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探索

2017-03-09 13:08天津市西青区辛口镇中心小学张华珍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13期
关键词:写字习惯语文

天津市西青区辛口镇中心小学 张华珍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这是叶圣陶先生的一句名言,此语道出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在教育中占有的重要地位,它应该是教育中最本质的东西。抓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并促进其终生发展。本文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特色,在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就如何对学生进行良好的习惯养成教育进行了实践与探索。

二、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学习是个系统工程,涉及学生的心理状态、意志品质、专注程度和执着程度等,当这些因素成为思维和行为定势的时候,就被称之为习惯,决定一个人学习成绩好坏的智力、学习条件和习惯三个因素中,最为关键的是要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习惯一旦养成,他们就会终生固守自己拥有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要主动放弃并不容易。所以教师应该善于使学生养成多种好的学习习惯,并由此让孩子们获得学习上的综合优势,如果这样则足以使他们的学业更优秀,并在大幅度上提高他们竞争能力,将会使孩子们的人生更美好。

三、调查目标

通过调查学生对《语文》这门课的认知态度,发现在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所谓的“养成”,就是教师通过对学生各方面的培养,使学生养成了某种品质,并且这种品质会伴随着他的一生,无论他的人生有多漫长,都能在不自觉中将这种优良的品质应用于他的日常生活中。

四、调查对象和方法

二至六年级的学生。学生问卷120份,计206名学生。以2或3人为一组,经协商、讨论,得出普遍认可的选项。如有不同意见者,可单独另附答案,全部统计在内。

五、调查分析

1.享受学习的习惯:21.4%的学生上课容易走神,40.8%的学生听课凭兴趣,缺乏意志力。调查发现:学生学习语文缺少主动性,积极性,学习效果不够理想。成功的语文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抓住学生的个体差异,把握学生的年龄特征,创设语文学习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养成乐意学习语文,学习语文即是享受的一种习惯。

2.养成良好的预习、复习的习惯:调查发现能主动预习、复习的学生只占10%。可见学生在自主预习、复习方面几乎是被动的。对于一节课来说,预习、复习与听课是完整的不可分隔的三个方面。

3.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30%的学生贪玩,听课的效率非常低。通过调查发现:教师应该在学生的“学习态度”上下功夫。小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不集中,教师应该关注“学习态度”与“学生学习注意力”的辩证关系,促使学生完成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根本转变。良好的学习态度必然会使学生把心思放到听课上来,提高听课的专注程度,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课堂听课的效率。

4.养成良好的写字、识字习惯:书写规范整洁的学生为20%左右,约25%的学生书写不堪入目,让人难以辨认。小学语文课堂是学生识字的“主战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个教学平台,使学生明白“写得一手好字”在其将来的人生中的重要性,并让学生感受到写字、识字给其带来的心灵上享受,并由此树立严谨的学习作风和生活态度,使学生充分领悟“字如其人”的真谛。

5.养成学生良好的记笔记的习惯:在被调查的学生当中,不少学生懒惰,不动脑筋,记笔记时抓不住重点。良好的记笔记的习惯有助于学生理清知识的结构和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对提高语文的学习效率很有帮助。

6.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待阅读,80%的学生态度比较消极,感觉比较难。不难发现,阅读习惯的养成关键在于:(1)能否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2)能否让学生掌握阅读文章一般性的策略,如怎样读,读什么。阅读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读书习惯的养成;二是阅读能力的养成。

7.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只有18%的学生觉得写作文轻松愉快,有82%的学生对作文没有兴趣。调查发现:小学写作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是不详细、不生动,用词不准确,抓不住事物的主要特征,三言两语似流水账,不感人,没有吸引力。所以导致学生对写作丧失信心,没有动力。

8.养成良好的听说语言习惯:课堂上能经常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只占26.5%,在集体讨论时17.6%的学生表示不想参加讨论。调查发现: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且知识比较匮乏、词汇少,语言表达不流畅,在交流中总是不能认真倾听并准确领会另一方说话的意图,对话中总是表现的“说非所想、想非所说”。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营造宽松的语言情境,多给学生交流的空间和机会,让学生自由的交流,在交流中相互启发,共同进步。

六、教学建议

1.兴趣是养成学生学习习惯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教学中要让学生主动发现语文学科所蕴含的“美”,要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语文首先要追求的是文字的“美”,所以我们要阅读;追求“美”过后,就会产生创造“美”的欲望,即我们要写作,我们要实践。

2.教师应引导学生能够根据文章的题材,围绕作者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去“欣赏”文章写作技巧的习惯。

3.锻炼学生听说能力:(1)教师可以利用教材精心设计问题,鼓励学生回答或说体会、谈感想,并可围绕问题做适当的拓展,引导更多的学生参与讨论。(2)开展小组互助读书活动,然后可进行组内或组间交流,亦可根据学生读书情况自编自导开展情景剧的汇报演出或进行组间的听说比赛。通过以上教学,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逐渐养成敢说、想说、会说,并且有思想、有自信的好习惯,树立对别人要包容、理解、关心而避免“一言堂”的的良好行为规范。

4.教师可通过定期评选阅读、写作、演讲、写字、诗歌、朗诵、编导等“小明星”活动,使这些“小明星”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

5.现代信息技术微信,可以成为集学生会话、讨论、写作、阅读及写字等实用性很强的一个平台。教师可设定一个话题在上面讨论,然后根据讨论的情况完成作文,或让同学们根据所读的文章讲故事,或定期地把同学们的文章及写字作品在上面展示,协同家长,共同配合。

6.复习是学习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孩子们可能还小,往往感觉不出来复习在知识学习中的关键作用。教师通过言传身教,强调复习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道理,使他们知道一个复习竟有这么多的”花样”。

7.教师应对学生进行优秀是一种习惯的思想养成教育,让学生知道学习要刻苦、要舍得花时间。

猜你喜欢
写字习惯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上课好习惯
我学写字
学写字
写字好看,需从小“练”起
我学写字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