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到知与行相统一
——班主任工作浅探

2017-03-09 13:08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化育小学廖小玉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13期
关键词:道德行为思品榜样

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化育小学 廖小玉

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关系着班级的班风、学风及学生发展的方方面面,所以我把它定为班主任工作的重点。思想品德教育是让学生学习道德知识,培养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它作为小学德育的主渠道和阵地,担负着培养学生道德观念,指导学生道德行为的最根本的任务。宋代儒学大师朱熹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知的目的在于行,导行作为思品教学的基本环节,直接指向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德育目标。能否使学生把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并使之科学化和持久化,是思想品德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因而,导行成为教学的重中之重。怎样使导和行充分发挥作用,使知与行真正统一起来,在此谈几点看法。

一、导行要能体现自主性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所以,在思品教学中,学生能做的事自己做:能发现的事自己发现;能思考的问题自己独立完成……解放他们的双手,达到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学做合一”的境界。在课堂上,我们要给学生充足的自学时间,组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增强角色体验,拓展渠道,注重前伸后延;利用现实生活中丰富的思品教育资源,让乐于自主学习的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主动探索、主动创新,从而充分展现其

“主角”形象。在其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形成内驱力。最好能让学生们一方面展示了自己的实践成果,另一方面让他们大开眼界,得到收获,从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将学生的行 为实践自然而然地延伸到课外。

二、导行的途径要网络化

在教学中,尤其在导行途径上,要一改以往学科“闭关自守”的状态,为学生编造一个广阔的导行空间,要主动地与其他学科,班队活动、家庭教育、社会实践联系起来,形成导行的网络,凝成强大的教育合力作为支撑点,让学生在导行的网络中找到实实在在的立脚点,不再孤立,使导行更具实效。

一是导行要与班队活动相结合。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的养成必须结合晨会、班级活动、少先队活动,把课内播种与课外培育相结合。二是导行要与家庭教育相结合。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日之功,一事能成,除了在课内学习,校内训练,还必须与家庭教育相结合,进行有计划、系统地训练。三是导行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教学要突出课堂明理,课外导行,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这也是导行取得实效的重要途径。

三、导行的形式要多样化

一是规范导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具体明确了学生日常行为的准则,它把各册教材的内容更具体地指导于实践,结合《规范》加以导行,是学生形成正确道德观念,促进学生良好道德行为养成的行之有效的办法。二是榜样导行。榜样分为两类:一类是伟人和英雄人物。学生对他们很爱戴、崇敬,觉得他们的行为很可信。运用学生的这种心理,让他们学习雷锋、徐虎、李素丽等楷模的言行,起到方向性的指导作用。另一类是身边的榜样。好的榜样为学生提供具体的学习对象。尤其是身边的同龄人榜样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可信度。

四、导行要发挥班干作用

经过几年的培养,我班已基本形成了一支较稳定的班干部队伍。但班干部不能仅仅作为一种形式而存在,它应该更好地为班级服务,所以对于班干部我要进行长期的精心的培养。其一,要大力表扬干部优点,帮助小干部树立威信;其二,给他们实权,再鼓励干部大胆工作。指点他们工作方法的同时,要更严格要求干部个人在知识、能力上取得更大进步,在纪律上以身作则,力求从各方面给全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亦即“以点带面”;其三,培养干部团结协作的精神,通过干部这个小集体建立正确、健全的舆论,形成集体的组织性、纪律性和进取心,亦即“以面带面”。

通过导和行的有效统一,互相促进,相互协调,从而充分发挥导行教学的作用,相信作为一名班主任培养出优秀的班级,一定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

猜你喜欢
道德行为思品榜样
初中思品课堂有效性的构建方略探析
浅谈体验式教学在思品课堂中的运用
刘娟、赵玉生:自我损耗会对道德行为产生负性影响
远和近
论黑格尔的道德行为归责理论
榜样
榜样
榜样
榜样
基于不同视角的道德行为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