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策略探析

2017-02-04 02:59张运来
福建茶叶 2017年10期
关键词:九江科学合理茶文化

张运来,何 勇

(九江学院艺术学院,江西九江 332005)

茶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策略探析

张运来,何 勇

(九江学院艺术学院,江西九江 332005)

茶文化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深受国内外人民的喜爱,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加强对茶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而我国茶文化在保护传承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人们对茶文化保护的重要性缺乏必要的认识,缺乏科学合理的茶文化保护机制,而且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本文对此现象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应了对策,即加强人们对保护茶文化重要性的认识,建立完善茶文化保护机制,举行与茶文化有关的活动,以求推动我国茶文化保护事业的发展。

茶文化;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1 引言

近年来,茶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特色的代表受到国内外人民的喜爱,促进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中国是首先生产茶叶并且将其发展为一种文化的国家,随着漫长的历史发展而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茶文化。茶文化体现在与茶叶有关的文学巨著和以茶为主题的诗词歌赋,绘画戏文等方面,同时也包括历代文人对茶的描写,以及茶叶的种植技艺,饮用方式[1]等,以茶为基础的茶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地方的茶文化代表着其独特的地方特色和民俗风情,推动了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近年来,国家越来越注重对茶文化的保护和创新,茶文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着我国独特的民族文化,应当被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使其随着时代进步发挥出更好的文化魅力。

2 茶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存在的问题

2.1 缺少必要的茶文化教育

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但是茶文化作为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却缺少必要的传播和普及,人们对茶文化保护传承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首先,茶文化并没有在学生教育课程中出现,使得我们从小便对茶文化一无所知。其次,关于茶文化的介绍和传播途径很少,生活中关于茶文化的广告节目,书本著作,音乐文化,诗歌等数量较少,茶道茶艺等也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广,导致茶文化在日常生活中有所缺失,没有耳濡目染的接触,很难对茶文化产生根深蒂固的了解和认识。以布朗族的茶文化为例[2],布朗族人们在日常的事务和药品和饮品中常常使用茶,而茶文化也成为布朗族人们表达自己情感的一种方式,甚至每年都为了茶而举办一些仪式,祈求平安祥和,茶文化作为一种民族文化甚至是信仰深深植根在布朗族人民的心中,而这样从小到大耳濡目染的经历,才有利于茶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2.2 缺乏科学合理的传承机制

茶文化起源于我国农耕时期,在六朝时期饮茶成为一种风尚,茶文化也随之兴起,出现了与茶有关的诗词戏文,饮茶也渐渐有了专业的方法和不同的技艺,称之为茶艺茶道,是人们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3]。茶文化逐渐成为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代表着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表达着一种雅致,宁静从容的生活态度,在国际上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和推崇。但是目前对茶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缺乏科学合理的机制,首先缺少相关的政策规定,使得对茶文化的保护无法可依,其次没有切实可行的保护传承措施,使得对如何保护茶文化无从着手,同时,缺少对茶文化精通的优秀人才,许多自诩茶文化学者的人往往只是附庸风雅,而没有独特的见解,对茶文化的保护没有新颖有效的措施和想法。因此,茶文化保护机制的缺乏,导致现在对其的保护流于形式而缺少实际措施,影响了茶文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扬。

2.3 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以及国际贸易的增多,我国与各国之间的文化,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大量的外国文化涌入中国,在为人们带来新文化的同时,也对我国传统文化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大部分年轻人对国外饮品情有独钟,而且喜爱国外具有强大视觉冲击力的文化。而对我国传统的茶缺少必要的认识。饮茶需要选择茶叶,泡茶,讲究心态平和,不急不躁,要对其进行细细品尝和回味,而相关的茶文化具有浓重的民族文化色彩,具有平静祥和,宁静淡泊的特点,对年轻人的吸引力有所欠缺,这也导致茶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具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外来文化的冲击对我国茶文化的传播造成了一定的冲击,限制了茶文化的发展,不利于茶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如何平衡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还需要进一步的分析和探索,才能提出科学合理的茶文化保护和传承措施。

