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协调能力在武术套路中的作用与培养

2016-12-15 21:46刘妮洪奎
武术研究 2016年9期
关键词:武术套路作用培养

刘妮+洪奎

摘 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从生理学和训练学两个方面阐述协调能力的概念,结合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武术的本质特征,武术套路的内容、运动特点和运动形式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论述,得出协调能力在武术套路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针对协调能力在这一方面的作用,进一步提出应该注重协调能力在武术套路中的平衡能力、反应能力、空间定向能力、专门感觉能力和时间感知觉能力等方面的培养,有利于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成绩和竞技水平。

关键词:协调能力 武术套路 作用 培养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16)09—0043—03

1 协调能力的定义

协调能力参与生活的很多方面,特别是在体育运动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同的运动项目要求协调能力大小各有侧重。但是,无论哪一项运动技术都离不开此能力。例如篮球运动,运球、跨步上篮和进球都是整个动作的协调配合;健美操中任何一个动作都是上下肢的协调配合完成的等等。协调能力参与我们的生活、学习和运动中,它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生理学中协调能力的定义是:指人体在运动过程中身体各器官、系统在时间和空间上相互配合完成动作的能力。[1] 例如人在参与运动中,伸肌和屈肌、上肢和下肢、躯干与肢体、神经与肌肉、感觉器官与运动器官的协调配合等。它一直贯穿于整个运动过程的始终,是人体的力量、素质、灵敏、平衡和柔韧等各种素质与运动技能协同工作的综合表现。协调能力的生理学特征主要体现在神经、肌肉和感知觉三个方面。神经协调指完成动作时神经过程中兴奋和抑制相互作用配合和协同,由中枢神经系统控制的运动装置间的循环关系,通过反射而实现。反射过程中,身体肌肉各肌群之间,肌肉与内脏之间,各脏器之间,感觉器官之间等等表现出同时和先后配合协作一致的现象。它还包括神经系统的交互抑制、兴奋扩散、优势现象和反馈活动等的生理过程。动作的复杂程度对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要求的准确度就越高。从肌肉方面来分析,肌肉协调指肌肉适宜而合理地进行收缩活动,包括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张力大小和不同肌群收缩的先后顺序以及时间程序。张力大小取决于参与收缩的肌纤维的数量或运动单位募集的多少;肌群收缩的先后顺序取决于神经系统肌肉募集的先后顺序和分化抑制的程度;同一肌群收缩和舒张的时间顺序取决于支配神经的兴奋和抑制的转换频率。三点的配合是协调能力好坏的区分点。再者肌肉之间的协调配合,离不开本体感受器的参与,它是支配肌肉的发令员。从感知觉方面来分析,感知觉协调包括内感受器协调和外感受器协调。内感受器主要是人体内肌肉、肌腱、关节内感受肌体被牵拉和刺激的感受器,以及内脏和血管内感受压力变化和血液成分变化的感受器。外感受器主要是耳、鼻、舌、声、皮肤和温度以及机械等外部环境刺激的感受器。视觉参与运动中空间位置、距离和运动员动向和整个运动方向的准确判断。例如武术做出动作用到的部位的判断。听觉主要是听觉分析,是语言思维和意识的基础。前庭感受器是保持动作的相对稳定;本体感受器用来分别肌肉张力、长度变化合关节活动范围;通过牵张反射和腱反射来调节全身肌肉收缩活动。三者之间的相互配合和协同,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技术动作,促进运动技能的学习。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动作看上去舒展、协调、合理和准确。

运动学定义为:指运动员机体不同系统、不同部位、不同器官协同配合完成技术动作的能力,是形成运动技术的基础。[2] 人体的运动协调能力由反应能力、空间定向能力、本体感知能力、节奏能力和平衡能力等多种要素所构成。主要分为肌肉协调和动作协调。肌肉协调主要通过肌肉配合,在运动中都有主动肌、辅助肌和拮抗肌的相互配合协作以及不同部位间的各肌肉间的配合协作。而动作协调指动作的不同阶段、不同环节相互配合和相互连结的状态。动作协调分一般协调能力和专项协调能力。一般协调能力是运动员完成各种运动活动时所需要的普通性的协调能力,专项协调能力是运动员完成专项运动时所需要的专门性的协调能力。无论是哪种运动项目,动作的协调是人体在时间和空间位置上同步进行而完成的。当然“同步”只是相对性的,强调的是时间和空间上的动作的一致性。例如武术运动的跳跃动作,它是一个瞬时完成的动作,肌肉群的不同部位的工作时间不同,大、小肌群作用时间,肌肉收缩时间和部位也不同等等。动作的协调和协调的动作都是人体在运动时的省时、省力、准确、方便和舒适的动作,是在最佳适宜的状态下的动作。因此,身体的过度紧张,心理上惧怕等都会破坏动作的协调性和完成动作的质量。在整个动作的学习和练习当中,是多种身体部位、结构、肌肉和本体感觉等等协调配合完成的。说到“配合”,这与人体的认知发展有关,它是判断人体运动在时间和空间位置上运动方向和运动位移等。因此,训练学中注重协调能力在时间和空间上动作协调配合完成的结果。

