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情境,激活思维

2017-03-09 13:08广西南宁市高新小学林洁冰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13期
关键词:小猴子创设情境

广西南宁市高新小学 林洁冰

陶行知先生提出“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对课堂提问给予了充分的肯定。随着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教师越来越重视课堂上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着重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这种教学思路能否顺利地实施课堂提问是一个关键。小学数学教师教学提问艺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往往波澜起伏、有声有色,令学生入情入境,欲罢不能。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应怎样提问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阐述自己一些不成熟的做法。

一、巧设“趣味性”问题情境,激活思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恰当的提问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求知欲,成为“好知者”,从而自觉地投入学习。比如,我在教学“找规律”一课时,导入部分设计了这样的情境:先出示12个数字组成的数据162569873841,让男生在较短时间内记忆并说出看到的数据;接着又出示123412341234,让女生记忆并说出看到的数据看谁记数据又快又准确,比比谁的记忆力更好,比赛的结果当然是女生记得快,教师故意表扬了女生,同时把两组数据都呈现在屏幕上,立刻有男生站起来大呼“不公平”教师故意装糊涂:“一样多的12个数字,怎么会不公平呢?”由此,问题激发了学生初步思考其中的规律。教师至此才作恍然大悟状,顺水推舟地引出课题:“像这样有规律的现象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今天我们一起来学‘找规律’。”这样的游戏比赛问题情境,激起了学生对故事情节翘首以待的欲望,也激发了学生进入深层思考探究的乐趣。

二、巧设“活动化”的问题情境,激活思维

小学生好动、好奇、好胜,教学时利用这一心理组织活动来创设问题情增,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在生动活泼的课堂活动中为学生主动获取,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如我在教学“平均数”创设了一个非常有效的活动化的问题情境:将全班学生分成A、B两个组,每组派出4人进行拍球比赛。一会A组学生发现本组拍球总数超过了B组的总数,都欢呼起来。这时自告奋勇地加入到B组参加比赛,顿时B组的总数明显增多,A组的学生很不服气,大喊不公平。我立即提问:“怎样才能公平呢?”学生有的说:“A组也加1人。”老师追问“如果不允许加人呢?”矛盾激化了,这时有个学生站起来边比划边说:“可以把每组拍的匀乎匀乎。”这一匀乎表明学生已从实际问题的困惑中产生了“平均数”这一概念,并共同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这样就把枯燥的数学内容变为情趣多且意味深的问题情增,以情导知,以知促情,又使学生真正感悟到平均数的统计意义,充分体现了数学课程改革的新理念。

三、巧设“故事性”的题情境,激活思维

故事引入新课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是常用的导课方式之一,布鲁纳说得好:“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学生对所学材料本身具有内在的兴趣。”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将新课内容寓于故事情节中,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并激知学生思考探究的热情。比如,在教学“商不变的规律”时,运用故事情境引入新课:“有一天,一只老猴子让小猴子分桃,把200只桃平均分给50只大猴,把20只桃平均分给5只小猴子。小猴子一听大声嚷嚷着不公平,大猴子怎么吃那么多,而小猴子只吃这么少呢?”师利用这样的情境提问学生:“老猴子真的不公平吗?”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个个跃跃欲试。在课的结尾处利用这个情境让学生说说老猴子后来是怎样对小猴子说的。这样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学会了“商不变的规律”,而且印象特别深刻。

四、巧设“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激活思维

小学生天生就有强烈的探索欲望,常常将自己看成是一个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而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能使他们的这些角色得到充分发挥,有效地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小数的性质”时,我先出示了1、10、100这三个数,提问:“这三个数相等吗?怎样才能让相等

?”学生一下子面露难色,教室里一下寂静下来,在我的鼓励下,有学生说出“1元=10角=100分。”受到启发后,学生们活跃起来,纷纷说出“1米=10分米=100厘米”“1分米=10厘米=100毫米”。这时,我适时提问:“你能把1分米=10厘米=100毫米分别用米做单位的数吗?学生一下子说出0.1米=0.10米=0.100米”,经过推理学生得出0.1=0.10=0.100。我进一步追问:“看到这个等式上的三个小数你有什么发现?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看谁提的问题最有价值。”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讨论、交流,从而归纳出小数的性质。创设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学生的探索欲望被激发,智慧被充分激活,体验到探究成功后的喜悦。

在数学课堂上,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多种多样,只要教师全面把握问题情境创设的目的,找准思维训练与教材内容的结合点,在问题的疑点、关键处进行教学上的加工,创造,就能创设出形式多样、有利于激活课堂教学的有效的问题情境。正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而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更是值得探究的课题,因为有效的问题情境能不断激发学生产生新的认知冲突,激起学生浓厚的探究兴趣和强烈的学习动机,使学生思维处于“悱愤”的状态,进而喜欢学习、享受学习。

猜你喜欢
小猴子创设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小猴子
护患情境会话
小猴子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
勇敢的“怕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