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信息化实践探索

2017-03-02 22:40庞业涛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45期
关键词:教学质量监控实践信息化

庞业涛

摘 要:如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内涵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当前摆在民办高校面前的头等大事。高校二级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必然导致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的重心由学院逐步转到教学系,因此建立以系部主导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势在必行。院校系部应采用信息技术构建系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充分发挥教学系在教学质量监控中的主体作用。本文以重庆房地产学院成本控制系为例,探讨系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信息化建设。

关键词:教学质量监控 信息化 实践

一、教学质量监控的目标任务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工作要以学校自我监控评价为核心,以政府宏观监控评价为指导,以社会最终监控评价为依据。重庆房地产职业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目标任务就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重庆市教育督导条例);在行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对专业教育、素质教育和教学资源进行监控,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使得学生掌握符合企业岗位需求的职业技能,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职业道德、职业精神、企业文化,并具有一定的自我学习和创新能力。

二、构建系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原则

时效性。教学质量监控突破突破在开学、期中和期末检查的三段式普遍做法,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做到常规教学质量信息每个月反馈一次,紧急重大教学信息及时反馈处理,充分体现出监控的时效性。

全员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参与者众多,系领导、教研室主任、教师和学生全员参与,每位参与者都扮演着监控与被监控的角色,贯穿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的全过程。

激励性原则。建立激励机制,制定相关制度,监测评价结果和教师的绩效挂钩,充分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确保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取得实效。

三、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实施

教学质量最终要落实在课堂教学上,因此,系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思路是在学校管理和学生生源等现状基础上,首先抓好教学秩序、课堂管理监控,然后深入到教学内容与教学效果监控,最后深入到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教学计划制定与落实、专业教学质量等。重点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设置系部教学质量监控组织机构

在学校的院、系二级监控的基础上,成立系部督导小组(见图1)。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相互融合,监控工作要渗透到教研室教研活动以及辅导员日常班级管理工作。机构的人员配置和岗位职责分工为:系主任担任组长,负责总体控制;系副主任和系书记担任副组长,分别负责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教研室主任、有经验的老教师、辅导员担任督导成员,负责执行教学检查、信息反馈;每个班级设置一名教学质量信息员,负责反馈教师教学质量信息。

系部督导职责为系部承担专业建设的责任、重点进行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加强对教研活动管理和教学日常运行制度化,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科研、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能力,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教研室层具体负责课程建设、教研教改、实践教学等方面的监控和评估,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适应性和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企业文化的渗透。教师和学生既是监控者,也是被监控者。教师层面重点关注学生的社会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具体负责职业技能和素质教育、课堂管理、学风建设、团队建设等方面的监控和评估。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授课质量以及课堂管理等方面的信息,通过固定的渠道进行及时反馈。

(2)制定并落實教学质量监控制度

在学校督导制度的基础上,制定了听课制度、学生评教制度和教研活动制度等一系列系部督导制度,并与薪酬绩效考核挂钩,重在通过系部层面、教研室层面、教师、学生层面的逐级落实,将教学质量监控工作常态化、规范化。例如,青年教师听课必须提前填写听课计划表,听课教师当天之内向被听课者反馈信息,教研室教研活动要制定计划、课程负责人主持集体备课要填写集体备课记录表,系部督导组通过抽查规范督导活动。

(3)搭建教学质量信息收集平台

为实现教学质量信息监控的常态化,在听课、座谈会、期中教学检查等常规督导方法的基础上,利用常用的信息技术搭建教学质量信息收集平台。利用办公软件中的下拉型窗体域、文字型窗体域和限制编辑功能制定教学质量信息反馈表,表格栏目位置固定,方便教学信息的后期加工整理。同时,建立系部教学质量信息反馈群(群号为332539242),利用该群开展教学质量信息的交流与收集,有效地解决教学质量信息反馈渠道问题。每个班级任命一名教学信息反馈员并加入群,每月定期填写上传教学质量信息反馈表,对任课教师的态度、水平、方法、手段、效果和育人方法等进行评价,然后由督导组长下载汇总加工反馈。

(4)建立系部教学质量信息收集反馈体系

利用教学质量信息收集平台,开展各项监控工作,全面收集并反馈教学信息,建立比较完善的教学质量信息收集反馈体系。该体系以学生教学信息反馈为主线,将信息收集反馈工作常态化。各种教学质量监控信息必须及时反馈到其他系部、教务处、学院督导等部门,以便学校了解整体教学质量,进行宏观控制与调整。教学质量信息处理过程分为四个循环的阶段,见图2。

四、特色与成效

成本控制系建立的以系部为主导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效果显著,有效地解决了教学质量信息的收集、加工整理与反馈的及时性问题,带动了教学与学风的建设,切实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以学生为主体,直接无噪反馈,及时性强;第二,对教学管理而言,能够将得到的教学质量信息及时反馈;第三,对于教师而言,能够根据得到的反馈信息到及时整改;第四,对于课堂教学而言,课堂推进及时;第五,对于教育目的而言,教书育人及时。教学质量信息反馈时效性强,每个月收集反馈一次,在同类高校中是前所未有的。

五、今后展望

首先,可开发手机APP,与教务系统对接,实现统计样本数量的增加,提高教学质量信息监控的质量和效率。其次,在在“督”的基础上,逐步发挥“导”的作用,加强对青年教师、尤其是兼职教师的培养与指导。最后,教学质量监控工作将在现有的教学过程控制的基础上,逐渐向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和教学资源方面延伸。

猜你喜欢
教学质量监控实践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民办高校教学质量管理有效途径探索
完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的几点思考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