2 协调能力在武术套路中的作用

2.1 武术的本质特征

武术产生、发展于中国,源于古代的狩猎和战争。武术在古代被称为“武艺”,所谓“武艺”是指骑、射、击、刺等军事技术。[3] 武术的本质就是徒手或持有器械搏杀格斗的的方法和技艺。因此,武术的基本特征是技击,也是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主要载体。武术所体现的健身、娱乐、表演和教育等功能大多也是通过以技击性动作设计原形形成的各种攻防技术动作来实现的:如长拳以踢、打、摔、拿为四击;太极拳以掤、捋、挤、按为主要攻法;八卦以摆、推、带、领、搬、拦、锁、扣为八法等。尽管各种技击拳法和技击原理有所不同,但是一直贯穿于整个武术运动的规律,体现其本质特征。这也是武术区别于其他的体育项目最大的特点。马明达先生提出:“今天的武术主要是沿着古代民间武术体系发展而来的,它是以虚花为主的‘套子武艺,不能否认今天的武术中仍然保存着某些格斗技艺练习形式、内容和理论,这是武术运动的一个显著特点。然而这部分内容,从整体上讲,既不能用于古代军旅武术,也不能与古代民间武艺等量齐观”。[4] 我们不能否认现在的武术套路形式的内容与古代真打实斗不同,但是也不能使武术的技击性日益消退。现在套路的招招式式不再都有技击作用,但是每个协调的动作都带有技击含义。因此,套路中的技击特征有待强化,协调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2.2 协调能力在武术套路中的作用

目前的武术套路主要有拳术、器械、对练和集体演练等形式,内容主要有长拳、太极拳、南拳、形意拳、八卦掌、八极拳、翻子拳、劈挂拳和少林拳等。尽管是技术动作经过合理编排组合而成的套路,但是任何一个技术动作都有其积极的技击含义。“手手不走空,式式有真意”,每一个协调的动作都较为含蓄的表达其技击含义。例如长拳套路中,协调能力就表现在进和退、攻和防的意向上,出拳快速,劲力十足,用力顺达,配合拧腰,顺肩,表现进攻的意识,但却只威武而不野蛮,同时还表现在眼神的变化上,即使是静止时的拳势,也都含有伺机待动的意向,随时准备进攻或者防守,协调能力充分体现在长拳踢、打、摔、拿四个技击特点。在过去,我们出现过武术体操化的倾向,照搬一些体操、杂技和戏剧里面的动作,并没有经过消化和加工就引入套路之中,例如后手翻和前手翻等动作,尽管动作非常协调好看,但是并不是很实用,原因是不利于武术动作之间的衔接和编排。著名武术家蔡云龙先生也曾经说过:“现代竞技武术是中国化的体操”。[5] 这句话言外之意是我们不能否认武术套路运动在某些方面与体操相似,但是我们强调的重点是“中国化的”,其实就是无论武术套路表现形式怎么改变,都要以母体文化为主题,必须与中国的传统文化为背景和依托,不能背离武术的本质特征,协调素质的作用是保持动作的协调,使其不偏离武术技击的作用,保证动作协调配合形成精彩的套路表演。

武术套路规定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为它的八法,那么武术协调能力的外在表现就要求既讲究动作的形态规范,又要求精、气、力、神的传意。它注重神形兼备,内外统一。“形”主要是指动作的姿势、方法、劲力和节奏,即武术套路运动中人的整体部位的形态和形象,它可以是一个完美的静止状态,也可以是动作过程中的整体运动,同时还包括腾空瞬间的走型,动作与动作的组合形态和整体动作结构形态,是外在的、具体的运动形式。“神”是指武术意识,是内在的、心理的、精神的内容。在套路的演练中眼神一定要到位,它可以把每个动作和势式的意向表达出来,例如向前进攻的动作,眼要向前看,如果眼神不到位,就会失掉进攻的意向。所以,武术套路中处处讲“眼随手走”“目随势注”和“眼如闪电”,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表达出武术的内涵和神韵。协调能力不仅可以突出形体间的连接紧密,动静分明,快慢相间,还可以体现出一名运动员的运动水平的高低。例如,一名高水平运动员在套路的演练和动作的规范程度比普通运动员要好,力量、速度和柔韧等素质再结合动作的特点和难度协调配合完成动作,而没有专业协调能力的运动员即使能够完成动作,也会出现动作脱节、力度和眼神不到位等问题,这样就会影响技术动作的完成质量,也会影响运动成绩。因此,加强协调能力的培养,需要不断的付出努力,这样才会有所提高。