3 茶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策略

3.1 加强对茶文化保护传承重要性的认识

茶文化历经千年的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同时也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加强人们对茶文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其进行保护和传承重要性的认识,只有树立正确的认识和观念,才能更好地推动保护茶文化事业的发展,从而促进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首先,应当积极保护相关地区的优秀民族文化,这也是保护茶文化的前提,可以通过开发建设旅游项目,吸引更多的人前来了解相关地区的民族文化,从而推广该地区的茶文化,甚至是打造以茶文化为品牌的旅游项目,真正将茶文化作为一种民族文化来推广和宣传。其次,可以将茶文化写入教育课本中,可以让我国的青少年了解到历史悠久的茶文化,通过与茶文化有关的诗词歌赋,绘画等,使学生了解更多与茶有关的文化。还可以在课外实践中推荐学生用课本上所学的饮茶方式,自己动手泡茶并与家人一起分享,不仅可以推广茶文化,而且促进了家庭和谐,也使得茶文化教育生动有趣,引人入胜。与此同时,应当打造更多与茶文化有关的电视节目和书本著作,使茶文化更多地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通过耳濡目染加快茶文化的传播,从而加强人们对茶文化保护传承重要性的认识。

3.2 建立科学合理的茶文化保护传承机制

茶文化保护传承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应当对茶文化保护机制进行完善,以实现对各项工作的规划安排,对相关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对人员的分配,以及各种保护传承措施的顺利实施。一方面,政府应当出台关于茶文化保护传承的政策,对不同地区的茶文化进行不同的保护措施,同时对如何保护茶文化,如何推广茶文化的内容和意义等事宜进行详细的规定,相关政策的颁布能够引起人们对茶文化的重视,也能更好地对茶文化进行保护。另一方面,茶文化保护与传承需要专门的组织来管理各项事宜,制定相关规章制度等,可以请对饮茶比较了解的专家,以及茶叶商人等相关人士[4]建立一个专业组织,研究茶文化及其保护传承方案,同时通过对茶文化的分析研究,还可以促进茶叶新品种的培育和开发,同时对几千年来的茶文化进行整理和分类,从而更好地保护传承我国优秀的茶文化。所以,应当建立科学合理的茶文化保护传承机制,并且成立专业组织管理相关事宜。

3.3 举行与茶文化有关的活动

应当通过举行与茶文化有关的活动,加强人们对茶文化保护传承重要性的认识,和对茶文化的了解,同时更好地宣传茶文化的价值,使保护茶文化,传承发扬茶文化成为全民行动。可以采用的活动形式有饮茶大会,茶艺展览,茶道学习班等,通过这样的活动向人们讲解茶叶的种植,采茶,泡茶等工序,以及对不同的茶叶应当采用不同的泡茶方法,工序繁琐的茶艺茶道,使人们亲身体验茶文化的魅力,加深人们对茶文化的认识。此外,应当充分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便捷,通过网络对茶文化进行宣传和发扬,可以通过微博介绍等形式在网络上传播茶文化,扩大茶文化的影响范围。通过各种形式的茶文化活动,能够使茶文化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从而促进茶文化保护传承事业的发展。

4 总结

我国的茶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国内外人们的喜爱,茶文化包括饮茶,茶艺茶道,以及与茶有关的诗词歌赋,绘画书籍等。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受到合理的保护和传承,但是我国的茶文化保护与传承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缺乏合理的茶文化保护机制,人们对茶文化缺乏必要的认识,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等等。可以通过加强人们对茶文化重要性的认识,建立科学合理的茶文化保护机制,举行与茶文化有关的活动等方式推动茶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相信通过有效的改善措施,我国茶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1]朱格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以茶文化的保护为例[J].福建茶叶,2017,(02):10-11.

[2]周崴.论茶文化非物质遗产的法律保护[J].福建茶叶,2016,(12):5-6.

[3]庞琳.茶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策略研究[J].福建茶叶,2016,(10):344-345.

[4]袁泉,桑静银.传统茶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思路分析[J].福建茶叶,2016,(01):252-253.

2016年度江西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YG2016221)阶段性研究成果;2015年度九江学院校级科研项目(2015skyb22)阶段性研究成果。

张运来(1982-),男,江西九江人,九江学院艺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美术学。

何 勇(1983-),男,湖北武汉人,九江学院艺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设计艺术学理论,环境设计等。

猜你喜欢
九江科学合理茶文化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九江学院建筑设计作品选登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茶文化的“办案经”
长干曲四首(其二)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薪酬管理在企业人才激励中发挥的作用
浅谈小学语文高年级课前预习有效指导的研究
鹭鸟如诗
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