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违约频发 “萝卜章”推向高潮

2017-02-15 20:05欧明刚
银行家 2017年1期
关键词:国海债项债券市场

欧明刚

2016年债券市场好不热闹,如果说债券二级市场与期货市场出现了价格暴跌还只是黑天鹅或白天鹅事件的话,而信用债违约事件似乎构成了主频律,而国海证券的“萝卜章”事件是债券大戏的高潮。

截至12月29日大连机床的短期融资债CP004被宣布不能按期归还,2016年中国债市违约事件已经达80次。信用债债券违约涉及到建材、投资、房地产、电子、机械等多个行业和多个地区,这与银行不良资产上升的分布没有太大的区别。其中,违约债项涉及地方国企业6家,债项21笔,18家民营企业,债项28笔,还有两家央企2家。一个常见的情况是,一些企业涉及多笔违约。大多数违约债券在发行时都获得了较好的主体评级和债项评级,但经不起时间的检验,发行后风险就开始显现。违约事件的频发既有企业经营管理的个体原因,也是当前经济增长乏力经营环境变化的系统性原因。这对主承销商来说不能不敲响了警钟。主承销商在竞争信用债的承销业务时不得不小心一点。由于不少信用债是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的,主承销商大部分是银行,违约债项的主承销商也是绝大部分股份制银行以及大型银行。这就要求那些为大力拓展中间业务收入而发展债券承销这类投行业务的银行不得不审慎行事,执行非常严格的操作规程。

而把债券市场风云推向高潮的还是国海证券的“萝卜章”案。从本质上说,这是证券公司这样的金融机构涉嫌违约的事件。2016年12月14日,市场上传言廊坊银行代国海证券持有的100亿元债券出现巨额浮亏,而此时国海证券不愿认账了。于是其他帮国海代持债券的机构纷纷前往国海证券,要求他们认账。国海证券回应说,合同上的业务章是伪造的,涉事员工已出国失联,一时国海是否履约成为热议话题。国海证券12月29日早间公告称,12月20日,公司与伪造公司印章私签债券交易协议事件相关事涉机构召开协调会议达成共识。截至12月28日,公司与绝大部分事涉机构已完成协商,共与19家与会机构签订了相关协议。据说,国海与有关机构按比例买断债券,基本而言,利率债案四六分账,信用债案三七分账,国海证券占大头,其他机构占小头,各自负责买断的券种盈亏和资金成本。据统计,涉及债券金额不超过165亿元,其中80%以上为安全性和流動性高的主流国债、国开债品种;信用债占比不到20%。值得玩味的是,国海证券12月29日的公告说,与所有券商都已谈妥,也就意味着与银行并没有达成协议,而银行恰好占整个涉及金额的大头,如果按照现有的方案,银行还是会有不少亏损。不管公章是不是“萝卜章”,这一事件体现了国海证券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也体现了代持债券这样金融同业交易的不规范性。而从银行来说,则教训更为深刻。近年来,不少银行开始转型,金融市场业务成为银行转型的方向,其中一些小型银行都试图在这类业务中寻求突破。然而,小型银行在金融市场业务特别是债券业务方面缺乏足够的人才和风险管理手段,对债券业务的风险认识不足、风险管理的能力欠缺。

展望2017年,信用债违约事件还可能发生,这是因为导致信用违约事件的宏观环境不可能一下子改观,2016年被宣布下调信用评级的258债项中还有一些没有引爆。同时,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2017年将重视实体经济的发展,稳健的货币政策如何操作、积极的财政政策如何执行、金融监管如何改革、国际形势如何演变都将直接影响利率、流动性从而影响债券市场,这些都是债券市场的参与者特别是入道不深的小银行必须认真考虑的。

猜你喜欢
国海债项债券市场
债券市场数据
2016年11月债券市场人民币业务统计
2016年10月债券市场人民币业务统计
2016年9月债券市场人民币业务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