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校网络教育平台社交型思政教育的创新性研究

2016-12-12 19:57周嫣嫣
祖国 2016年20期
关键词:网络思政易班创新

摘要:我国思政教育的研究较为丰富,主要集中在思政教育的内涵意义、教育对策、影响因素等。而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高校师生生活环境的一部分,对高校师生的行为和思想日益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易班(E-class)作为网络媒体的一种新平台,集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事务管理和日常综合管理三大功能,是互联网环境下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有效抓手。如何充分发挥“易班”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成为摆在高等学校面前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网络思政 易班 创新

一、当前思政教育的改变

当前思政教育在内容上存在的局限性。包括内容僵化、理论化等问题。对思政教育形式化造成的学生 “走过场”。

自2009年开始,全国高校陆续开始使用“易班”对大学生进行网络思政教育。易班(E-class)作为网络媒体的一种新平台,集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事务管理和日常综合管理三大功能,是互联网环境下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有效抓手。如何建好网,管好网,用好网,充分发挥“易班”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成为摆在高等学校面前的重要课题。

二、依托“易班”开展思政教育存在的瓶颈

(一)行政手段明显

目前“易班”平台的推广还较依赖上级行政命令,高校行政部门是推广和执行的主体,这导致部分学生产生一定的“抵触”情形,使用度不高,因此大多数学生仍然经常使用QQ群或者微信、微博等平台。另外部分教师未改变观念,偏好传统的管理方式,不重视“易班”,影响“易班”的推广和深入发展。

(二)网络应用不便

“易班”应用的整体运行技术不健全,部分板块功能开发不合理。手机“易班”应用相对复杂,且缺乏人性化,不利于推广和吸引目标主体。

总之,不了解“易班”功能,平台用户体验不佳、内容吸引度不强、因在该平台上好友较少导致没有自己想要的社交圈、网络安全度不高等,是当前影响“易班”进一步推广的主要因素。

三、基于高校网络平台(易班网)的网络思政教育创新方式

笔者研究以高校网络平台为基础,探究思政教育如何与网络平台进行结合,并以易班网为研究基础,提出相应的结合方式——构建一个思政育人的“生态系统”,具体包括:

(一)微社区的互动学习:通过微社区开展互动性学习,利用“易班”平台微社区功能,将思政教育的内容“话题化”,形成具有探讨价值的,能够引发议论的热点话题,在话题交流中,由教师逐步引导学生开展思政学习,最终将理论思政转化为“就事论事”的话题思政。

(二)轻博客点评学习:通过“易班”平台的轻博客功能,一方面鼓励学生开设个人博客,形成学生之间的撰文和互评,同时由教师对学生博客内容进行评价式的指导,在评价中开展思政教育。另一方面,教师必须建立思政轻博客,不定期就教育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撰文,供学生阅读学习。

(三)公共号的传播:依托“易班”公共号功能,将“易班”的功能平台转化为思政教育的主阵地。教师定期发布思政教育内容、思政教育案例,并可配合生动的图片,令思政教育可视化。

(四)整合信息资源,凸显学生主体地位:鼓励学生技术创新,面向全校学生征集APP创意和技术开发方案,扶持一批技术团队基于“易班”平台开发应用产品。既能满足学生需求,又培育出一批技术骨干。

四、结语

通过研究从网络思政教育的内容、方式两个等角度构建一整套基于高校网络的思政教育体系,将全面改善当前的思政教育形式,实现良好的网络思政教育效果。帮助高校建立更具有时代感的思政教育模式,充分结合当前学生的学习特点,使得思政教育“互动化、个性化、社交化”,令学生能够在有趣的沟通和社交过程中接受思政知识,进而令高校思政教育潜移默化影响学生。增强思政教育的教育渠道,令思政教育多元化、广泛化,帮助学生获得校园课堂意外的思教育渠道,进而降低学生的学习壁垒,令学生可以更好的调配自己的学习时间,随时随地开展思政学习。本研究所提出的基于高校校园网络平台的社交化思政教育融合了网络大数据处理技术,能够帮助教师根据学生的网络行为进行思政教育方向的设计,通过数据分析,确定学生在思政方面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程丽娟.高校思政的教育新思路[J].教育,2016,(31).

[2]郑琳川.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思路[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5,(01).

[3]翁聪尔.O2O模式下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J].科技展望,2016,(14).

[4]刘秀峰.“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2).

[5]于慧颖.学生生活教育中的思政教育模式[J].探索科学,2016,(04).

[6]朱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探微——以“易班”为中心的考察[J].科技导刊,2014,(05).

[7]彭艳.易班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04).

(作者简介:周嫣嫣,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职称:讲师,学历: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政教育。)

猜你喜欢
网络思政易班创新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完善“易班”建设探析
浅议易班在高校共青团改革中的作用
辅导员应用“易班”开展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基于用户体验的辅导员微信公众号建设思考
英国高校的网络思政课怎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