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教育现状刍议

2017-03-09 13:08山西省大同市南郊区杨家窑学校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13期
关键词:上学中学家长

山西省大同市南郊区杨家窑学校 胡 慧

山西省长治市平顺县北社中学 胡茂森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国家在办学方面的投入越来越多,学生上学的条件是一天好似一天。无论是学生、学生家长还是社会舆论只要一提到当前的教育没有不说好的。但是孩子们的学习却并没有像期望中那样,由于办学条件的提高,学习成绩也随着提高。现在每个班里学习踏实的、学习成绩好的,还是那么一小部分学生,大部分学生尤其是类似我们北社中学的学生还是像以前一样学习不认真,学习成绩仍像以前那样很差,厌学情绪严重者越来越多,导致辍学的也时有出现。作为教师,对这一现象令人感到困惑,感到无奈。

首先,造成这一现状的首先是臭名昭著的“上学无用论”。

曾几何时“上学无用论”一度猖獗,不知坑害了多少学生,耽误了多少国家的栋梁之才。“上学无用论”也曾受到过无情的批判。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上学的重要性,有了不让孩子上学便是愚昧无知的表现的认识。但自从大学扩招,就业难度一年甚于一年,培养一个大学生,父母又得化费多少心力、财力、物力?就近的说,在一个地方成绩不突出,就别想上普高,农村孩子从一开始就很难得到优质教育,绝大多数家长或孩子当然也就心灰意懒了——走读书这条路没出路。小学毕业后即走上外出务工的道路,经过几年的打拼,工资收入也相当可观,就是大学毕业了不就是为了寻求个挣钱的路子吗?提前介入社会,锻炼几年,积累些经验一样混的风生水起,何必多念书多花钱呢? “上学无用论”严重阻碍着农村中学教育现状的发展,严重阻碍着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

面对这样的现实,家长动摇了,农村舆论动摇了。

其次,是独生子女和留守儿童现象。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取得了很大成绩,人口增长得到了有效遏制,但人们的传统观念并没有打破,尤其是在农村,生下来的孩子尤其宝贵,真是比心肝宝贝还心肝宝贝。千娇百宠,要星星给摘星星,要月亮给摘月亮。“小皇帝”“小公主”大批量的产生,长大了在家里敢骂爹骂娘,在学校与老师顶嘴捣乱等等,种种劣行不可胜数。这样的学生老师往往管不了,结合家长常常更糟糕,不叫家长还好些,家长来了,让学生给训的家长睁不开眼,把事情弄得无法收拾。这样的学生在学校里有一两个就够老师缠的了,更何况现在不是一个两个的问题,而是有相当大的一批,这样的一支“队伍”给老师教学带来沉重的负担,对其他学生也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留守学生问题。近些年国家经济搞活了,人们的劳动积极性上去了,但是新的问题出现了,留守学生越来越多,一个班里有一多半学生是留守学生。他们往往跟爷爷奶奶或是外祖父外祖母,长期不和父母在一起,缺少了父母最必要的直接关爱和监护。他们的物质生活不成问题,但他们在做人方面,在成长方面,在感情需要方面却像非洲饥饿的儿童一样,可怜的很。在他们的成长中需要家长引导的时候,非但得不到家长的引导,可能还会受到落后伙伴的负面“引导”,他们的心灵往往会很孤寂,但很少有人去关注他们内心世界的需要,学习是一件漫长而又艰苦的路,他们需要像学走路一样有家长的扶持的时候却要独自前行,于是他们把注意力转向玩乐,甚至转向放纵。用不了多久,一个原本天真向上的孩子,便被弄得拖拉懒散,无所事事,而学习则一落再落,直到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后进生。

这两种类型的学生在班里要占半数以上啊,剩下的那一小部分学生并不是说个个都是意志坚定的,他们是很容易被同化的,在很多的班级里知道刻苦自学的学生寥寥无几。有不少老师无限感慨的说:“别的我还不太发愁,我就是发愁学生不学习。”

然后,生源短缺是导致农村中学萎缩的瓶颈。

经多方调查,我们学校招生区域内,近几年新生孩子不到50名,再加上许多孩子稍大点就跟着父母到外地上学。即使留在农村的学生,在升初中时也要市、县选择选择。能勉强到我们学校上学的只有上述的留守儿童和家境不佳的孩子。尽管学校及各位老师费尽千辛万苦、绞尽脑汁做工作,招生效果令人堪忧。

最后,教师教学模式单一化,缺乏创新,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这几年上学的不如不上学的过的轻松,吃皇粮的没有打工的过得滋润。老师讲的道理不再像以前那样发人深省,而是变得苍白无力。原来的那一套教学模式别说出成绩了,想让学生踏踏实实的坐在那里听课都很难办到。传统的教学模式令他们感觉索然无味,只扣课本,题海战术令他们厌倦,一次次的考试失败使他们丧失了信心。在学校里他们度日如年,总是向往着外面的世界。于是厌学、违纪频频出现,辍学现象不断发生。教学模式单一,缺乏创新,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无法吸引学生的现实,广大教师也不是不知道,上级领导也多次组织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学校与好老师也频繁的变着法子积极进行教改,但是多以失败而告终。学的好的教学成绩能保持原状就算不错了,学的不好的成绩还有下跌的趋势。只是学到了皮毛而没有学到别人的精髓。再加上学期末的考核均以分数说话,你的课程改革、课堂改革搞得轰轰烈烈但成绩不好也白搭。很多老师教革丧失了信心,于是告诉自己,还是按老路子走吧,否则要栽跟头的。于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仍是按老办法去教授学生,于是学生们继续学的枯燥,学的乏味,甚至学得痛苦,于是一批又一批厌学、违纪的学生继续出现,辍学的学生仍然接连不断。

从以上几个方面看来,当前农村中学想办好的确面临着莫大的阻力。作为教育队伍中的一员,真有一种“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感觉,面对现实真有种回力无天的无奈。然而在困难面前退缩终究不是一个办法,我们必须有迎难而上的精神,只要努力,我们即使不能马上改变现状,但是毕竟可以为改变现状起到一定的作用。要想达到学生重视学习,家长重视学习,全社会重视学习是一个质变,我们就做质变前的量变工作吧。

农村初中的老师们,当前的形势的确有很多不利于农村中学的教学因素,而且短时期内这一现状也不易改变。但我们坚信,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崎岖曲折的。将来总会有一天,社会会对求学、辍学者的将来有一个合理的安排,独生儿子、留守学生问题会有一个好的解决办法。在这些问题尚未解决之前,让你我站好自己的岗,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创造性地工作,为农村初中教育的美好明天尽自己一份力!

猜你喜欢
上学中学家长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在多解中学创新
上学啦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家长请吃药Ⅱ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