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策略

2016-12-22 12:46王瑞
新一代 2016年17期
关键词:阅读高效课堂小学语文

王瑞

摘 要:构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首先教师必须要树立高效课堂教学理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探索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课堂;阅读

提高教学的高效性一直是基础课改的关键。特别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充分利用一堂课有限的45分钟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互动交流,积极实践,构建简洁而高效的语文课堂的确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对此,笔者进行了长期的摸索并总结出了一些经验和做法。

一、树立高效课堂教学理念

在我国,传统的教师角色被定位为管理者、传授者以及道德教化者等。但从今天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以及教师专业发展需要来看,传统的教师角色自身所包含的局限性已不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新时代的教师角色急需转变为引导者、创造者和道德示范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些观念和要求一旦转化为我们教师的切实行动,教育将会从根本上发生深刻的变化。

在传统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就是课堂的权威,教师把握和操控整个教学任务的始终,学生要绝对服从教师的观点和意见,这种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和意识,不利于学生实现良好的发展。小学阶段是学生各种形成和培养的关键时期,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把课堂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并在教学中不断调动和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主动能动性,主动接受语文知识,提高语文学习效果。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内容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很重要,教学中存在的一个突出的问题是课程的落后和教材的老化,教学内容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许多知识既不能适应学生的职业发展需要又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引入最新的学科知识,最贴近生活、最有实用性的知识,来激发学习兴趣。其次还要引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尤其要重视使用多媒体教学技术,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运用可使课堂变得声像同举、图文并茂、动静成趣,直观而又生动,可以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例如,正确的导入是一节课成功的关键,以往的教学中我们都是通过一个问题,一个情景等开始一节新课,试图借此激发的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慢慢的学生也熟悉了这个套路,并不是每次都能起到预期的效果,甚至会适得其反。而微课除了可以进行以上环节外,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提前预习,课前的导入是学生自学情况的一个检测,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微课也给了学生一个接受和缓和的时间,让新知识学起来不会那么困难,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三、扎实的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要求学生在上课之前能够对上课学习的内容有大致的了解,甚至可以说先让自己把要学的内容学一遍,然后把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带到课堂学习中来,借助于教师的课堂教学和同学之间的相互学习,全面而又彻底地解决自己存在的学习问题与困惑。

通过预习学生可以在了解新知的前提下把握学习重点,并带着疑问与师生进行讨论与交流。在预习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查字典,查工具用书,查课外书,甚至需要上网查资料,用脑思考,其实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先学”。

同时,预习还会让教师的课堂变得生动、主动。当学生充分预习了之后再去听课,这时候他对这堂课就有了期待,他会在课堂上有激烈的辩论,有精彩的生成,这样的课堂就变成了学生自己的课堂。一堂好课不是因为老师表演得好,也不是因为教学方法得当,而是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学到了他这个层次应该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学生会因为成功而再成功!

四、掌握语文教学技能技巧

有了课前的预习做基础,课上就需要我们老师来把握了。教学是教学相长的过程,它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是一种涉及全体师生的实践活动,用好时间才能保证课堂的高效率。两年前,我们校区实施了课堂改革,结合自己的实际,创造独具特色的“四步教学法”,即:预习(10分钟)-展示交流(20分钟)-目标检测(8分钟)-总结(2分钟),“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种教学模式要求课堂以预习为主,展示为核心,目标检测为辅,总结为最后的落脚点。预习、目标检测、总结基本教给学生完成,展示的过程也要求教师少讲解,多指导。

这个过程看似简单,教师也不必像以前那样填鸭式的费力去讲解,但对教师的教学技能技巧要求的更高了。教师首先要吃透教材,既要考虑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也要考虑全班学生的认知情况,为学生制定出每节课的可实际完成的学习目标。预习环节,要求教师为学生出示自学指导。自学指导的内容都要围绕学习目标制定,根据不同课型,每一个学习指导运用什么方法、什么方式完成,都要一一列出来,还要预设小组合作时出现的一些状况。展示交流的过程要求教师带领学生把握重点,突破难点。目标检测题要求教师不能照搬照抄,要根据每节课的内容自创多样性的、多种形式的、可实际操作的练习题,听说读写唱做演,只要是学生感兴趣的、乐于接受的,都可用上。而所有的过程又都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和时间调控,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教师精讲,学生多练。让课堂的40分钟产生最大的效益。

总之,高效课堂的建立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是师生共同的事情。虽然影响课堂高效性的现象和问题还有很多,但只要我们不断发现问题,寻求策略,就会获得长足的发展,我们的语文课堂将会变得阳光、和谐、高效。

猜你喜欢
阅读高效课堂小学语文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