍有较大的空间。尽管会计信息化在我国发展时间较短,有很多工作需要完善,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已必然的成为一种趋势,会计信息化对会计理论和现实工作都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一、会计电算化与会计信息化概述

(一)会计电算化概述

工业社会时代,随着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经济业务核算的总量与核算的精细化对会计提出了质的变化要求,当时手工记账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对财务核算的要求,财务人员面对繁重的核算工作,开始逐步使用计算机,将会计核算与现代化的电子技术融合在一起,成就了今天的会计电算化。会计电算化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会计人员早已从繁重的手工记账中解脱出来,会计工作质量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现阶段,会计电算化以其准确、高效的数据处理能力、有效的数据保存能力和完善的内控流程受到了越来越多的管理者和财务人员的认可,目前国内几乎所有企业均已经采用了会计电算化,会计电算化在国内得到了普遍的发展。

(二)会计信息化概述

在信息经济时代,互联网、电子商务、微信、网店等的出现,颠覆性的改变了会计核算环境。原有的会计业务处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要,会计工作再一次受到了改革的关注。如何利用现代的信息、网络技术对会计工作进行改革已势在必行。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会计人员等均应采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以适应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企业与会计信息使用者尤其是存在利害关系的信息使用者如银行、税务、工商、潜在投资者等部门建立信息化网络平台,在数据的采集、数据的处理、数据的分析与数据的提报等方面实现动态化的管理。

二、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过渡的可行性分析

(一)企业的需求与会计电算化的核算功能之间存在差距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企业需要将财务作为整体实现高度的信息化,而目前仅仅在财务核算方面实现电算化是不能满足企业发展需求的。会计信息作为一个系统应通过高效、便捷的网络实时传递到每一个财务信息使用者手中。同时,企业在其他业务方面也在推动信息化建设工作,如何将财务信息化无缝对接到企业整体信息化当中去,也是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企业的会计信息处理要求与质量也在不断提升,除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外,会计信息共享更突出了推行会计信息化的必要性。会计信息化可以有效解决财务数据的共享、实时性与智能性。

(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提升促使会计工作向信息化方向过渡

计算机网路技术在近十年来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今天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已经彻底改变了会计领域里计算机处理数据、保存数据与共享数据等技术问题。计算机、网络运行速度的大幅提升,相关软件技术的开发、硬件技术的革新以及成本的大幅降低,使得计算机网络等在企业广泛使用,大大提升了会计工作的效率。在网络信息的支持下,会计信息在会计信息使用者之间得以快速高效的传递、企业各部门之间可以有效共享数据,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

(三)高素质的会计人员能够驾驭会计信息化

一方面各类高等院校均已开设了信息技术与管理、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化、软件开发等课程,有针对性地培养了一批同时具会计专业和计算机网络专业知识的会计毕业生;另一方面实行了多年的会计电算化为会计信息化做好了铺垫准备,广大的会计人员在会计电算化的基础上早已树立起信息化、网络化的基本概念,一大批精通会计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会计人员已经成为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与网络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为实现企业会计信息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企业管理者对会计信息化的认识不断提升

会计信息化能够将企业管理层之间以及各个部门之间的数据进行传递、交换,推动企业的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如今越来越多的管理者认识到了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以前信息独立存在于不同信息部门和个人电脑中的现象已经不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会计信息对企业的决策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向会计信息化方向发现。

三、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过渡的主要措施

(一)进一步改变管理者对会计信息化的观念

企业管理者应高度重视会计信息化发展进程,企业若想早日实现会计信息化不仅需要在领导决策方面提供支持,更需要在实际工作给予关注。企业的管理者和会计工作人员应进一步认识到会计信息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充分发挥财务软件信息归集和网络便捷高效的功能,会计信息化能给企业管理者提供更及时、更有效的数据信息。在整体实施进程中,应对全体会计人员进行信息化方面的知识培训,引进先进的会计信息化管理平台,培养一支成熟的会计信息化人才队伍。

(二)提高会计人才的综合素质能力

开展会计信息化人才是关键。一方面国家在宏观政策方面加大了对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各大高等院校均开设了会计信息化、网络技术等与之相关的专业课程,为企业培养出了更多的适合企业需要的会计信息化专业人才;另一方面企业自身也在培养符合企业实际需求的会计信息化人才队伍,企业在人员培训,软件、硬件投入,会计信息化工作研发与会计信息化工作奖励等方面均加大了投入。锻炼并培养出了一大批综合素质强的会计人员。

(三)推动企业会计信息化进程,实现与企业业务的有效融合

会计信息化应该作为企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环节,是企业信息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和一个子系统,也是推动企业整体信息化不断发展的主要动力。会计信息化的发展离不开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大环境,因此企业应制定整体的信息化发展规划,促进企业内部之间、外部之间的信息共享,实现信息流通顺畅。企业的业务信息与财务信息一体化,必将推动企业的信息与业务进行有效连接,推动企业向整体信息化方向发展。

(四)进一步加强会计信息化的安全管理工作

会计信息的安全管理工作一直以来都是管理者关注的事项,有效的信息安全管理工作能够防止企业信息外泄。在会计信息化的工作环境中,会计信息都是以电子数据的形式存储在计算机或者网络平台上,会计信息受到非法访问或者丢失的可能加大,企业存在重要数据信息丢失的可能。一旦涉及企业商业秘密、成本控制、客户信息等一系列重要的信息数据流失,将给企业带来重大损失。因此建立健全会计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对于企业信息化管理工作至关重要。会计信息化的安全管理制度应包括保密制度如访问密码的设置,岗位责任制如审批、授权、确认、核对、审核以及职责分工等,操作权限制度如不同部门的人员访问权限的设置,维护制度如定期进行设备保养与维护、软件杀毒与升级等方面,以及信息化备案管理制度如定期备份数据、刻录光盘进行保存等。

综上,会计电算化与会计信息化是会计工作步入信息化时代的两个不同阶段,他们都是会计核算与会计管理工作同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相互影响而产生的一个新领域学科,也是适应企业现代化发展、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现代化的方法与科技的进步对会计工作、会计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产生了适合信息化发展要求的新型的会计工作模式。时代的发展、技术的进步改变了传统的会计工作模式,并将会计工作带入了一个新领域。同时很多新的思想也在改变会计工作内容和会计人员的具体工作方式,会计人员正从简单的会计核算向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提供决策支持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任福海.会计电算化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会计之友,2004.

[2]张丽萍.加强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之我见[J].山西财税,2010.

[3]李先文.企业会计电算化管理中的内部控制研究[J].财会研究,2009.

猜你喜欢
电算化会计信息化
会计电算化在财务管理中应用
我国会计电算化实施的制约因素分析
浅析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和审计的冲击
“三自主”学习法在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