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的真、善、美意蕴

2017-03-09 09:41
航海教育研究 2017年4期
关键词:公益广告美的政治

(辽宁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思想政治教育的真、善、美意蕴

曹英伟,乔静

(辽宁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论述真、善、美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追求真、善、美的统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本质要求;指出必须从文化和日常生活中全面开发思想政治教育的真、善、美资源,通过创新教育载体和教育方式来满足教育主体对真、善、美的情感体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使教育对象认同并愿意践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真、善、美。

思想政治教育;公益广告;真;善;美

思想政治教育既是一门指导人们形成正确思想和行为的科学,也是一门蕴含着真、善、美的艺术。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用先进理论成果教育人、塑造人的教育实践活动,其蕴含的真、善、美是人类实践获得的精神文明成果的精华和结晶。精神文明只有在传播中才能引领风尚,所以思想政治教育的真、善、美也需要通过一定的载体表达出来,影响人和塑造人。在新媒体时代,公益广告因其可以借助于电视、网络、手机、海报等形式多样的媒体平台,方式更为生动形象,受众更为广泛,容易引起受教育者的情感共鸣,弥补了思想政治教育传统传播方式的单调和滞后,达到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2016年为庆祝“七一”中央电视台特别推出的1分30秒的公益广告《我是谁》,改变了以往生硬呆板的说教形式,通过质朴温馨的语言、画面传递出“我是中国共产党党员,始终和你在一起”的主题,达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于公众生活细节之处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真、善、美意蕴。本文以此为例,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真、善、美意蕴。

一、真——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所在

“真”在字面意思来看,是与“幻”相对应的,即与客观事实相符。在《说文解字》里解释为“仙人变形而登天也”[1]166,即道家所称的存养本性或者修真得道而成为真人,可以理解为求真,即摆脱一切虚假、繁杂的外衣,追求最本质最核心的真理性的存在价值,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认知上来说,真实性和真理性是其本质所在,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善”与“美”存在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在求真的实践道路上从未停止,“真”是思想政治教育一切活动开展的基础,所以必须要扎根于其“真实性”,挖掘其“真理性”。

1. 思想政治教育的真实性

思想政治教育追求真实性。从根源上讲,日常生活世界是人类各种社会交往活动的场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直接作用于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脱离开日常生活世界无异于缘木求鱼。思想政治教育根源于日常生活,是“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2]73。而以一定的意识形态而存在的思想政治首先是基于生活的需要而存在的,作为生活的现实存在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正如马克思所说,“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已,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存在过程即人们的“现实生活过程”[2]72。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因为根源于真实的生活世界,反映生活中的真、善、美,才具有真实性。相对于书本上脱离开生活晦涩难懂的空谈阔论,公益广告《我是谁》让人们在原汁原味的生活情境中真实地看到、听到、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魅力。《我是谁》选取我们身边的清洁工、医生、交警等岗位的党员代表,通过展现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烘托出“我是中国共产党党员,始终和你在一起”的主题思想,让人们真切地感受到他们就在我们身边。

2.思想政治教育的真理性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用先进的思想理念来影响人和塑造人的实践活动,遵循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客观规律。“真”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脑中的正确反映,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但“必须把人的全部实践——作为真理的标准,也作为事物同人所需要它的那一点的联系的实际确定者——包括到事物的完整的‘定义’中去”。[3]这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是教育者按照客观规律,采用经过实践检验了的真理性思想观念,影响规范受教育者的思想和行为,这种“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存在。思想政治教育生命力的延续和影响力的发挥,需要我们使用符合客观规律的真实性内容,而并非天马行空的谬论去教育和塑造人。在日常生活实践中,权威性、真理性教育内容在其传播过程中不免容易陷入教条化、形式化的困境,引起受教育者的消极厌学,而公益广告《我是谁》巧妙地将抽象的、真理性的价值观转化为现实生活场景的再现。它通过一种更为灵活、生动的方式充分展现了真理的魅力,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真”的传播提供了一个更为及时、形象、高效的平台。镜头下忙碌的各岗位的共产党员代表自信、朴实、坚定,展现出一名合格党员的风范,他们的坚定是对真理的坚定,是对中国共产党的坚定。他们平凡却伟大,真实并且先进,所以才会引起各网站平台上网友的纷纷点赞。

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力量所在

“善”在《说文解字》里解释为“善,吉也”[1]83。“善”与恶相对,本意上就是美好的,向善的发展。此外,“善”还有一种解释是“从羊头”,这在古代是一种权力和地位的象征,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教育人思想行为符合一定阶级要求的社会实践活动,权威性和引导性是其鲜明特征。在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应片面强调权威性,还应积极发挥在人和社会完善发展上的引领和促进作用,两者缺一不可。所以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善”可以理解为引导个人的向善性和社会的完善性,从而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进步。这也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力量所在。“善”是思想政治教育一切实践活动的目的导向,引导与规范着各种伦理道德关系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在“真”的土壤里生根发芽,以“善”为发展方向和动力愈加枝繁叶茂。

