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化学教学中STS教育

2017-03-02 22:34陈澜方
俪人·教师版 2016年20期
关键词:STS教育意义策略

陈澜方

【摘要】STS教育是对传统科学教育的超越,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被认为是我国中学理科教育改革的一个方向。本文通过探讨化学化学教学中STS教育的渗透策略,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促使学生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实现全面发展。

【关键词】化学化学 STS教育 意义 策略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我们的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学技术如同一把双刃 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捷、高效、快速的同时,也导致了许多新的问题,如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资源短缺、核威胁等。基于这一背景,人们开始把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复杂的关系作为一个独立的客体加以研究,STS(science-technology—social)教育理念顺势兴起,并且成为科学教育领域中的一股主要力量。《普通化学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

“化学化学课程有利于更深刻地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学生应在学习中认识到化学在促进保护环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那么, 如何在化学化学教学中渗透STS教育呢?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化学教学经验,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见解。

1 化学化学教育中实施STSE教育的必要性

1.1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1988年,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也明确提出“坚持科学发展观”。这些指导思想都反应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而我国传统的化学教学过于侧重传授理论知识,而忽视技能训练以及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相互的关系,不能使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导致理论与生活相脱节,严重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这要求我国必须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实施素质教育,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科学精神。而STS教育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通过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正确处理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不断加强理论知识及技能的学习,使之更好的为社会服务。可见,开展STS教育是化学教学中实现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1.2遵循认知规律的需要

从认识的发展过程看,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在实践中认识事物的特殊性质和基本性质,构建理论,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新的实践,再通过实践检验理论,使之不断完善产生新的理论。可见,理论和实践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促进了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所以,在教学中必须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而在化学化学教学中渗透STS教育正式这一原则的重要体现和实施有效途径。

2 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STSE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2.1结合教材内容,增进对STS关系的理解

神奇变幻的化学现象、熟悉的生活经验、备受关注的新闻事件、令人惊叹的科技成果等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材料都可以选择作为教学资源加以应用,创设生动而有趣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产生共鸣,主动参与到有意义的学习中来,并运用化学知识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体会化学的应用价值。

如在选修5《苯酚》的教学中,笔者先向学生展示了药品“水杨酸苯酚贴膏”,学生们兴奋起来,一个同学“鸡眼膏,我用过”的得意表白引得其他同学哈哈大笑,但问及苯酚在药膏中的化学作用时,他哑言了,笔者趁势请一位同学将药品说明书中药品成分及药理作用念给大家听,“水杨酸具有抗真菌、止痒及溶解角质作用;苯酚为消毒防腐剂,具有杀菌、止癢作用”,并启发学生在生活中使用药品时一定要注意阅读说明书。

2.2通过各种课外活动,强化学生STS意识

在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墙上有一则醒目的格言:“我听了,我忘记了;我看了,我记住了;我做了,我理解了”。参与是学生的权利,教师应该组织各种课外实践活动,包括化学专题讲座、研究性学习、家庭小实验、社区宣传活动等,促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内化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树立社会责任感,在教学做的统一过程中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如在社区环保宣传活动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共同研究讨论并策划完成倡议书,鼓励学生在倡议书中表达着自己对环保的认识和见解,然后带领学生走进社区,分发环保宣传材料或张贴到小区宣传栏中,通过活动让学生们进一步理解环境保护的意义,身体力行地实践环保理念。

如《甲醛与生活污染》课题的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调查问卷统计、分析目前社会上群众对甲醛污染的认识程度,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了甲醛在生活中的常见来源和危害,学会预防甲醛污染的基本方法;指导学生通过做实验来辨明含甲醛水产品的性状特征,寻找生活中辨别此类食品污染的有效方法。通过研究性学习,学生能够较好地学会分工合作,掌握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并树立良好的食品安全意识、绿色化学意识,享受研究化学、应用化学的快乐感和成功感。

2.3在习题训练中体现STSE理念

近几年的化学高考试题已充分体现了STSE理念的渗透,内容涉及环保、材料、能源、化工生产、现代技术等方面,如海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新型细菌燃料电池、青铜器的锈蚀、废旧电池的回收利用、二氧化碳资源的回定和利用、制备碳酸锂等等,与STSE相关的比分有扩大趋势。因此,在平常的作业和测试中,可适当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这类STSE习题的训练,落实好STSE的教学内容。

总之,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STS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素质教育和学生成长的需要,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求知、探索的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探索知识,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全面发展。作为高中化学教师,我们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将STS教育渗透到日常的教学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闻霞;化学化学STS教育概述[J];考试周刊,2014(67)

[2]何正东;化学化学教学中融合STS教育的策略研究[J];求知导刊,2016(5)

[3]曾铁平;化学化学教学中融合STS教育的措施分析[J];理科考试研究,2016, 23(1)

猜你喜欢
STS教育意义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对高中物理教学中STS教育的应用探讨把
STS教育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浅论初中化学教学中的STS教育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