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2017-03-09 13:08黑龙江伊春市友好区第三小学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13期
关键词:隔代儿童心理监护人

黑龙江伊春市友好区第三小学 王 波

在中国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用勤劳获取家庭收入,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但他们却被留在家里,与父母相伴的时间微乎其微。这些本应是父母掌上明珠的儿童集中起来便成了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

父母外出打工后,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而占绝对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人意处,在校读书的基本是留守儿童,这就给教育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本应是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共同的教育,现在把教育的责任全部交给了学校。学校、教师如何肩负起这个责任是我们现今学校、教师研究的课题。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人的心灵,在这里,谁有细心和耐心,谁就能获得成功。”我想,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也应是如此,因为他们暂时失去了父母的关心、呵护,心理、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稍有疏忽,就会使其误入歧途。以下是我在留守儿童心理教育方面所做的尝试。

一、充任其临时父母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留守儿童则没有这样的权力。他们在家中要么接受隔代教育,要么接受非亲教育,要么是放任自流的自我教育,感受不到父母的关爱。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能用亲情温暖其心,充当留守儿童临时父母的角色,对他们进行大量的情感投资。当其在生活上、学习上、思想上遇到困难时,以父母伴般的亲情关怀帮助他们释疑解难,让其有话敢说,把老师当作倾诉的对象,让留守的日子也能感受到生身父母般的温暖。同时,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必然会令其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二、生活上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

留守儿童的生活问题,特别是父母双方都外出打工的儿童,其生活状况不容乐观。因此,班主任对他们的生活要多留意、多关心,帮助他们解决一些生活上的实际困难。如可以在节假日带他们回家一起过节,让他们享受家的温暖;可以组织全班同学为留守儿童过生日,举办简单的生日Party,唱唱生日快乐歌;可以通过家访,指导监护人科学安排饮食,尽可能满足他们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

三、学习中给予他们更多的帮助

一方面,由于打工父母对留守儿童学习上的帮助和监督很少,有的甚至完全没有,这就滋长了留守儿童懒于学习的思想;而另一方面,大多数留守儿童跟祖辈一起生活,这些祖辈监护人绝大多数是文盲,即使是留守儿童想好好学习,其监护人也没有能力辅导,这也势必会造成留守儿童学习的困难和吃力。此外,有些孩子平时承担农务和家务占用了一部分学习时间,这也是他们学习成绩落后的原因之一。因此,这就要求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对留守儿童的学习,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帮助,重视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动班干部或其他优秀同学与之结对,同伴互助,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树立学习信心。

四、心理上给予他们更多的引导

长期的单亲监护或隔代监护,甚至是他人监护、无人监护,使留守儿童无法像其他孩子那样得到父母的关爱,家长也不能随时了解和把握孩子的心理、思想变化。这种亲情的缺失使孩子变得孤僻、抑郁、自卑,甚至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严重地影响到了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

调查表明,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渴望父母的关爱,希望多与父母进行心灵交流。有的因父母不在家而感到遭受歧视、孤独无助、悲观寂寞。而有资料显示: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检出率高达57.14%,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迫在眉睫!

因此,老师要主动多与留守儿童接触,引导他们理解父母外出打工的选择和辛苦,消除抱怨情绪和被“抛弃”的感觉。

五、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沟通

充分利用现代通讯的便利条件,定期向家长通报留守儿童的在校表现,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学习状况。暑假,促成家长安排孩子去城市与父母团聚,了解城市的发展,开阔孩子的视野;春节或农忙时,建议家长尽量回家与子女团圆,让他们享受家的温暖;平时,要求家长多与孩子通过电话或书信交流和沟通,从而形成一股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合力。

六、发挥社会支持系统功能

加强与代养人的沟通和联系,给予“替代性父母”必要的指导;采取组织家教讲座、家长会等多种形式,加强对临时监护人的培训;主动寻求留守儿童的亲人资源,为他们提供更多的社会支持。

总之,只要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都来关心留守儿童,我们就有希望看到留守儿童“同在蓝天下,幸福共成长”的美好胜景。 一起筑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乐园。

猜你喜欢
隔代儿童心理监护人
爱与职责——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及其教育的思考
石狮市妇联依职权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探究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探究
监护人责任之探究
“隔代亲”与文化传承
祖辈学堂:幼儿园隔代开展家庭教育的实践建构
你把孩子的教育失败归咎于“隔代教育”,爷爷奶奶不背这个锅!
国内留守儿童心理弹性Meta分析
隔代教育为何总“两头不讨好”