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见大 促课堂教学“增值”
——浅谈如何读懂数学教材的细节

2017-03-09 13:08广东省韶关市武江区金福园小学郭晓红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13期
关键词:增值跳绳例题

广东省韶关市武江区金福园小学 郭晓红

新课程倡导的教材观是“用教材教”。的确,数学教材是落实数学课程标准、实现教学计划的重要载体,是学科知识体系的浓缩和再现,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也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主要基础,是师生完成教与学双边活动必不可少的媒介。因此,教师读懂教材是灵活运用教材的前提,尤其是以灵活跳跃,图文并茂为特色的北师大版教材,必须把教材研读透彻,才能领会到编者的意图。笔者认为,教师在研读教材时,在明确整个知识体系、单元内容与课时内容的同时,也要注重读懂教材的细节,准确把握教材的呈现形式,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从而深化数学教学改革。

一、读“全”情境信息,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北师大版的教材大都以情境来展示教学目标的,给了老师更大的研读教材的空间。但由于教材篇幅的限制,教材往往利用一个情境图呈现多个数学信息,这些数学信息有时明显,有时隐蔽较深,这也给了我们很大的挑战,教师须得洞察秋毫、研读全面,才能明白其中真知,才能充分挖掘它所蕴含的教学资源,才有可能改造它,使我们的课堂“增值”。

如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8的加法》,教材创设了“跳绳”游戏的情境图。情境图下面给了一个“□+□=□”空白算式,要求填空。教学时,教师都能轻易读出“2个小朋友摇绳,6个小朋友跳绳,一共有8个小朋友在跳绳”的信息。但其实还隐蔽着其他数学信息,如8个跳绳的小朋友中,有1个小朋友戴帽子,7个小朋友不戴帽子;有3个小朋友穿裙子,5个小朋友穿裤子;有4个小朋友是男孩,4个小朋友是女孩。所以研读、使用教材时就不能只单一地得出“2+6=8”,必须全面深入到这个教材情境图中,引导学生体验 “8”的构成,加深对加法意义的理解,同时还可以让学生领悟到多角度、多层面读图的方法。

二、读“通”例题呈现形式,发展学生探究能力

北师大版教材的例题所用的语言都比较简洁,而不少例题会出现不同的呈现形式,来体现了教材编者不同的意图。教师在研读教材时,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新课程理念去分析研究教材,读“通”编者的“匠心”,制定出科学、高效的实施方案。

三、读“透”旁注、留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北师大版教材在许多知识点的教学上,都设计了呼之欲出却欲言又止、仅用一句话提醒暗示的“旁注”或“留白”,如智慧老人带有启发性语言的话语,“你还能想出更好的方法吗?” ;小精灵吐出了一个泡泡,“你发现了什么?”,或者教材中的省略号等。它既是帮助我们教师正确使用教材、突出重点、分散难点的教法指导,又是启发学生分析思考,对方法、规律等进行归纳与总结,掌握知识要领的学法指导,需要我们去品读和研究。我们只有理解了教材中的“旁注”,才能在教学中把握教材,根据学生对知识的具体理解程度决定教学补空的内容及形式,完成“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只有读懂教材中的“留白”,才会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提供一个“消化”“理解”的时空,一个精心回味的余地。才能照顾到学生的差异,多让学生探索、自己总结,在独立思考和集体讨论的背景下形成规范统一的认识。

对于简单的、浅显易懂的知识,如“圆的认识”中“画圆时要注意什么?”这一环节,圆的画的发现,可以通过给学生提供充分动手的机会,在小组合作与交流的基础上,以研究报告的形式进行补充说明。而对于教材中的“探索规律”等内容如 “乘法分配律”比较复杂的探索性知识点的“补白”,应该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然后引导学生对比、归纳,完成确定性的结论“补白”。

“旁注” 给数学课本增添了“活力”,“留白”给数学课本增加了“营养”,使学生不唯书、不唯师,使个性化的学习得到了展现。教师一定要读懂教材中的“旁注”和“留白”,让它充分发挥作用,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四、读“响”德育因素,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也就成了负担。”小学数学教材的例题、习题、注释与“你知道吗”,有不少进行德育教育的、形象生动的图画和有说服力的数学材料。因此我们要将小学数学教材,作为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思想品德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载体,深入挖掘其中的思想品质素养教育的因素,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材中有许多的数学史料或插图,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对数学研究的突出贡献,如“早在二千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就会计算土地面积”“我国在2000多年前用算筹记数”“小数是我国最早提出和使用的”“大约在2000年前,我国数学名著《九章算数》中的方田章就论述了平面图形面积的算法。”“约1500年前,中国有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的计算精确到6位小数的人。”,组织学生认真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也将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又如,在教学第十一册《圆的认识》一节时,可举一些与“你知道吗”相似的例子,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与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进而产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好数学的积极性。

总之,教师研读教材时,只有读懂教材的每一个细节,让其生发以小见大的效力,才能赋予教材细节更深的知识内涵和更广的思维空间,更加利于教师灵活运用教材,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让课堂教学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增值跳绳例题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学跳绳
跳绳
学跳绳
向量中一道例题的推广及应用
跳绳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二维码在物资仓库管理中的应用
“互联网+”时代科技期刊的增值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