1.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人向善性

教育从根本意义上讲就是教人向善、向上,正所谓“教,上所施,下所效也”[1]64“育,养子使作善也”[1]312。判断事物的善恶主要是由“人们对事物是否满足自身的要求、满足自身要求是否与社会道德准则相违背等观念不同而引起的”[4],也就是说人们对于事物的善恶判断主要依据个人的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善”对于个人方面就是指个人的思想行为要满足国家社会“应然”的道德要求。个人向善的发展就是个人思想上对善的理解,行为上践行善的倾向。在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思想政治教育对个人思想行为向善的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其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对个人的基本道德规范要求,它既为个人的向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评价个人思想行为的向善性提供了标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采取简单的道德说教或先进人物事迹的高调倡导来劝人向善,遵守个人道德规范;但是由于脱离开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而显得空洞无力。在公益广告《我是谁》里,没有生硬直白的道德条约,也没有絮絮叨叨地劝人向善,而是通过我们身边的普通岗位上的党员代表的默默奉献,润物于无声。在洋溢着人情味的场景中我们看到清洁工、医生、交警等对于“爱岗、敬业、诚信、友善”的默默坚守,他们是开工最早的那一个,收工最晚的那一个,尽职尽责直至最后一刻,他们满足自我发展需求的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2.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完善性

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在教育和引导受教育者满足自身发展需求的同时也为社会发展培养了所需要的人才,促进了社会文明的进步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注入人才原动力。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公众拥有善良之心,与人为善,于己为善,形成人人向善的社会风气,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现阶段,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完善性的完美解读,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中以和为贵、以和为美的社会理想,促进社会各阶层人民之间的和睦相处,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要求。例如《我是谁》公益广告,以追问自我在个体和社会中的身份定位为逻辑起点,描绘出一幅温暖如春的和谐社会的愿景。在这则公益广告里,没有乌托邦式的理想表达,只有日常生活中一幅幅真挚温馨的画面展现社会的和谐安泰。如医生与病人的和谐相处,“我是想到自己最少的那一个”;交警与司机的和谐相处,“我是坚守到最后的那一个”;村官与群众的和谐相处,“我是牵挂大家最多的那一个”……人人向善发展,社会自然也会呈现完善和谐的发展态势。

三、美——思想政治教育的魅力所在

“美”在《说文解字》里解释为“美,甘也”[1]73,指美味的,是人对美好事物的一种满足的、愉悦的情感体验。美学中关于美的定义是指人对于自身需求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一种愉悦的反应,即对美感所做出的反应。思想政治教育的“美”是在其“真”的本质和“善”的力量统一的基础之上,并且以感性的情感体验的方式表现出来,真正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之美。所以,思想政治教育的“美”不但要有“真”和“善”的内在美,还要有独具魅力的外在美。

1.思想政治教育内在美的底蕴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美本质上“表现为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5],即思想政治教育的“真”与“善”的统一。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教育者用先进的科学理论教育人、塑造人,使其朝着向善的方向发展,实现人和社会发展的和谐之美,在这一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构成了“美”的和谐统一的境界。思想政治教育的真、善、美是长期以来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奋斗成果的结晶,是思想政治教育得以保持长效的本质要求。美的内蕴需要借助美的传播载体,公益广告借助于多媒体平台,通过灵活生动又富有张力和美感的表现形式潜移默化地影响人、塑造人。公益广告《我是谁》拒绝空洞乏味,视角新颖、制作精良,堪称公益广告的“好模板”。《我是谁》为献礼“七一”建党而创作,选取我们身边的美人美事,弘扬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如交警的坚守岗位之美,医生的无私奉献之美、清洁工人的守时敬业之美、村官的心系群众之美……这样的美才是最贴心的美、最动人的美,所以广告一经播出,就引起强烈反响。

2.思想政治教育外在美的情感体验

美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在实现了“真”和“善”内蕴美的基础上,借助教育者美的语言、美的行为和美的仪表等外在表达形式,使教育者和受教育都获得愉悦的审美体验,最终完成知与行的转化,这样一个完整的教育过程。面对当今世界复杂而深刻的变化趋势,人的精神世界也愈加丰富和复杂,简单机械的教育方法难以真正奏效。所以思想政治教育要在内蕴美的建设基础上,注重人的愉悦的情感体验的加入,采用多样、灵动的艺术手法来增强教育的生动性、趣味性和感染性,充分展现思想政治教育之美。公益广告作为思想、艺术、技术于一身的大众传媒平台,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美”的传播提供了一个绝佳选择。公益广告《我是谁》灵活运用意境、留白、纪实写景、抒情等艺术表现手法,通过精妙的排比句式“我是……的那一个”将思想主题流畅自然地表达出来,再加上精美的背景音乐的渲染,将观众不知不觉地融入广告的生活情景画面中,造成一种情感的冲击力,让我们看到微小的举动也可以暖人心、动人情,默默奉献的背影亦闪闪发光。

