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探索是迷人的 探索教学是遭罪的
——2016届七班初一(下)第一次月考成绩分析

2017-03-09 13:08辽宁省阜新市第一中学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13期
关键词:教学内容班级班主任

辽宁省阜新市第一中学 李 秋

这个题目是需要细品的,否则不得真意深意。

(一)成绩分析的理论基础

《礼记·学记》里有这段话,上大学时,我们都背过。“虽有善道,不学不达其功。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不究。不足,故自愧而勉;不究,故尽师而熟。由此观之,则教学相长也。”

这段话跟我们有关的内容是告诫教师: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不会知道它的高妙。因此,通过学习然后知道自己有不足的地方,通过教然后知道自己有困惑不解的地方。知道自己有不足的地方,然后才能够督促自己进一步学习;知道自己有困惑不解的地方,然后才能够自我奋发进取。所以说:教和学是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兑命》说:教别人也是自己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要做“明”师这个道理。而“明”师一定是一位注重教学反馈,教学反思,并随时进行教学探索的教师,我深以为然。

(二)成绩分析的科学依据

我认为对学生的学业评价,对班主任来说,有3个方面好处:能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自己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能寻求教学改进与优化策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近几年来,基于大数据的学业评价,很“时尚”。我觉得大数据的评价,让我们更容易指导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因材施教。我们班主任日常工作庞杂,不敢说自己的数据分析多“大”,但一个学期做一两次数据量化,全面分析学情,还是可以实现的。数据的分析,客观上就是学情分析。学情分析又是教学设计和实施课堂教学的基础。了解学生情况才能“对症下药”。

(三)成绩分析的直观效果

我现在教的是七年级(下)的学生,学习与不学习的,已经分得很清晰了。一般来说,一个班级的学生可以分成四类情况。

第一类学生:是那些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他们通过小升初的调整后,已经适应了初中学习生活,老师和家长只需要监管他们的情绪,进行方法指导即可。

在我的表格中,这样的学生有6人,说明这个班级的学生,各科都能达到95分特优率的学生共6人。他们有望在中考中冲刺重点高中的强化班。

第二类学生:是那些需要家长和老师“监管”的学生,因为她们的智力水平不差,但意志品质薄弱,学习真需要“看”着,家长和老师有一方松懈,这类学生就掉队。优秀的班主任,如果能让这部分学生“出成绩”,最显老师的真水平。

在我的表格里,这样的学生有14人,说明这个班级的学生,各科都能达到85分优秀率的学生共6+14人。他们有望在中考中冲刺重点高中。

第三类学生:是那些如果跟一二类学生在同一个课堂上学习,对每个知识点的领悟反应速度要慢半拍的学生。基本上在初中阶段,无法完全弥补在小学形成中欠的账的。

在我的表格里,这样的学生有16人,说明这个班级的学生,各科都能达到60分及格率的学生共6+14+16人。他们在中考中能考入普通高中。

第四类学生:是那些怎样努力都无法前进的。他们对知识的储备量几乎只有小学二三年级水平,又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家庭环境。这些学生在课堂上几乎有百分之八十的知识听不懂。

(四)成绩分析的客观结论

结论一:班级里有7名学生属于第四类学生,她们是班级里的学困生,在学习上已经完全“掉队”了。对这7名学生,我会增加一些“事务性的事情”让他们去做,培养他们除了学习以外的能力,避免他们因为不学习,把注意力分散到其他事情上,影响纪律。

结论二:班级里有16人属于第三类学生。我们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要更关注这些学生,想办法让他们成为第二类学生。

结论三:班级里有14人是第二类学生。他们是“动荡分子”,如果班风好,班级学习氛围浓,他们中的人有可能 “晋升”为第一类学生。反之,到初二下学期,一二类学生会形成“断档”,到初三就没有机会再追上去了。

结论四:班级里有6名同学是第一类学生,她们是班级里的学优生。考试成绩出来后,班主任一定要把这类学生的学习成绩,包括总分及单科成绩,放到整个年级成绩中去对比。通过对比,发现成绩的“好”与“不好”,最能真实地反映教师的教学能力以及班级里最好的学生的高度。老师据此调整自己的教学。

(五)我的几个教学建议

建议一:两天的教学内容不能用一天讲,同样,一天的教学内容也不能分2节课来教。

把两天的教学内容合并为一天讲是不科学的。因为教材在编写的时候,是按照这个年龄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消化吸收能力编排的。有些知识,经过讲授后,需要有反馈周期。所以两天的教学内容合并为一天讲,一部分学生会消化不了。

建议二:指导学生对如何获得100分成绩进行分析。

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如下的指导:平时考试,通常100分的试卷中,认真学会教材,能得30分;认真进行作业训练,能得40分;认真听老师课堂讲解习题,能得30分。

建议三:对于两极分化严重的班级,更要注重“双基教学”。

“双基教学”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夯实基础,事半功倍。不要根据一次的考试题中出现了个别偏题怪题,甚至是超前出现的题,就加大教学授课内容的广度,把最基础的知识夯实,才可能有架构,否则,综合素质能驾驭难题的学生毕竟有限,绝大部分学生,讲了也白讲,我们不能因为一片树叶毁了整片森林。初一的数学就应该加强计算能力和思维训练;我班语文每天都写“读读写写和课下注解”,哪怕一天只写2行字;英语每天都要背单词,背短语,背课文。

建议四:教师讲课要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教材的编写是有规则的,教师讲课也要有自己的章法。以每周为单位,形成固定模板。除了知识内容不同,形式上要大同小异。便于学生适应教师的讲课风格,对掌握知识有好处。

建议五:踏踏实实地上好每一堂课很重要。

不要因为每次成绩出来后慌了手脚。考试是对学生阶段性学习水平的检测。我们只需要通过数据分析,确认“教学漏洞”,以及班级学生的学业状况。没有必要因为一两次考试成绩,改变自己的教学风格。更不能够因为成绩不好,过分地谴责学生。要通过考试成绩横向纵向的对比分析,调整自己,以利再战。

猜你喜欢
教学内容班级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班级“四小怪”
班级英雄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夸夸我的班主任
班主任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
班级被扣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