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语文教学的生命
——浅析小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2017-03-09 13:08宁夏银川市实验小学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13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课外阅读小学生

宁夏银川市实验小学 王 勇

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思想性、开放性、多样性、探究性和创造性。课外阅读是学校语文教学的延伸和拓展,通过课外阅读可以增加学生知识的积累,陶冶学生情操,从而提高语文综合素养。《语文课程标准》把“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作为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强调拓宽语文学习的领域,注重课内外的结合、跨学科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这就说明现代语文教学应着眼于大语文教学观,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文本。明确指出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提出“二年级课外阅读不少于5万字”“三年级不少于15万字,四年级不少于30万字”“高年级学习浏览,能较准确的提取阅读材料中的信息。课外阅读每学年不少于50万字。逐步培养读书记笔记的习惯”。因此,小学生课外阅读尤为重要,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向外延伸,从而使课外阅读成为实施大语文教学观的重要途径。通过课外阅读,拓宽了视野,丰富了知识,有利于更好的语文课堂学习;有利于丰富语文学科的人文精神;有利于小学生学习语言、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小学生知识积累,补充语文课堂教学,增加阅读积累,知识内化,提高语文素养;有利于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形成,激发语文学习热情。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头戏,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有关“阅读”的板块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收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就说明,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注重发展学生个性,要进行学生个性化阅读。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时学生的阅读环节不

能少,学生有了阅读、理解、体验和感受的过程,才能体现语文学科重实践、重人文精神培养的特点。同样,如果学生在课外能大量阅读,就一定能丰富知识,拓宽视野,享受审美乐趣。学生大量阅读富有人文精神的童话故事、人物传记、少年小说、世界名著等,内心世界很容易产生震撼。学生在自己阅读课外书时,读懂其生动有趣的情节,心中再现栩栩如生的形象,体味关于爱、友谊、忠诚、勇敢、正直乃至爱国主义等永恒的人类精神,从而开启自己的内心世界,激荡起品味人生,升华人格的内在欲望,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其效果远胜于教师口干舌燥的说教。因此,大语文教学观就是强调以“人的发展”为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

语文学习的知识素养实际上就是学习语言、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语言能力就是通过学生的写作来体现的,课外阅读就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种能力的体现就会归结到语言的运用上。那么。课外阅读就可以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进而提高语言运用能力。而写作能力又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因此,课外阅读对于语文水平的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叶圣陶先生就认为阅读语言文学材料可以实现六“获得”,即获得间接经验作为写作材料;获得作者的思想、道理形成观点可供思索和立意;获得作者的感情以陶冶情操;获得认识事物的方法,以便自己会观察、会思考;获得表达方法,布局谋篇、铺陈比兴有所借鉴;获得语汇并且有了语言积累。这就可以说明,课外阅读是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也是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个人的语文素养与他的积累是有直接关系的,这种积累包括知识、思想、情感与审美体验、典范的语言材料积累等等。而阅读是搜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因而,一个人的阅读能力、阅读质量及相应的积累直接制约他的语文素养。所以,语文教育教学的施教者就必须高度重视培养学生从小时候起就开始课外阅读,丰富课外知识,补充语文课堂教学中未接受到的知识,增加阅读积累,把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阅读和课外阅读有效结合起来,形成知识内化,提高语文素养。学生通过大量阅读祖国的语言文字,不仅可以领略中华语言的优美、生动、形象、丰富,而且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情感、思想、哲理、逻辑等深刻内涵,从中汲取民族精神的底蕴。

学习兴趣是构成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一个人对其所学的东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会迸发出惊人的热情;而热情有一种魔力,它会创造奇迹。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大脑、各种感官处于最活跃的状态,能够最好的接受教学信息,能使学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地投入学习生活,进而提高学习效率。通过大力推动课外阅读,让学生自己去获取,去探求,去寻觅,去掌握,从而感受读书的乐趣,激发更强烈的读书欲望,最终形成习惯。柏拉图说:“强迫学习的东西是不会保存在心里的。”华罗庚说:“历史上每一个发明创造家都离不开自学,光是老师问什么学生就答什么,是创造不出新的东西来的。”课外阅读把追求学问变成学生自觉自愿的行动,有助于实现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的目的。这就可以说明,阅读的过程有助于培养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有利于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形成,激发语文学习的热情。

总而言之,小学生课外阅读是全面提高语文素养重要途径之。课外阅读,可以丰富知识、拓宽视野、增加积累、陶冶情操、启迪思想、享受审美、提高语文综合素养。可以从中学到相关的阅读方法、兴趣、思考问题的能力、处事待人的态度、写作的技巧等,一切都会整体提高。可谓,阅读是语文教学的生命,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重要体现。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课外阅读小学生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在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我是小学生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