3 协调能力在武术套路中的培养

3.1 反应能力的培养

反应能力指人的神经系统及动作的快速应答能力,反应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运动员协调能力的水平。反应能力的训练主要采用反应速度的训练手段,主要有信号刺激法、运动感觉法、移动目标练习和选择性练习。信号刺激法就是利用突然发出的信号提高运动员对简单信号的反应能力。例如喊号抱团游戏和喊号接球游戏等,使运动员快速做出相应的动作完成游戏,以此来提高反应能力。运动感觉法是运动员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教练员或者教师要求完成的动作。通常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运动员以最快速度对信号作出应答,教练或者教师把时间告诉运动员;教练用实际所用时间与运动员估计作应答的时间进行对比,提高运动员对时间感觉准确性;运动员按照事先规定的时间完成某一反应的练习,提高对时间判断的能力。例如长拳中的弓步冲拳,运动员在听到口令之后马上做出动作。通过这些方法不断练习,提高反应能力,对运动协调能力的提高有直接作用。

3.2 平衡能力的培养

平衡能力是指人体维持平衡的本领,是通过对抗使身体偏离适宜位置的力而达到的状态。它分为静态平衡能力和动态平衡能力,平衡能力主要受自身关节周围保持稳定性的肌肉力量以及运动中全身肌肉的系统工作能力。例如:长拳中的跳步提膝直立平衡、盘腿半蹲平衡、扣膝平衡和燕式平衡等。这个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借助辅助工具完成或者长时间坚持此类动作的练习,锻炼前庭器官和运动器官的机能,从不同的支撑、轴、面来训练,可以有效提高平衡能力,使动作更加具有稳定性。

3.3 空间定向能力的培养

空间定向能力指运动员对外界物体或现象的空间位置的判断以及对自身运动空间能力位置判断的能力。控制动作的准确性作为完成武术相关动作的关键因素对运动员的空间定位能力起着决定作用。主要培养方法有:顺逆时针的立体旋转、利用器械辅助动作的完成和各种跳跃的辅助动作等。

通过不断加强某一方面的练习,可以使运动员更准确判断适应动作的位置变化和对场地的有效控制,使运动员在指定区域内完成某一技术动作。例如旋子动作,运动员需要判断该动作的起跳位置、方向,起跳时间延迟或者提早都会影响动作路线的方向,并影响整个套路的动作走向。

3.4 时间感知能力的培养

时间感知能力指运动员对完成练习在时间维度上准确判断的能力。武术套路或者组合动作都需要严格把握时间,在规定时间上完成整套动作。主要训练手段有:(1)多次单练任一套路组合,缩短完成的时间。(2)要求运动员在练习规定套路中合理把握练习的时间。(3)练习后将运动员的实际练习速度与主观感觉速度进行对比,提高时间感知能力。

3.5 专门感觉能力的培养

专门感觉能力是在完成各种各样的专门练习的过程中得到发展的。专门的感觉能力与运动项目的运动方式及运动环境有着密切联系。例如:武术运动员对刀、枪、剑和棍等器械的学习,运动员需要与器械不断磨合,不断的加强与器械的配合协调使用,来完成整个器械套路的学习,从而掌握技术动作。

参考文献:

[1]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2]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3]刘河旺,刘明昌,刘玉珍. 攻防技击性在现代武术套路发展中的地位[J]. 搏击·武术科学,2011(02):57-59.

[4]张志勇. 论中国武术美学思想的内涵与特征[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8(01):12-16.

[5]杨 炯. 武术套路运动协调能力的特殊表现及其培养[J]. 浙江体育科学,2008(05):62-65.

On the Function and Training of the Coordination Ability in Wushu Routines

Liu Ni(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s Science,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6,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uses literature, logic analysis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from two aspects of physiology and training to elaborate the concept of coordinated ability, combined with the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 of Chinese traditional sports Wushu (martial arts), Wushu content, characteristics and movement forms. This paper concludes that the coordinated abilit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Wushu routines. In view of this aspect, the study further proposes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coordination ability training in Wushu athletes balance ability, reaction ability, spatial orientation ability, special feeling ability and sense of time perception and so on, to improve the athletic level of athletes and athletic performance.

Keywords:Wushu routines coordinated ability function training

猜你喜欢
武术套路作用培养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基于美学视阈下的武术套路分析
武术套路之动作节奏训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