四、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真、善、美内涵的路径

真、善、美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为了进一步丰富和挖掘思想政治教育真、善、美的内涵,首先必须从文化和日常生活中全方位开发思想政治教育的真、善、美资源,通过创新教育载体和教学方式来满足教育主体对真、善、美的情感体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使教育对象认同并愿意践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真、善、美。

1.汲取文化中的真、善、美

文化是人类一切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成果的总和,并蕴含在人类的思想和行为之中,这就使得文化具有教化和影响人的功用。从本质上说,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为主要任务的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承担着一定的文化使命和责任。所以可以说,文化教化和影响人的过程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文化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发展动力。从文化中汲取真、善、美是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内涵,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应然之举。随着人类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不断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在纪念建党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6]也就是说,文化自信不仅是一种文化理念,更是一种指导思想,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内在要求。所以现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增强文化自信,发挥文化的引导作用。从中国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根源中汲取真、善、美营养,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是谁》从普通党员的生活细节之处,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坚韧、忠诚和体恤他人等优秀品质,折射出思想政治教育的真、善、美。广告通过医生于病人、交警于路人、村官于群众等的敬业、友善,构成一幕幕文明、和谐的生动画面,烘托出至真、至善、至美的社会风尚。

2.挖掘日常生活中的真、善、美

日常生活是人类一切生存、发展活动的基本空间,是一种与人类共在的状态,如同人没有办法摆脱掉自己的影子一样。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类社会长期以来的一项教育实践活动,是无法脱离开日常生活这个人类生产活动的大背景而单独存在的。“生活世界即活动的世界,人的本质在活动中形成,并随活动结构和活动共同体的建构与解构变化、发展,这就是人的发展的实质。”[7]也就是说,日常生活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大本营,人类一切的生产活动因存在于日常生活世界中而有意义。所以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就需要融入日常生活中去,全面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自身所蕴涵的真、善、美的资源。如《我是谁》的创作首要就是展现原汁原味的生活情境,深入到主人公的日常工作场景中,严格遵守他们的工作时间,真实反映他们的工作状态。这样的教育素材才更加生动和鲜活,才能够真正调动受教育者的学习兴趣,与他们的所思、所感相呼应。总之,我们要根植于日常生活中求真、向善、臻美,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发现生活中的美,寻找你我身边的榜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

3.借助多元化的载体表达真、善、美

在互联网技术、移动终端以及形式多样的社交媒体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信息传播平台更加实时、互动、高效。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载体如上课、开会、谈话、理论学习等相对枯燥和乏味,难以引起受教育者的学习兴趣,使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所以,思想政治教育的真、善、美要想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就要与时俱进,创新教育传播载体,把教育内容与形式多样的多媒体平台相结合,创设出听觉、视觉和触觉体验等全方位感官相结合的立体情境,以达到最佳的教育传播效果。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方式多种多样,《我是谁》公益广告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有效传播的成功案例。它突破了爱国爱党教育的传统传播方式,采取大众喜闻乐见的表现手法,通过匠心独具的创作视角,选取你我身边普通党员代表的尽职尽责来表现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除公益广告外,还可以借助微博、微信、QQ等微平台或网上公开课,创设精品公众号,定期或及时推送社会热点评析,设置互动平台鼓励不同思想观点的交流,加深对热点事件的理解,培养受教者的求真、求善、求美的科学精神、实践精神和艺术精神。

五、结语

探析思想政治教育的真、善、美意蕴是丰富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真、善、美的发展路径,从文化、生活中全面挖掘真、善、美资源,借助多元化载体传播思想政治教育的至真、至善、至美,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和提高。

[1] 许慎.说文解字[M].徐铉,校订.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13.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列宁.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王锐.真、善、美三维视野的思想政治教育[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0.

[5]黄伟先.真善美统一: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规律[J].学术论坛,2011(8):44-45.

[6]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2).

[7]王晓丽.生活世界视阈下人的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G641

A

1006-8724(2017)04-0098-04

2017-05-24

辽宁经济社会发展项目(2015LSLKTZIMKS-10)

曹英伟(1963-),女,教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猜你喜欢
公益广告美的政治
公益广告
公益广告
公益广告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